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文钦

作品数:81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泉州市科技局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麻醉
  • 17篇芬太尼
  • 14篇手术
  • 13篇异丙酚
  • 13篇丙酚
  • 11篇镇痛
  • 11篇术后
  • 8篇诱发电位
  • 8篇气管
  • 8篇结肠
  • 8篇丙泊酚
  • 7篇靶控
  • 7篇靶控输注
  • 6篇依托咪酯
  • 6篇疗效
  • 6篇镜检
  • 5篇胃镜
  • 5篇结肠镜
  • 5篇静脉
  • 5篇高龄

机构

  • 4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6篇福建省泉州市...
  • 14篇泉州市第一医...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泉州市儿童医...
  • 1篇惠安县医院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78篇谢文钦
  • 28篇谢文吉
  • 23篇杨玉欣
  • 18篇曾景阳
  • 16篇李顺元
  • 15篇颜景佳
  • 14篇康振明
  • 10篇江长城
  • 8篇赵桀
  • 8篇薛冬云
  • 7篇李扬亿
  • 7篇王一雄
  • 6篇王雅端
  • 6篇苏克阳
  • 6篇周建英
  • 5篇孙加晓
  • 5篇陈如霜
  • 4篇高文峰
  • 3篇庄建良
  • 3篇叶燕乐

