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宝军

作品数:126 被引量:447H指数:10
供职机构:开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临床医学研究计划基金唐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8篇细胞
  • 46篇血清
  • 39篇尘肺
  • 35篇煤工
  • 35篇煤工尘肺
  • 22篇白细胞
  • 19篇蛋白
  • 19篇患者血清
  • 18篇白细胞介素
  • 15篇尘肺患者
  • 14篇糖尿
  • 14篇糖尿病
  • 13篇煤工尘肺患者
  • 13篇免疫
  • 11篇矽肺
  • 11篇抗体
  • 9篇粒细胞
  • 8篇中性粒细胞
  • 8篇反应蛋白
  • 7篇肾病

机构

  • 68篇开滦总医院
  • 4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2篇开滦(集团)...
  • 12篇华北理工大学
  • 8篇华北煤炭医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 2篇唐山市传染病...
  • 2篇唐山市截瘫疗...
  • 1篇复旦大学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廊坊卫生职业...
  • 1篇玉田县医院
  • 1篇唐山市第九医...
  • 1篇唐山市协和医...

作者

  • 125篇袁宝军
  • 63篇邹吉敏
  • 43篇李超
  • 32篇王冬梅
  • 22篇张会芬
  • 22篇高利常
  • 21篇佟艳艳
  • 17篇王冬梅
  • 14篇杨宏秀
  • 13篇吴俊艳
  • 13篇刘丽
  • 11篇张淑青
  • 10篇李超
  • 7篇安新
  • 6篇王菊惠
  • 5篇刘志忠
  • 4篇周波
  • 4篇闫秀纵
  • 4篇吴寿岭
  • 4篇李宏芬

