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颅脑
  • 1篇修补颅骨缺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减压
  • 1篇血管减压术
  • 1篇血肿
  • 1篇乙状窦
  • 1篇乙状窦后
  • 1篇乙状窦后锁孔...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早期综合治疗
  • 1篇入路
  • 1篇上消化道
  • 1篇上消化道出血
  • 1篇神经微血管减...
  • 1篇术式
  • 1篇术式疗效
  • 1篇锁孔

机构

  • 5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谢锐滔
  • 4篇何永垣
  • 3篇彭志强
  • 3篇韩镇奇
  • 2篇欧阳林
  • 1篇田广永
  • 1篇吴志峰
  • 1篇林伟峰
  • 1篇毛志刚
  • 1篇郭志敏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式疗效的比较
2005年
目的分析比较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双孔引流加单孔扩大术、双孔引流冲洗术、单孔引流冲洗术等手术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三种术式均有良好的效果,其中双孔引流冲洗加单孔扩大术为最佳术式。结论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宜采用双孔引流冲洗加单孔扩大术的手术方法。
谢锐滔林伟峰韩镇奇彭志强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治疗分析
2006年
目的总结和分析“重度颅脑外伤并发ARDS”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机械通气.并辅以保护各脏器功能等综合方法治疗各阶段的ARDS。结果 ARDS早期阶段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晚期阶段。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ARDS死亡率的关键,机械通气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谢锐滔何永垣韩镇奇吴志峰
关键词:重度颅脑外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
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早期胃肠减压、鼻饲和使用抗酸药、止血药、纳洛酮等综合治疗,观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出血控制率和死亡率。结果重、中度颅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分别是35.7%和8.7%;出血控制率是86.67%和100%;死亡率是33.3%和零。结论重度颅脑外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中度,出血控制率则低于中度,早期胃肠减压、鼻饲和使用抗酸药、止血药、纳洛酮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并可降低其发生率和死亡率。
谢锐滔韩镇奇何永垣
关键词:颅脑损伤上消化道出血早期综合治疗
EH复合材料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于颅脑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利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将数字化个体化设计成型的EAM医用树脂和羟基磷灰石复合性材料EH植入患者的缺损部位进行颅骨重建和修复并随访。结果随访时颅骨缺损修复后外形效果满意,所有患者都没有发生排异现象。结论个体化预制的复合材料EH修复颅骨缺损,术后成形效果较好。
何永垣毛志刚谢锐滔欧阳林郭志敏彭志强
关键词:EH复合材料颅骨缺损颅骨修补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显微解剖及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例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10例。结果:小脑下前动脉是主要的责任血管;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到达CPA区,充分暴露面神经、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结论: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满足微血管减压术的需要。
彭志强何永垣田广永谢锐滔欧阳林
关键词: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锁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