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华

作品数:196 被引量:578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45篇专利
  • 2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文化科学
  • 7篇机械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语言文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6篇驾驶
  • 30篇驾驶模拟
  • 29篇交通工程
  • 26篇驾驶行为
  • 23篇教学
  • 21篇车辆
  • 18篇交通安全
  • 13篇公路
  • 13篇仿真
  • 12篇交叉口
  • 12篇车路协同
  • 11篇高速公路
  • 10篇信号控制
  • 9篇模拟技术
  • 9篇驾驶员
  • 8篇预警
  • 7篇信号
  • 7篇网络
  • 6篇行车
  • 6篇双语

机构

  • 195篇北京工业大学
  • 4篇北方工业大学
  • 4篇交通部公路科...
  • 4篇四川警察学院
  • 3篇重庆市勘测院
  • 3篇北京警察学院
  • 3篇交通运输部公...
  • 2篇北京国道通公...
  • 2篇北京市交通委...
  • 2篇北京市市政工...
  • 2篇华蓝设计(集...
  • 2篇招商新智科技...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市交通委...

作者

  • 195篇赵晓华
  • 76篇荣建
  • 32篇李振龙
  • 21篇李海舰
  • 17篇杨孝宽
  • 14篇陈阳舟
  • 13篇毛科俊
  • 13篇边扬
  • 13篇姚莹
  • 11篇于泉
  • 10篇陈晨
  • 8篇陈晨
  • 8篇曹静
  • 8篇李佳
  • 8篇关伟
  • 7篇黄利华
  • 6篇房瑞雪
  • 6篇翁剑成
  • 6篇付强
  • 6篇张兴俭

传媒

  • 18篇北京工业大学...
  • 13篇交通信息与安...
  • 9篇公路交通科技
  • 7篇华南理工大学...
  • 7篇中国公路学报
  • 6篇2009土木...
  • 5篇道路交通与安...
  • 5篇交通工程
  • 4篇交通运输系统...
  • 3篇系统仿真学报
  • 3篇交通与计算机
  • 3篇重庆交通大学...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计算机工程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计算机仿真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Journa...