传媒

  • 15篇福建医药杂志
  • 14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中华麻醉学杂...
  • 4篇中外医学研究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医疗器械...
  • 2篇医学信息(医...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世界今日医学...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3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插管方法对腹部手术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 比较经插管型喉罩(ILMA)气管内插管与经直视喉镜下(DLS)气管内插管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插管型喉罩组(Ⅰ组)和经直视喉镜组(D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内插管前后有创动脉压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结果 D组置人直视喉镜即刻(T4) Sp(123±9) mm Hg(1 mm Hg=0.133 kPa),Dp(71 ±9) mm Hg,AngⅡ(67±12) pg/ml.Ⅰ组置入插管型喉罩即刻(T4)Sp (105 ±7) mm Hg,Dp(64±6) mm Hg,AngⅡ(45±6) pg/ml.两组间有创动脉压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Ⅰ组均显著小于D组,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5)D组:Sp(125 ±7) mm Hg,Dp(72±8) mm Hg,AngⅡ(87±13) pg/ml.Ⅰ组Sp(112±6) mm Hg,Dp(63 ±5) mm Hg,AngⅡ(47±7)pg/ml.两组间有创动脉压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变化Ⅰ组均显著小于D组,两组间比较P<0.05.结论 使用经插管型喉罩(ILMA)行气管内插管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的剧烈反应,避免心血管意外的发生.
曾景阳颜景佳李顺元谢文钦黄燕芳苏克阳李师阳
关键词:插管型喉罩气管内插管高血压
开胸手术患者进胸前非通气侧肺通气量的测定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开胸手术患者进胸前非通气侧肺通气量的大小。方法采用旁气流(SSS)技术对50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开胸前非通气侧肺通气量进行监测。观察患者平卧位、侧卧位非通气侧肺阻力环(F-V环)、通气流率(PEF)、I∶E、RR等参数的变化。结果平卧位时观察到非通气侧肺的F-V环为锯齿状封闭的环,环的上下较对称。整个呼吸周期PEF不恒定,为(3.89±0.69)L/min,VT为(72.56±17.27)ml,I∶E和通气侧相反,但观察结果不稳定,RR与对侧RR一致;侧卧位时,非通气侧肺F-V环变大,环上锯齿相对平卧位时少,上下较对称。PEF不恒定,为(5.24±0.61)L/min,VT为(158.67±17.79)ml,I∶E观察结果也不稳定,RR与对侧RR一致。与平卧位相比,侧卧位时非通气侧肺PEF、VT增加(P<0.05)。开胸后,F-V环、PEF逐渐变小,消失。结论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在双肺完全隔离的条件下存在低潮气量通气,采用SSS技术能很好地对非通气侧肺进行连续监测,能动态测定患者非通气侧肺PEF、VT等通气指标。
周建英王一雄姚锡虎谢文钦杨玉欣魏安宁
关键词:单肺通气
体外冲击波与局部封闭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泉州市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封闭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封闭组患者采用局部封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ESWT进行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周及2个月时肘部疼痛程度,采用Das评分法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患者疗程结束半年内的重复就诊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和2个月时肘部VAS评分低于封闭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高于封闭组患者,治疗结束半年后重复就诊率低于封闭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WT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谢文钦周建英王一雄陈志耀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肱骨外上髁炎
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麻醉诱导期无创心排量的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与咪达唑仑用于老年患者在麻醉诱导期对于无创心排量的影响。方法收集60个病例,ASA分级Ⅰ~Ⅱ级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开放外周静脉,随机分为依托咪酯(A)、咪达唑仑(B)两组,A组用依托咪酯诱导,剂量为0.15 mg/kg,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B组用咪达唑仑诱导,剂量为0.1 mg/kg同样复合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观察记录诱导前(T_0),诱导后(T_1)与插管即刻(T_2)、插管后1 min(T_3)、插管后3 min(T_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排血量(CO)、心排指数(CI)及外周阻力(SVR)。结果依托咪酯组T_1、T_2、T_3、T_4时的MAP、HR、CO、CI、SVR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组T_1、T_2、T_3、T_4时的MAP、HR、CO、CI、SVR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托咪酯全身麻醉诱导后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与咪达唑仑相比较为平稳。
陈清霞谢文吉李顺元颜景佳谢文钦叶燕乐
关键词:依托咪酯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
经插管型喉罩清醒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评价经插管型喉罩(ILMA)清醒气管插管对高血压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年龄45 ~ 64岁,BMI 20.3~27.5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直视喉镜组(D组)和ILMA组(I组).于表面麻醉后3min(T1)、D组直视喉镜暴露会厌及声门或I组置入ILMA(T2)、气管插管完成即刻(T3)、气管插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最大时(T4)和气管插管完成后5 min(T5)时记录MAP和HR,并取血标本,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肾上腺素浓度.记录首次气管插管成功情况.结果 与T1时比较,D组T2~4时MAP、HR和血浆肾上腺素浓度升高(P<0.01),I组其余时点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I组T2-4时MAP、HR和血浆肾上腺素浓度降低(P<0.01),首次插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ILMA行清醒气管插管未诱发强烈的应激反应,有助于避免脑血管意外的发生,提高高血压患者清醒气管插管的安全性.
曾景阳庄伟彬陈琳李扬亿李顺元谢文钦
关键词:喉面罩
骶管持续注入布比卡因和芬太尼混和液用于50例前列腺切除术后镇痛的研究
2001年
谢文钦谢文吉吴伟平杨玉欣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布比卡因芬太尼
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手控喷射通气(manual jet ventilation,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4月本院全麻下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高龄患者64例行前瞻性、对比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用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持续给氧,对照组采用普通鼻导管经鼻咽通气管持续给氧4 L/min。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_2)变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舒适度。结果:干预组患者SBP、DBP、HR、SpO_2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呛咳、体动发生率分别为6.25%、3.13%,均低于对照组的25.00%、2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舒适度为81.25%,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合鼻咽通气管联合MJV在高龄患者无痛支气管镜中应用,能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心率稳定,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
康振明谢文钦谢文吉李顺元曾景阳赵桀苏长生
关键词:全身麻醉鼻咽通气管高龄
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治疗不同病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病程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34例,病程小于6个月)、研究2组(30例,病程为6个月~1年)、研究3组(30例,病程超过1年),均对三组患者实施脉冲射频治疗。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1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研究2组和研究3组(P〈0.05),研究2组患者的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研究3组(P〈0.05)。治疗12周时,研究1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1%,高于研究2组、研究3组的80.0%和60.0%(P〈0.05)。研究2组与研究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射频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8%、3.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性高的应用优势,但临床疗效易受患者病程影响,患者的病程越短,获得的临床疗效越显著。
王一雄谢文钦颜景佳周建英
关键词:脉冲射频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程临床疗效
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无痛胃镜检查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N组)和盐酸羟考酮注射液组(O组)。 N组给予生理盐水1ml,O组给以盐酸羟考酮注射液5mg(1ml),3min后缓慢静推丙泊酚1.5~2.5mg/kg,至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行胃镜检查。结果 T0、T1、T4时刻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两组无明显差异;T2时刻两组呼吸频率均降低,O组更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T3时刻两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均升高,N组更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3时刻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T0、T1、T2的波动情况,D2组显著小于其余三组,右美托咪啶的使用量越大,意识消失时间越短,肌颤搐和注射痛发生率越低,丙泊酚用量越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考酮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能够显著的缩短诱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减少术中体动、肌颤搐、注射痛及丙泊酚总用量,并不产生明显的呼吸循环功能抑制。
江长城谢文钦颜景佳李顺元
关键词:羟考酮丙泊酚无痛胃镜
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和脑电双频指数用于监测麻醉镇静深度的价值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评价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监测镇静深度的价值。方法40例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肢手术患者,ASAⅠ~Ⅱ级。腰麻平面稳定后,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清醒镇静,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输注5min后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评分(OAA/S)为0分。记录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每变化0.1μg/ml时的BIS、AAI和OAA/S评分,并记录脑电信号采集成功率和脑电信号的恢复时间。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AAI、BIS与改良OAA/S评分、EC进行相关分析。计算AAI、BIS预测不同改良OAA/S评分的预测概率(Pk)。结果异丙酚镇静时AAI和BIS与改良OAA/S镇静评级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AAI的相关系数高于BIS(P<0.05),AAI和BIS对不同改良OAA/S评分时意识状态Pk值分别为0.93、0.92(P>0.05);异丙酚镇静时AAI、BIS与EC均有显著相关性(P<0.01);脑电信号采集成功率:BIS组>AAI组;脑电信号的恢复时间:BIS组>AAI组。结论丙泊酚TCI镇静时AAI同BIS一样能够准确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变化,但AAI监测镇静深度的价值略高于BIS,AAI较BIS更能实时、快速监测麻醉镇静深度,BIS较AAI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脑电信号。
谢文钦杨玉欣庄建良王雅端曾景阳陈辉
关键词:二异丙酚诱发电位听觉脑电描记术清醒镇静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