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伟民

作品数:285 被引量:1,475H指数:19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8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33篇骨质疏松
  • 132篇骨质
  • 73篇骨质疏松症
  • 71篇补肾
  • 59篇壮骨
  • 58篇补肾壮骨
  • 52篇骨密度
  • 38篇绝经
  • 33篇激素
  • 31篇中医
  • 31篇绝经后
  • 31篇冲剂
  • 29篇中药
  • 27篇补肾壮骨冲剂
  • 25篇绝经后骨质疏...
  • 25篇老年男性
  • 24篇壮骨颗粒
  • 23篇老年
  • 23篇补肾壮骨颗粒
  • 22篇代谢

机构

  • 266篇广州军区广州...
  • 6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0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九江市第一人...
  • 7篇广州军区总医...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广东药学院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5篇广东药科大学
  • 4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 3篇广州中医学药...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汕头大学
  • 2篇纽约州立大学
  • 2篇英德市人民医...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作者

  • 285篇邓伟民
  • 56篇魏秋实
  • 46篇张金玉
  • 40篇谭新
  • 38篇邵玉
  • 27篇郭新宇
  • 25篇葛明晓
  • 23篇黄伟毅
  • 22篇孙伟珊
  • 18篇刘泽
  • 18篇贺扬淑
  • 18篇韩丽萍
  • 18篇黄思敏
  • 17篇李晓昊
  • 17篇康庐琛
  • 16篇黄海
  • 15篇李海霞
  • 15篇叶竹
  • 13篇王海彬
  • 13篇张金赫

