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利水
-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警江西总队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内脏动脉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1999年
- 目的 研究合理的螺旋CT血管造影 (SpiralCTamgiography ,SCTA)技术在内脏动脉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8例检查前疑为内脏动脉瘤患者 ,行SCTA检查后确诊 ,并经随后外科手术证实。采用综合分析CT轴面像、多层面重建 (MPR)以及运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表面成像显示 (SSD)和曲面重建 (CRI)来完成三维重建的血管影像 ,完成诊断。结果 8例行SCTA检查确诊为脾动脉瘤 5例 ,肠系膜上动脉瘤 3例 (其中 1例合并腹主动脉瘤 ) ,能可靠地显示血管形态和病变 ,术前准确评估病变解剖位置以及和腹主动脉的关系。结论 SCTA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术 ,在某种程度上可代替创伤性血管造影术 (或DSA)。
- 余晓龙徐志涛刘嵘步雪峰林益光曲国正谢利水
- 关键词:内脏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
- 影像科微机局域网的建立和功能拓展被引量:1
- 2000年
- PACS系统的迅速发展已引起医院临床科室和放射科的极大重视。本文介绍一种适合于医院影像科的经济实用的局域网 (L AN) ,其影像工作站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依托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省去了昂贵的服务器和交换机 ,即能直接采集 X线 ,CT,B超 ,MRI等图像的各种视频信号 ,通过网络传输 ,临床科室可迅速调阅各工作站上的图文资料 ,从而实现医学影像资源共享 。
- 谢利水陈祖林王建辉宁宇强陈伟关钟森
- 关键词:影像科计算机网络
- 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12例
- 1996年
- 颅脑外伤致基底节区脑梗塞临床较少见。我院自1992年9月—1995年6月收治12例,均经CT扫描确诊,现就其发病机制着重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58岁,平均31岁。全部患者于外伤前排除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及脑梗塞病史,排除脑血管意外的致病因素。致伤原因:棒击头部8例,高处坠落4例。
- 余晓龙程毓华谢利水曲国正
- 关键词:外伤性基底节区脑梗塞
- 实用医学影像资源共享系统的研制——PC-PACS的建立
- 2000年
- 陈祖林谢利水陈伟胡奎石兵郭如于维珊
- 关键词:医学影像存档通信系统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与CT研究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axonalinjury,DAI)是一种闭合性脑外伤中的一种原发性脑损伤,病情重,死亡率和致残率高,临床诊断较难,但通过CT结合临床可作出诊...
- 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轴索损伤CT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附40例分析)被引量:22
- 1996年
- 目的:在急性脑外伤患者的CT片研究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征象,目的是为DAI的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0例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结合文献提出DAI的CT诊断标准: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无占位效应的小出血灶(直径小于2cm),中线结构无移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池内出血;脑室内出血;弥漫性脑肿胀。结果:40例DAI早期CT表现: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大脑半球18例,基底节区3例,胼胝体2例,丘脑区1例),SAH或/和脑地内出血16例,脑室内出血9例,弥漫性脑肿胀40例。结论:作者认为,上述CT诊断标准与临床DAI患者的早期CT表现相符,为临床诊断DAI提供可靠依据。
- 余晓龙谢利水曲国正林益光程毓华杨柏林
- 关键词:脑轴索损伤CT脑外伤
- 影像科对急诊成批伤员检查诊断方法探讨
- 2000年
- 谢利水王建辉余晓龙刘潇陈伟
- 关键词:影像科急诊成批伤员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