年份

  • 2篇2024
  • 14篇2023
  • 9篇2022
  • 10篇2021
  • 12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10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1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25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1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Q学习算法的两交叉口信号灯博弈协调控制被引量:4
2007年
Q学习和博弈论相结合解决相邻两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问题。在基本Q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博弈论,以Q值作为赢得函数建立赢得矩阵。相邻两交叉口之间的协调关系属于二人非零和合作博弈,采用Nash公理方法求得其谈判解,并以此作为Q学习策略选择的依据实现两交叉口协调控制。应用Paramics交通仿真软件进行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赵晓华李振龙于泉荣建
关键词:博弈论Q学习算法
混有智能网联车辆交通流车道管理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未来网联车辆将与传统车辆长期共享有限的道路资源,空间连续的网联车辆可组建为柔性车队,本文对不同车道管理策略下基本路段混有网联车队交通流通行效率进行了研究.考虑车头间距的分布特征、网联车辆市场占有率和车队规模,建立了混有网联车队的通行能力分析一般方法.结合双车道道路场景,提出了3种不同网联车辆发展阶段对应的车道管理策略,并对3种车道管理策略下的通行能力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交通流需求较小,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低时,推荐M/R车道管理策略,当交通流需求较大,智能网联车辆渗透率高时,推荐C/M车道管理策略,研究成果将对未来交通运输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常鑫李海舰荣建赵晓华王益
关键词:智能交通市场占有率通行能力
指路标志版面信息量与布局设计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探讨在标志信息量大小和信息排列方式变化条件下的指路标志视认特性,实现快速路指路标志的优化设置方法,在视认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可视的信息量。以探索指路标志视认特性为切入点,研究城市快速路高架路段与辅路衔接的出口指路标志尚需优化的问题。试验选取32名驾驶人各完成77张静态标志的目标路名视认任务,其中标志图片均保持一致,采用互动测试程序,设置标志图片的随机显示和不重复出现,通过按键激活下一张标志的视认,采集被试者操作行为及视认时间的原始数据。通过室内视认试验,以信息量(版面中2~12条路名,共11种)及信息在指路标志内的位置(2-12个位置)为控制因素,以标志视认时间为指标,利用经过预处理的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信息量和信息排列方式对于驾驶人视认时间的影响,确定信息量及视认时间,和信息量、版面布局方式及视认时间两个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对指路标志视认时间由标志信息量大小来决定,信息量与视认时间之间呈正相关关系;驾驶员对指路标志视认时间的长短也会受到信息布局方式的影响,当信息以矩阵形式排列时,可以有效降低标志的视认难度;信息布局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信息量范围的变化,当信息以矩阵式排列时,可增大信息量的极限范围。
许亚琛吕柳璇黄利华赵晓华
关键词:交通工程
基于Agent的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被引量:13
2008年
应用多智能体技术对区域交通信号的协调控制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区域Agent、路口Agent和车载Agent,区域Agent和车载Agent构成网络调度层,路口Agent构成信号控制层.车载Agent和路口Agent采用反应型结构、区域Agent采用思考型结构,从而建立了基于Agent的区域交通控制系统,并通过对系统结构的分析建立了一主多从动态博弈协调模型.最后对一个简单的交通网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李振龙赵晓华
关键词:多智能体协调控制
浓雾区路段安全预警系统对驾驶行为影响研究
2021年
为研究安全预警系统对高速公路浓雾区路段控速行为和驾驶安全性的影响,搭建了不同安全预警系统下驾驶模拟环境,通过驾驶模拟实验获取了35位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数据。将研究路段分为3部分(无雾区、雾区渐变段和浓雾区域),分析不同实验条件(无预警、动态信息标志预警、车载预警、车载预警&动态信息标志预警)对控速行为和驾驶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的个体属性(性别、年龄和驾驶经验)对驾驶员进入雾区前后的控速行为没有显著性影响,雾区预警系统对驾驶员进入雾区前后的控速行为表现出显著影响;在车载预警条件下,驾驶员进入雾区前控速行为准备更充足,且进入雾区后运行稳定性较好;预警信息可以提高雾区前后的纵向驾驶安全水平,且车载预警系统开启时,纵向驾驶安全水平更高。
常鑫李海舰荣建赵晓华刘莲莲
关键词:交通工程安全预警驾驶模拟驾驶行为
一种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行为能耗特征测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行为能耗特征测算方法,包括:获取驾驶行为能耗特征参数,划分车辆运行条件,建立驾驶行为能耗特征的综合测算模型结构,建立驾驶行为与车辆能耗的关系模型,确定能耗约束下的最优驾驶行为参数阈值,采用...
赵晓华伍毅平陈晨姚莹荣建
文献传递
一种模块化交通信息与控制实验平台
一种模块化交通信息与控制实验平台,属于交通信息与控制领域,由功能展示层、路面层、路基层及设备舱4部分组成。实验平台由积木式模块组合而成,各模块可自由组合移动,形成立体式城市道路模型。每个积木模块中的功能展示层、路面层、路...
赵晓华李振龙杨旭东荣建关伟陈晨
文献传递
交通调查实践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分析
交通工程调查是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修实践课程,交通工程的调查实践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笔者在交通调查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与思考总结出新时代交通工程本科学生应该具有的团体协作能力、团体创新能力、团体自学...
于泉边扬赵晓华荣建
关键词:交通工程
文献传递
城市快速路小间距路段出口预告标志优化设置
2020年
为解决城市快速路小间距路段出口预告标志缺失等问题,针对小间距路段出口设置了5种预告标志方案,开展驾驶模拟试验,提取了9种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最终获取了6种显著影响指标.采用基于熵权法的TOPSIS方法,评估5种方案的设置效用.结果表明:在快速路小间距路段出口减速车道起点前1.0、0.5 km及起点处设置3次预告标志时,综合设置效果最好;其次为按照中国规范(GB 5768.2-2009)设置4次预告,及按照日本规范设置4次预告.采用K⁃means聚类及LSD对比分析,发现1次预告方案指路效果明显较差.最终建议小间距路段出口前设置3次预告标志,条件受限时应至少进行2次预告.
黄利华黄利华李洋赵晓华
关键词:城市快速路驾驶模拟TOPSIS方法
急弯处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为探索急弯处不同警告标志位置对驾驶行为的影响机理,利用驾驶模拟试验,在急弯前设置5种不同位置的警告标志,观察车辆在弯前直线路段、弯道路段中的运行状态。结果表明,标志位置对直线路段的平均速度,直线、弯道路段的平均加速度、速度标准差均存在显著性影响;标志位置与急弯半径的交互效应对直线路段的平均速度、弯道路段的平均加速度有显著性影响。警告标志位置能够影响车辆在弯前直线路段的行驶速度、驾驶员在弯道路段对速度的纵向控制以及过弯前后速度的波动性;同时,对速度控制的影响还受到急弯半径的干扰。
赵晓华关伟黄利华荣建
关键词:交通工程驾驶模拟驾驶行为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