传媒

  • 28篇中国骨质疏松...
  • 20篇广州中医药大...
  • 16篇实用医学杂志
  • 15篇广东医学
  • 8篇广东省医学会...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国临床康复
  • 7篇中国组织工程...
  • 7篇第九届中国南...
  • 6篇新中医
  • 6篇中华骨质疏松...
  • 6篇第十届中国南...
  • 5篇华南国防医学...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解放军预防医...
  • 4篇中医杂志
  • 4篇生殖与避孕
  • 3篇中国中医药科...
  • 3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2篇2017
  • 28篇2016
  • 15篇2015
  • 36篇2014
  • 47篇2013
  • 23篇2012
  • 24篇2011
  • 13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1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2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模拟失重与骨组织的细胞凋亡被引量:4
2010年
背景:空间骨丢失主要表现为成骨细胞、骨细胞活性减弱,而包括Fas蛋白在内的诸多因素可调节成骨细胞、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并最终调控骨形成。目的:观察失重对骨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5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尾吊模拟失重组及对照组。建立大鼠尾吊模拟失重模型,建模后7,14,21d,使用自动生化仪检测大鼠血清中钙、磷、碱性磷酸酶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骨钙素含量,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技术检测骨组织中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组织中Fas蛋白含量。结果与结论:尾吊模拟失重组大鼠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血钙、磷浓度均较相应对照组升高,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指数、骨组织中Fas抗原含量均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说明尾部悬吊模拟失重增加骨组织中Fas蛋白表达,从而增加大鼠骨组织中成骨细胞、骨细胞及骨髓间充质细胞凋亡。
麦燕兴黄震简炼秦佳升杜江邓伟民
关键词:尾吊模拟失重骨钙素细胞凋亡FAS蛋白
甲状腺癌术后短期甲状腺机能减退对骨密度及脂肪分布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短期甲状腺机能减退对患者骨密度及脂肪分布的影响,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甲状腺癌患者22例,均行甲状腺全切术或近全切术,术后4~8周或停用左甲状腺素后3~6周均行131I去除治疗(去除治疗后48小时即开始使用左旋甲状腺素),对该组病例术前、131I治疗前,131I治疗后3~6个月,分别行全身骨密度测定及脂肪分布测定。结果22例甲癌患者,术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平均为(4.55±0.91)pmol/L,术后4~6周平均为(1.21±0.41)pmol/L,131I治疗后3~6个月平均为(5.70±1.17)pmol/L;三次骨密度测定,无明显变化;三次体脂含量分别为21.75±8.01 kg,23.05±7.96 kg,21.53±7.73 kg,甲减状态时,体脂含量明显增加(第二次减去第一次,P〈0.01);甲减恢复后,体脂含量亦随之基本恢复(第三次减去第一次,P=0.36)。结论短期甲减对患者骨密度无明显影响,但可使患者体脂含量明显增高,且该改变随着甲状腺机能减退的纠正而逐渐恢复。
张金赫尹吉林邓伟民王成禹晖章明梁瑛安文峰姜丽莎
关键词:甲状腺机能减退骨密度体脂含量甲状腺癌
补肾壮骨颗粒干预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的骨生物力学变化被引量:10
2009年
背景:以中药复合成分制成的补肾壮骨颗粒应用于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已十余年。目的:验证补肾壮骨颗粒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骨生物力学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1/06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完成。材料:3月龄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227~369g。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模型组、补肾壮骨颗粒治疗高、低剂量组、仙灵骨葆阳性对照组,每组12只。补肾壮骨颗粒主要由鹿角胶、龟胶、山药、水蛭等药物组成;仙灵骨葆胶囊由贵州同济堂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维甲酸由武汉远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方法;各组大鼠上午均灌胃给予维甲酸2周,造模同时下午按指定剂量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补肾壮骨颗粒低剂量组2.5g/kg,高剂量组5.0g/kg;仙灵骨葆阳性对照组1.1g/kg;正常对照组以及骨质疏松模型组给予等量的蒸馏水,1次/d,连用3周。麻醉后处死动物进行大鼠左侧股骨3点弯曲试验、左侧胫骨3点弯曲试验、第4腰椎骨压碎试验。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大鼠左侧股骨最大荷载、第4腰椎骨骨结构强度及左侧胫骨骨结构强度。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股骨最大荷载、椎骨结构强度均显著低于正常,表明给大鼠灌胃维甲酸,可导致大鼠骨生物力学性能的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左侧股骨最大荷载、第4腰椎结构强度、左侧胫骨弯曲试验的最大荷载结果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但均有增加趋势,其中补肾壮骨颗粒低剂量组的左股骨弯曲试验的最大荷载、左胫骨弯曲试验的最大荷载、第4腰椎压碎试验的结构强度分别增加了16.2%,17.7%,15.4%。结论:补肾壮骨颗粒能增加小梁骨的骨强度,以低剂量组效果最佳,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沈有高邓伟民周丽韩丽萍
关键词:补肾壮骨颗粒维甲酸骨质疏松骨生物力学
机械振动对骨内细胞效应的基础研究进展
机械振动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物理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能改善骨的代谢情况和微观结构,抑制骨吸收,增强骨形成。骨细胞作为感测机械应力载荷的细胞,既能够探测骨加强、减弱以及修复微骨折的需要,也能探测骨小管内液体与循环激素的变化。通过...
戴杰陈现红邓伟民
关键词:机械振动骨质疏松细胞效应
Meis1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Meis1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检测Meis1在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采用Real-time RT-PCR和免疫印迹方法,分别在mRNA和蛋白水平定量检测Meis1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Meis1蛋白主要表达于小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胞质以及基质细胞和蜕膜细胞的细胞核中,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随妊娠天数的增加而增加,着床后在基质和蜕膜中的表达增强;在孕第4日显著增加,孕第5日达高峰,孕第6日表达下降。Real-time RT-PCR和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eis1的表达随妊娠天数的增加逐渐增强,孕第4日明显增强,孕第5日达高峰,孕第6日开始下降。结论:Meis1在围着床期小鼠子宫内膜中呈规律表达,与小鼠着床窗吻合,提示Meis1是调控围着床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子。
张金玉李海霞郭新宇葛明晓袁启龙邓伟民
关键词:子宫内膜容受性胚胎着床
5-羟色胺与骨质疏松症被引量:2
