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同谦

作品数:166 被引量:3,756H指数:25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农业科学
  • 7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理学
  • 4篇矿业工程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6篇生态系统
  • 22篇水库
  • 21篇土壤
  • 18篇丹江口水库
  • 16篇生态系统服务
  • 16篇污染
  • 16篇系统服务功能
  • 15篇生态系统服务...
  • 14篇生态
  • 14篇降解
  • 13篇湿地
  • 11篇滨河湿地
  • 8篇色谱
  • 8篇群落
  • 8篇相色谱
  • 7篇植被
  • 7篇萃取
  • 7篇库区
  • 7篇废水
  • 5篇源解析

机构

  • 130篇河南理工大学
  • 48篇中国科学院生...
  • 5篇中国科学院亚...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南林业科技...
  • 4篇怀化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安徽省地质矿...
  • 2篇湖南省林业科...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国家林业局
  • 2篇三门峡奥科化...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164篇赵同谦
  • 48篇邰超
  • 47篇武俐
  • 34篇欧阳志云
  • 32篇肖春艳
  • 27篇王效科
  • 26篇郑华
  • 22篇徐华山
  • 17篇贺玉晓
  • 15篇郭晓明
  • 12篇苗鸿
  • 11篇周天健
  • 11篇孟红旗
  • 10篇胡斌
  • 9篇王晴晴
  • 8篇佘加平
  • 8篇肖荣波
  • 8篇齐永安
  • 7篇张坤峰
  • 7篇曾繁富

传媒

  • 12篇生态学报
  • 10篇环境科学学报
  • 10篇河南理工大学...
  • 9篇环境科学
  • 7篇自然资源学报
  • 5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环境化学
  • 3篇煤炭转化
  • 3篇生态学杂志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生态科学
  • 2篇煤炭学报
  • 2篇环境监测管理...
  • 2篇河南教育(高...
  • 2篇第六届中国青...
  • 1篇林业科学

