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茜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抑郁
  • 5篇双相
  • 4篇抑郁症
  • 3篇住院
  • 2篇双相情感障碍
  • 2篇双相障碍
  • 2篇情感障碍
  • 2篇住院患者
  • 2篇喹硫平
  • 1篇心境稳定剂
  • 1篇心脑
  • 1篇炎症
  • 1篇叶酸
  • 1篇抑郁障碍
  • 1篇抑郁障碍患者
  • 1篇抑郁症患者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早期干预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功能

机构

  • 1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脑重大疾...

作者

  • 10篇赵茜
  • 6篇张玲
  • 5篇王刚
  • 4篇史晓宁
  • 3篇张庆娥
  • 3篇张玲
  • 3篇邓齐英
  • 2篇马辛
  • 2篇谭庆荣
  • 2篇路亚洲
  • 2篇付冰冰
  • 2篇黄娟
  • 1篇肖乐
  • 1篇杨甫德
  • 1篇周媛
  • 1篇李金红
  • 1篇罗炯
  • 1篇武江
  • 1篇杨蕊
  • 1篇丰雷

传媒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2014中华...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精神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发或晚发重性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比较早发或晚发重性抑郁发作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223例满足ICD-10诊断标准重性抑郁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
史晓宁赵茜张玲路亚洲
关键词:抑郁发病年龄
一项比较在精神分裂症病人原有治疗基础上附加米氮平或叶酸的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米氮平和/或叶酸附加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设计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2析因研究,共有333例处于精神分裂症发作期,基础治疗方案稳定的受试者参加研究,筛选合格的受试者在原有治疗方...
赵茜张玲王刚张庆娥史晓宁丰雷肖乐邓齐英李华芳李乐华谭庆荣谢世平许秀峰
喹硫平在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1年的剂量变化相关因素
目的了解在自然状态下,使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稳定期的剂量变化情况及其原因。方法回顾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北京安定医院住院并使用富马酸喹硫平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患者在病情稳定...
张玲赵茜杨蕊王刚
关键词:喹硫平双相情感障碍稳定期
文献传递
未服药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静息态核心脑网络效应连接分析
2023年
目的比较静息状态下单相抑郁障碍(unipolar depression,UD)、双相抑郁障碍(bipolar depression,BD)患者执行控制网络(executive control network,ECN)、突显网络(salience network,SN)和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网络内及网络间效应连接的异同,并分析UD与BD患者之间效应连接差异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纳入18~35岁未服药的39例UD患者(UD组)、24例BD患者(BD组)和50例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HC;HC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T1结构像数据。采用基于频谱的动态因果模型分析方法,检测3组ECN、SN和DMN网络内及网络间效应连接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检测2个患者组之间效应连接的差异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与HC组相比,2个患者组均表现出SN网络的网络内兴奋性效应降低[效应连接值均为-0.04,后验概率(posterior probability,Pp)=1.00],且UD组降低更明显(效应连接值=0.02,Pp=0.97)。2个患者组比较显示差异的效应连接较广泛。进一步的相关分析发现,BD组较UD组降低的效应连接与BD组患者的抑郁(χ^(2)=1696.10,P<0.01)和躁狂(χ^(2)=1699.30,P<0.01)症状均相关,与UD组抑郁症状(χ^(2)=1696.10,P<0.01)相关。结论UD和BD患者存在共同的和差异性的核心脑网络效应连接特征,且差异性的特征均与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杨帆张志芳周媛张玲赵茜王刚
关键词:抑郁
住院抑郁症患者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联合心境稳定剂(MS)治疗的住院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6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472例抑郁症重度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联合或不联合MS治疗的抑郁症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联合MS治疗的患者比例为8.3%(39/472)。与未联合MS治疗组相比,联合MS治疗组患者年龄较小(Z=-4.435,P<0.01),更多男性(64.1%vs.37.6%,χ~2=10.451,P<0.01),更多无配偶(41.0%vs.19.9%,χ~2=9.460,P<0.01),更多无业(38.5%vs.21.0%,χ~2=6.253,P<0.05),更多18岁前起病(43.6%vs.7.2%,χ~2=51.977,P<0.01),更多难治性抑郁(17.9%vs.4.6%,χ~2=11.787,P<0.01),较少伴有焦虑特征(23.1%vs.44.7%,χ~2=6.813,P<0.01),抗精神病药物使用率更高(76.9%vs.54.5%,χ~2=7.311,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轻(OR=0.9,95%CI:0.91~0.98,P<0.05),男性(OR=2.4,95%CI:1.1~5.7,P<0.05),18岁前起病(OR=0.2,95%CI:0.05~0.4,P<0.01),难治性抑郁(OR=4.9,95%CI:1.5~15.9,P<0.01),更多使用抗精神病药物(OR=2.4,95%CI:1.1~5.7,P<0.05)均是联合MS治疗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起病早、男性、难治性、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多联合心境稳定剂进行治疗。
赵茜史晓宁路亚洲张玲
关键词:抑郁症心境稳定剂影响因素
喹硫平在双相障碍急性期和维持期一年使用剂量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了解在自然状态下,使用喹硫平治疗双相障碍患者在急性期和维持期1年时的剂量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75例住院使用喹硫平系统治疗双相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和临床特征,比较患者在急性期和维持期1年时,喹硫平高剂量组(>300 mg/d)和低剂量组(≤300 mg/d)之间的差异,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Hosmer-Lemeshow分别评估影响因素的区分度和拟合优度。结果急性期和维持期分别有99.4%和91.4%的患者采用了以心境稳定剂为主的联合治疗方案,急性期喹硫平(n=175)的平均剂量为(395.7±168.2)mg/d,高剂量组的影响因素为:男性(OR=2.712,95%CI:1.372~5.362,P<0.01)、躁狂或混合发作(OR=2.786,95%CI:1.362~5.699,P<0.01)及伴有精神病性症状(OR=2.658,95%CI:1.318~5.361,P<0.01),ROC为0.708,Hosmer-Lemeshow为0.757;维持期喹硫平(n=109)的平均剂量为(267.9±145.9)mg/d,高剂量组的影响因素为:急性期高剂量(OR=1.005,95%CI:1.003~1.008,P<0.01),ROC为0.736,Hosmer-Lemeshow为0.616。结论临床医生在治疗男性、躁狂或混合发作、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障碍急性期患者时应考虑使用较高剂量喹硫平;双相障碍维持期1年时喹硫平剂量可参考急性期用量进行调整。
