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明
-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浏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临床探讨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实施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7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治疗组采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快速充盈期及左房收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E/A)及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实施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 王磊何昕袁旭明彭一鸣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胺碘酮
- 速效救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观察评估速效救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并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289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3)和治疗组(n=146),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2周为一疗程,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和体征。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5.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76.0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救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 何昕唐艳芳袁旭明谌承志刘智勇刘景艳彭一鸣刘伟王磊
- 关键词:速效救心丸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 心脏扩大与血浆氨基末端脑纳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心室结构改变与血浆氨基末端脑纳肽(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59例患者按心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单纯右室扩大组(20例)、单纯左室扩大组(19例)及双室扩大组(20例),比较3组的NT-proBNP水平及临床参数特点。结果:与单纯左室扩大组及双室扩大组比较,单纯右室扩大组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1 277.94±743.94)pg/ml:(2 177.23±1 544.15)pg/ml,P<0.05;(1 277.94±743.94)pg/ml:(4 099.01±1 560.52)pg/ml,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肺动脉楔压(PCWP)是NT-proBNP≥2 000pg/ml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2,P<0.01);PCWP为12.5mmHg(1mmHg=0.133kPa)时预测NT-proBNP≥2 000pg/ml的最佳灵敏度为86.4%,最佳特异度为75.6%。结论:单纯右室扩大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左室扩大及双室扩大者,PCWP是NT-proBNP≥2 000pg/ml的独立危险因素,NT-proBNP水平可能与左心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关系更密切。
- 谌承志刘智勇何昕袁旭明刘景艳唐艳芳
-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肺动脉楔压
- 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623例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02例)和对照组(321例),测定2组空腹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及其他生化指标,分析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冠状动脉累及支数的增加,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冠心病发生呈负相关(OR=0.649,95%CI=0.358~0.831,P=0.009)。结论低胆红素水平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 何昕唐艳芳刘景艳刘智勇袁旭明谌承志彭一鸣刘伟王磊
- 关键词:冠心病血清胆红素
- 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在经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中应用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比较国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美国进口)在经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中应用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为PDA的206例患者,110例采用国产封堵器,96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分别进行PDA封堵术,对比两组的疗效、并发症和费用等情况。结果国产组109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9.1%),进口组95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9.0%)。两组PDA术前各项临床资料指标、手术和X线曝光时间、封堵成功率及住院天数、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PDA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压及心胸比率降低程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总费用国产组明显低于进口组。结论国产PDA封堵器与Amplatzer封堵器相比其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费用低,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 袁旭明王威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前后IL-10的变化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NSTE)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血清IL-10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25例、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65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40例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25例,正常对照组25例,查血清IL-10的浓度。随后ACS组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33例和PCI组32例,观察治疗前、术后d。及术后d1。血清IL-10的变化。【结果】按正常对照组、SA组、UA组及NSTEMI组排序,治疗前血清IL-10进行性升高[(1.79±0.42)VS(2.25±0.38)VS(4.14±0.84)VS(6.8±1.06)pg/mL];NSTEACS患者的血清IL-10经药物治疗后逐渐降低[(5.34±0.76)vs(5.04±0.81)VS(3.86±0.51)pg/mL,P〈0.05],而PCI组在术后d1迅速升高,随后明显下降[(5.21±0.82)vs(9.42±1.28)VS(2.31±0.47)pg/mL,P〈0.01],d10时PCI组的血清IL-10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2.31±0.47)VS(3.86±0.51)pg/mL,P〈0.01]。【结论】血清IL-10作为抗炎细胞因子,其升高和降低能一定程度上反映NSTEACS患者心肌缺血的程度;PCI能显著改善NSTEACS患者的心肌供血,并且在减轻近期冠脉血管局部炎症上较常规的药物治疗可能更加有效。
- 刘智勇袁旭明何昕
- 关键词:急性病血管成形术白细胞介素10
- 肾动脉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疗效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评价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疗效。方法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51例,均成功施行肾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定期门诊随访1年,测定血压、血生化,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及肾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支架置入后,高血压控制满意29%(15/51)、改善59%(30/51)、无效12%(6/51);12个月随访:高血压控制满意36%(18/51)、改善51%(26/51)、无效14%(7/51);复查肾动脉造影20例,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术后1周血肌酐由术前(120±50)μmol/L降至(91±22)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从(56±16)ml/min升至(72±14)ml/min,外周静脉血肾素从(2.1±0.8)nmol/L降至(1.5±0.6)nmol/L,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对高血压临床疗效肯定,并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 袁旭明谌承志何盺罗海波李沛刘智勇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肾素
-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再灌注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分析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再灌注的影响。【方法】62例STEMI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PCI基础上加盐酸替罗非班、对照组直接PCI,观察两组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术后90 min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回落幅度较对照组为大(67.03%vs 52.00%,P<0.01),肌酸激酶峰值浓度较对照组低[(1791.5±298.2)IU/L vs(2344.8±604.5)IU/L,P<0.05],术后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低(3.1%vs 20.0%,P<0.05),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无显著性差异(56.3%vs73.3%,P>0.05),围手术期出血并发症无显著差异(15.6%vs 6.7%,P>0.05)。【结论】STEMI行急诊PCI联合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心肌灌注,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无显著降低,安全性好。
- 何昕张翼罗海波袁旭明李沛刘智勇刘景艳
- 关键词:再灌注
- 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306例)和对照组(321例),收集临床资料并测定血清尿酸及其他生物化学指标,结合造影情况,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血尿酸水平(359.36±70.9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1.41±73.65)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尿酸水平也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618,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升高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49,95%CI:1.241~1.756;P=0.001)。结论本研究人群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心病发生及冠脉狭窄程度相关,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唐艳芳刘智勇刘景艳何昕袁旭明谌承志彭一鸣徐艳霞刘伟钟如意王磊
- 关键词:血尿酸冠心病
- 血栓通注射液可疑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一例
- 2022年
-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7岁,因“血压升高20余年,头昏、头痛1个月”于2022年3月19日入院。患者20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收缩压>190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前规律口服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及比索洛尔(5 mg,每日1次)降压,血压控制在150/80 mmHg左右.
- 贺婷袁旭明何昕
- 关键词:中药制剂血栓通注射液冠状动脉痉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