2013年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是一种吲哚胺类化合物。根据其合成部位的不同,而分为外周性5-HT和中枢性5-HT,可以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反的途径调节骨量。5-HT相关系统已经展现出其作为新的治疗靶点和改善OP、影响骨代谢的巨大潜力,5-HT受体阻断剂、SERT拮抗剂等有望成为新的一类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良药。本文就外周性5-HT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康庐琛邓伟民
关键词:5羟色胺骨质疏松
补肾健脾化瘀法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疼痛的效果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基础上加强化瘀药物制成补肾壮骨中药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①选择1998-07/2004-07解放军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98例,年龄65~83岁。符合骨质疏松症综合诊断评分标准,且均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补肾壮骨中药组101例,降钙素组97例。补肾壮骨中药组:均囗服补肾壮骨中药(由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等药物组成,广东一方制药厂生产,批号:980705,100g/包),1包/次,2次/d。降钙素组:均肌肉注射降钙素(诺华公司产品,生产批号980823,990523,011121,50IU/支),其中第1周100IU,1次/d,第2,3,4周100IU,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4周。③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3,4周后及停药后2周记录疼痛强度(共计0~10,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疼痛缓解度(共计0~4度,0度为无缓解,4度为完全缓解),计算镇痛有效率:显效(明显缓解+完全缓解),有效(中度缓解),总有效率(显效+有效)。④计量和计数结果差异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9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骨质疏松症疼痛强度:补肾壮骨中药组治疗后2,3,4周和停药后2周和降钙素组治疗后1,2,3,4周和停药后2周疼痛强度明显低于治疗前(t=2.35~2.93,P<0.05),补肾壮骨中药组治疗1和2周后疼痛强度明显高于降钙素组(5.32±1.21,3.26±1.32;3.49±1.39,2.21±1.28,t=2.98,2.36,P<0.05)。②骨质疏松症疼痛缓解情况:治疗2周后,补肾壮骨中药组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降钙素组(5.9%,18.6%,χ2=6.25,P<0.05)。补肾壮骨中药组及降钙素组治疗1,3,4周后和停药后2周疼痛完全缓解率、明显缓解率、中度缓解率差异不明显(P>0.05)。③镇痛有效率:治疗2周后,补肾壮骨组镇痛显效率明显低于降钙素组(44.6%,58.8%,χ2=5.721,P<0.05),有效率和总有效率与降钙素组相近(P>0.05)。�
邓伟民马建青崔伟历韦蒿贺扬淑邵玉
关键词:疼痛降钙素补肾健脾
补肾壮骨冲剂、密盖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疼痛的成本-效果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比较补肾壮骨冲剂、密盖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成本-效果,进行经济学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实用治疗方案。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补肾壮骨冲剂组88例,失访8例;密盖息组90例,失访4例。补肾壮骨冲剂组给予口服补肾壮骨冲剂;密盖息组给予密盖息肌肉注射治疗。观察治疗第2、4周两组的疼痛强度缓解情况、镇痛有效率,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①补肾壮骨冲剂组、密盖息组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后第2周的疼痛强度分别为4.7365±1.6895和3.9535±1.3187,两组比较(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42.5%和53.49%(P>0.05);治疗后第4周的疼痛强度分别为2.2375±1.3430和1.9047±0.9239,两组比较(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95.3%(P>0.05);②成本-效果比:治疗后第2周疼痛强度缓解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75.47和398.05,有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5.9953和30.2860;治疗后第4周疼痛强度缓解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86.74和382.44,有效率分的成本-效果比别为5.5092和24.554;③敏感度分析:治疗后第2周疼痛强度缓解敏感度分析分别为67.93和358.25,有效率敏感度分析分别为5.3958和27.2574;治疗后第4周疼痛强度缓解敏感度分析分别为78.0664和344.20,有效率敏感度分析分别为4.9583和22.10。结论补肾壮骨冲剂可明显缓解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患者的疼痛,其疗效与密盖息相仿;但补肾壮骨冲剂有更好的成本-效果比。因此,补肾壮骨冲剂能比密盖息以更少治疗成本获得更大的效益。
邓伟民邵玉黄海杨槐邓崇礼张金玉黄伟毅韦嵩韩丽萍
关键词:补肾壮骨冲剂密盖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成本-效果分析
补肾壮骨颗粒剂对老年男性骨转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活血中药对老年男性骨密度(BMD)、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氨基端和中段骨钙素(BGP)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临床选取符合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的老年男性病例35例,平均年龄(75.56±5.8)岁,给予口服补肾壮骨颗粒剂,钙尔奇D片和法能胶丸做为基础用药。分别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半年后患者BMD、BAP、TRAP5b、BGP 4项骨转换指标,并将服药前后测定值做比较。结果服药半年后患者的BMD及BAP较服药前升高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TRAP5b较服药前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BGP服药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健脾活血中药与钙剂、维生素D联合应用,能抑制骨吸收,降低血清TRAP5b;促进骨形成,提高血清BAP及BGP含量,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
刘海叶邓伟民刘泽
关键词:中药骨转换指标骨质疏松
肠源性5-HT与成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2015年
目的探讨肠源性5-羟色胺(5-HT)与成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供新思路。方法随机选择符合研究标准的成年男性135例为对象,记录一般临床资料,测量骨密度和肠源性5-HT含量;依据年龄分为20~49岁组、50~69岁组、70~89岁组,同时依据骨密度分为正常骨量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统计分析肠源性5-HT含量与年龄、BMI和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 20~49岁组、50~69岁组、70~89岁组肠源性5-HT含量分别为151.93±20.06、164.43±32.22、180.40±17.89 ng/ml,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经BMI校正后,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肠源性5-HT含量分别为141.25±83.67、156.14±57.99、250.53±141.09 ng/ml,含量随着骨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肠源性5-HT含量与成年男性的年龄呈正相关,而与骨密度呈负相关,可作为成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依据和治疗靶标。
杨健苏海容康庐琛魏秋实黄思敏邓伟民
关键词:5-羟色胺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成年男性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