张玲马辛王刚罗炯张庆娥赵茜邓齐英
关键词:喹硫平双相障碍急性期维持期
暴力经历对双相障碍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双相障碍发作前6个月内的暴力经历对患者生活满意度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就诊,经过12周急性期有效治疗的240例双相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采用性和躯体暴力问卷收集此次发作前6个月内遭受的暴力情况。在基线期、3个月、6个月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估患者的残留症状,采用席汉残疾量表(SD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及生活满意度。结果发作前6个月内有38.8%(93/240)的患者遭受过暴力,其中28.0%(26/93)的患者遭受过性暴力,72.0%(67/93)的患者遭受过躯体暴力,80.6%(75/93)的患者遭受过性暴力和躯体暴力。有暴力经历与无暴力经历患者的婚姻状态、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近3年总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纳入分析194例患者,6个月随访时纳入分析171例患者。有暴力经历与无暴力经历患者基线期、3个月随访时的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4、-1.99;P<0.05),6个月随访时的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8,P>0.05)。两组患者3个时间点的YMR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81、-1.13、-1.00;P>0.05)。有暴力经历患者基线期、3个月随访时WHOQOL-BREF中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低于无暴力经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5~-2.16;P<0.05),其中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在6个月随访时仍低于无暴力经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8,P<0.05)。有暴力经历患者3个月随访时的工作/学习、社交生活、家庭生活受损例数占比高于无暴力经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6.63;P<0.05);两组基线期、6个月随访时的工作/学习、社交生活、家庭生�
黄娟吕楠赵茜付冰冰付冰冰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生活满意度社会功能
外周血免疫炎症指标在疾病早期区分单双相抑郁的价值
2023年
目的 探索可在疾病早期区分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外周血免疫炎症指标并构建预测模型,为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早期鉴别、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2次,且首次入院时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487例,根据此后住院记录中的诊断分为单相抑郁组357例和双相抑郁组130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两组各纳入102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住院时的一般资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C反应蛋白(CRP)、补体3(C3)、补体4(C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混杂因素,探索双相抑郁的早期预测因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免疫炎症因子对双相抑郁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单相抑郁组与双相抑郁组的NLR、MLR、C3、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04、3.062、2.333、2.233;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LR(OR=1.631,95%CI=1.206~2.194)和C3(OR=1.195,95%CI=1.033~1.383)是双相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双相抑郁的AUC为0.669,敏感度为78.4%,特异度为53.9%。结论 MLR及C3水平升高可能是双相抑郁的早期预测指标。
吕楠李金红付冰冰王瀚黄娟张蒙赵茜
关键词:抑郁症双相抑郁免疫炎症
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疾病负担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比较伴或不伴2型糖尿病(T2DM)的抑郁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负担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抑郁症治疗中心住院的共545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中符合人选条件伴T2DM的患者共115例为糖尿病组(DM组);按照DM组年龄、性别以及抑郁症病程匹配不伴T2DM的抑郁症患者共115例,为非糖尿病组(NDM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化验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空腹胰岛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住院天数以及住院费用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相关数据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应用回归分析考察T2DM与临床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住院患者共病T2DM的比例为26.1%(142/545)。DM组人院时中位FPG为6.6mm01/L、中位HbA。为6.2%,均高于正常;与NDM组相比,DM组更多患者伴有躯体合并症(97.4%比74.8%,)(。=24.539,P〈0.01),其中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的共病率均高于NDM组(X2=17.613、7.196、6.668,均P〈0.05)。DM组住院前无职业的比例显著高于NDM组(41.7%比10.4%,X2=29.224,P〈0.01)。DM组住院天数为(32±11)d,多于NDM组的(27±10)d(t=-2.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T2DM(OR=1.928,95%CI:3.021~15.645,P〈0.001)与女性(OR=-2.260,95%CI:0.0.044~0.249,P〈0.001)是抑郁症患者无职业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超过1/4的抑郁症住院患者伴有T2DM,伴T2DM的抑郁症患者躯体健康状况下降。T2DM导致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更差,疾病负担更重。
赵茜沙莎史晓宁张玲
关键词:抑郁症糖尿病疾病负担
抑郁症的早期干预治疗研究
张庆娥王刚马辛张玲邹宇川赵茜邓齐英武江黄悦勤杨甫德魏镜顾秀玲胡建姚树桥田红军李鸣栗克清谭庆荣孙颖王高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