年份

  • 12篇2023
  • 14篇2022
  • 7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11篇2011
  • 11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21篇2004
1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研究采用野外取样和室内萌发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南红壤丘陵区4种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种子库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论为:①草本植物是4种森林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个体数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比例分别达61.9%-86.67%和49.82%-87.27%。4种植被类型种子库密度大小为:杉木林>湿地松林>油茶林>天然次生林;②天然次生林的灌木和乔木植物种子种类与数量多于人工林;③湿地松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的人工抚育导致部分种子埋藏在土壤较深层,土壤8-20cm中种子数分别占种子库的33.09%和26.64%;④对于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天然次生林显著大于人工林,干扰少的油茶林大于干扰较多的湿地松林和杉木林,天然次生林最有利于该区域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与保护;⑤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下种子库中种子来源不一致,湿地松林和杉木林土壤种子库中的物种与地表植物物种较一致,共有物种比例达69.2%和43.8%,而油茶林和天然次生林种子库中的物种与地上植被的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共有物种比例仅为26.7%和33.3%。研究结果表明,从物种丰富度与群落结构复杂性来看,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森林恢复类型以自然恢复最优。对人工林的抚育方式,该区域采用的“全抚”将增加种子库的损失,不利于植被的恢复。
郑华欧阳志云王效科彭廷柏李振新赵同谦李锡泉
关键词:土壤种子库人工抚育自然恢复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07
2004年
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草地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 ,结合草地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机制 ,将草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划分为产品提供、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支持功能四大类 ,其中 ,产品提供功能可分为畜牧业产品和植物资源产品两类 ,调节功能则包括气候调节、土壤C累积、水资源调节、侵蚀控制、空气质量调节、废弃物降解、营养物质循环 ;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多样性和休闲旅游 ;支持功能则包括固沙改土及培肥地力和生境提供。在上述服务功能机制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由 13个功能指标组成的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赵同谦欧阳志云郑华王效科苗鸿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指标体系
红壤侵蚀区恢复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6
2004年
研究了南方红壤丘陵区不同森林恢复类型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并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法探讨了10种土壤生物学指标对多样性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样地中物种多样性以天然次生林最高。不同土壤生物学指标对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响应不尽相同,其中土壤有机质、微生物生物量碳、细菌数量、真菌数量、微生物总数、脲酶、酸性磷酸酶等7个指标随着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得到改善;细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随乔木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放线菌数量和多酚氧化酶随灌木个体数的增加而增加;真菌数量和酸性磷酸酶活性随乔木个体数的增加而减少;转化酶与物种多样性指数没有直接线性关系。最后建立了上述9个指标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数学模型。保护和提高南方红壤丘陵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能促进部分土壤生物学活性指标的改善和生态功能的恢复。灌木物种多样性的恢复在人工造林恢复植被过程中应予以重视,它对于土壤生物学肥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郑华欧阳志云易自力赵同谦王效科苗鸿彭廷柏
关键词: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土壤
一种利用Fenton反应降解煤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Fenton反应降解煤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取适量煤样,加入FeCl<Sub>2</Sub>溶液浸泡,使煤样充分吸附Fe<Sup>2+</Sup>;在35℃下,加入一定量的H<Sub>2</Sub>O...
武俐邰超赵同谦李怀珍金毅宋党育梁惠珍徐垒吴桂侠张少栋
文献传递
丹江口水库早春真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2
2021年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2019年早春(2月)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本次调查共检测到浮游植物6门57属,主要包括绿藻门、硅藻门、金藻门、甲藻门、隐藻门等,其中,绿藻种类(47种)>硅藻(24种)>金藻(17种),硅藻相对丰度(58.8%)>绿藻(27.2%)>金藻(11.8%),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总体相似;(2)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门的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uzukii)、变异直链藻(Melosira varians),绿藻门的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索囊藻(Choricystis sp.),以及金藻类的近囊胞藻一种(Paraphysomonas sp.);(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76~2.52,Pielou均匀度为0.28~0.38,依据多样性指数水质评判标准判断水质整体处于β-中污带;水质符合Ⅱ类标准,但总氮(TN)除外,浓度为0.93~1.21 mg·L^(-1);(4)相关性分析表明,香农-威纳指数(H′)与Pielou均匀度指数(J)、Simpson多样性指数显著相关(p<0.01);冗余分析表明,pH、NH^(+)_(4)-N和NO^(-)_(2)-N是影响丹江口水库早春季节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最主要的环境因子.总体而言,丹江口水库水质较好,但早春季节冠盘藻(Stephanodiscus suzukii)的大量繁殖使丹江口水库发生水华的风险增加,因此,要加强对丹江口水库水质的检测和防范意识.
贺玉晓郑永坤李卫国张志纯马永霞赵同谦任玉芬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环境因子
海南岛生态系统生态调节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最新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生态系统产品、生态调节功能、生命支持功能与社会文化功能。对生态调节功能的认识与评价是区域生态环境保护...
欧阳志云赵同谦赵景柱肖寒王效科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文献传递
生物成气中离子和微量元素变化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21年
向煤层中添加微生物群落和营养物质可产出甲烷,微生物在利用煤和营养物质进行成气时,典型离子与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变化关系到周围环境安全性。为研究煤生物成气过程中液相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选取河南平顶山、河南义马和山西长治3个地区的煤样,开展模拟生物成气实验研究。利用离子色谱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对成气过程中液相的Na^(+),NH_(4)^(+),K^(+),Cl^(-),PO_(4)^(3-)等常量离子与V,Cr,Mn,Co,Ni,Cu,Zn,As,Se,Ag,Cd,Sb,Ba,Ti,Pb等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气过程液相中,常量离子的质量浓度随产气时间增加基本保持稳定,微量元素的变化与产气过程有很强的相关性,成气过程中V,Ag和Cd未检出,而As,Ba,Co,Ni和Pb等微量元素的质量浓度均随产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Pb,Se和Ti质量浓度的变化与煤样有关。Ba质量浓度最高,为23.88~144.79μg/L,As,Cu质量浓度分别为5.88~25.07,5.47~14.17μg/L,其他金属元素质量浓度较低。煤粉浸泡前10 d,溶液中Ba,Cu,Ni和Se的质量浓度逐渐升高,需特别关注。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非致癌物质Pb,Ni,Cu和Ba的风险范围在4.37×10^(-12)~1.48×10^(-9),远小于非致癌风险阈值1,其中,Cu的非致癌风险高于其他3种金属;致癌物As的风险范围在4.61×10^(-5)~1.96×10^(-4),均超过了致癌风险阈值1×10^(-6),表明As是煤生物成气过程中对健康危害最大的潜在污染物质,应引起高度关注。
武俐王海坡李鹏赵同谦赵同谦
关键词:微量元素健康风险评价
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大气磷沉降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大气磷沉降是向地表水体输送营养元素的重要途径.以丹江口水库淅川库区为研究区,在库区周围设置了6个采样点,于2020年1—12月期间采集并分析了大气总磷干、湿沉降样品,探讨了总磷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库区水体外源磷输入的贡献.结果表明:研究区大气总磷沉降量为1.19 kg·hm^(-2)·a^(-1),其中,干沉降占比为49.73%,湿沉降占比为50.27%;总磷干、湿沉降量在空间上均具有显著差异性(p_(s)<0.05),湿沉降量在季节上具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总磷干沉降量受到气温、气压和风速的显著影响,湿沉降量受到降雨量的显著影响;总磷年沉降量为65.17 t·a^(-1),占河流总磷入库量的42.18%.
张清淼郭晓明赵同谦金超黄进许高双宋江平王玲曼
关键词:丹江口水库干沉降湿沉降贡献率
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2
2006年
比较研究了南方红壤侵蚀区4种主要森林恢复类型下土壤中有机质、微生物结构与功能以及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森林恢复类型导致了土壤生物学性状的明显差异.4种森林类型的土壤生物学性状均比长期干扰下CK的高.人工林土壤生物学性状相对比天然次生林土壤差.整合上述指标的土壤生物学肥力指数分别为:天然次生林(0.752)、油茶林(0.611)、杉木林(0.422)、湿地松林(0.439)、对照(0.124).在森林恢复初期,采用自然恢复有效地提高了土壤生物学肥力.导致天然次生林土壤生物学活性相对较高的主要因素是较高的凋落物产量和质量、较高的根系生物量、较丰富的植物种类组成、较优越的土壤生态条件和快速的植物生长.在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的指标选择方面,培养基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培养基丰富度和培养基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大部分指标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是反映土壤生物学活性的较好指标.
郑华欧阳志云赵同谦王效科苗鸿彭廷柏
关键词:BIOLOG人工林自然恢复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痕量有机氯农药被引量:26
2007年
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快速测定水中14种痕量有机氯农药的方法,对比研究了浸入式直接固相微萃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方式对不同有机氯农药的富集效率,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1 ng/L^10 ng/L,定量下限为0.2 ng/L^40 ng/L,RSD<8%,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67.0%~133%。
邰超齐永安庞玉娟赵同谦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有机氯农药水质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