传媒

  • 15篇中国职业医学
  • 13篇中国煤炭工业...
  • 11篇中国工业医学...
  • 8篇职业与健康
  • 6篇中国实验诊断...
  • 4篇中华劳动卫生...
  • 4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华北煤炭医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河北医药
  • 3篇临床检验杂志
  • 3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天津医药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1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10篇2006
  • 7篇2005
1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壹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p53和Bcl-2水平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壹期煤工尘肺(CWP)患者血清肿瘤蛋白53(p53)、B淋巴细胞瘤-2蛋白(Bcl-2)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法检测88例壹期CWP患者(CWP组)、53例井下健康煤矿工人(接尘组)及35例井上健康工人(非接尘组)血清p53和Bcl-2水平。结果与非接尘组和接尘组比较,CWP组p53和Bcl-2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接尘组Bcl-2水平高于非接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CWP患者中>30年接尘时间组Bcl-2水平高于<20年接尘时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WP患者血清p53和Bcl-2水平呈轻度正相关(rs=0.263,P<0.05)。结论壹期CWP患者血清p53和Bcl-2水平升高与尘肺发生发展有关;Bcl-2水平改变可能与接尘时间有关。
袁宝军李超王冬梅崔晶晶高利常佟艳艳
关键词:煤工尘肺
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及相关炎性因子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CA)、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76例,依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CR)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N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NC组)。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检测ACA,免疫比浊法分析血清NGAL和hs-CRP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DM组NGAL,hs-CRP及ACA-IgM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EDN组NGAL,hs-CRP,ACA-IgG和ACA-Ig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N组NGAL,hs-CRP,ACA-IgG和ACAIg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DM组比较,EDN组NGAL和hs-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组NGAL,hs-CRP和ACA-Ig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EDN组比较,CN组NGAL和hs-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GAL,hs-CRP及ACA-IgA分别与ACR呈正相关(r=0.510,0.366,0.206,均P<0.01)。结论血清NGAL,hs-CRP和ACA-IgM可提示早期肾损害,NGAL,hs-CRP及ACA可作为DN病情进展过程中的监测指标。
杨宏秀刘丽张会芬袁宝军夏彦东
关键词: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糖尿病肾病
Ⅰ期尘肺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2p70、白细胞介素10和白细胞介素18含量的变化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在Ⅰ期尘肺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79例Ⅰ期尘肺患者(其中包括44例煤工尘肺患者和35例矽肺患者)、42例具有相同接尘史但未患尘肺的井下煤矿工人(接尘对照)及41例井上健康查体人员(正常对照)的血清IL-12、IL-12p70、IL-10和IL-18的含量。结果矽肺组IL-12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两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煤工尘肺组IL-12和IL-10水平虽高于两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组和矽肺组IL-12p70水平较两对照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IL-18水平在各组间无明显改变(P>0.05)。煤工尘肺Ⅰ期、矽肺Ⅰ期及其对应的Ⅰ期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和Ⅰ期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4项指标水平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煤工尘肺Ⅰ期和矽肺Ⅰ期患者不同接尘年限间比较,4项指标水平均未发现明显改变(P>0.05)。Ⅰ期尘肺患者血清IL-12、IL-12p70及IL-10三者之间呈正相关,而与IL-18均无相关性。结论Ⅰ期尘肺患者体内细胞因子网络紊乱可能与尘肺发病机制有关。
袁宝军王冬梅邹吉敏赵建宏
关键词:尘肺白细胞介素12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健康成人血清中C反应蛋白的分布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了解健康成人C反应蛋白(CRP)分布情况。方法采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对522例健康成人进行CRP定量测定。结果健康人群CRP呈偏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男性为3.210mg/L,女性为1.970mg/L,平均为2.455mg/L。男性高于女性,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23)。女性50岁以上组血清CRP浓度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8);30~39岁组男女健康人血清CRP浓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40)。结论健康人群CRP浓度分布具有性别和一定的年龄特征,应根据各自的特征建立参考值。
袁宝军张会芬邹吉敏王冬梅
关键词:C反应蛋白成年血清检查年龄
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患者血清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CTRP)1、CTRP5和CTRP7水平的变化,探讨各指标水平与C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开滦总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4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CAD组(200例)和非CAD组(47例),根据Gensini积分(GS积分)的中位数将CAD组分为轻度狭窄组(GS积分≤42,102例)和重度狭窄组(GS积分>42,98例)。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AD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TRP1、CTRP5和CTRP7对CAD的诊断效能。结果CAD组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明显高于非CAD组(P<0.05),重度狭窄组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RP1是C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CTRP1、CTRP5和CTRP7预测C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7、0.640和0.599,CTRP1的特异度较高(76.6%),CTRP5的灵敏度较高(81.0%)。结论CAD患者血清CTRP1、CTRP5和CTRP7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CAD严重程度有关,检测三者水平有助于CAD的筛查和病情评估。
杨宏秀袁宝军张菲菲刘丽佟艳艳张倩
关键词:冠心病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炎症及纤维化相关生物标志物分析
邹吉敏袁宝军王冬梅李超吴俊艳马毅华高利常佟艳艳张淑青安新朱秀萍
研究证实血清MMP-9、TIMP-9水平变化与尘肺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揭示IL-9和IL-18及其受体IL-18R在CWP发生发展过程中变化特点;证实MCP-1和sICAM-1参与了CWP炎症反应和肺纤维化的形成;探讨了细...
关键词:
关键词:尘肺矽肺职业病
煤工尘肺壹期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亚群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亚群在煤工尘肺(CWP)壹期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150例CWP壹期患者(CWP组)、50名与CWP组相同接尘条件的健康井下接尘矿工(接尘组)及50名非接尘井上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亚群水平。结果与接尘组比较,CWP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B细胞水平降低,CD19^(+)CD24^(int)CD38^(int)、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WP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4^(hi)CD38^(-)B细胞水平降低,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组外周血CD19^(+)CD24^(int)CD38^(int)、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WP组岩尘亚组患者外周血CD19^(+)CD24^(int)CD38^(int)、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水平高于煤尘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19^(+)CD24^(hi)CD38^(hi) B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可能与CWP患者肺部损伤程度有关,并参与CWP壹期发生发展过程。
李超袁宝军崔晶晶刘蕾宋晓颖
关键词:细胞亚群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Tcell,CD4+CD25+Treg)是一群表型和功能特异的T细胞,可抑制性调节CD4+或CD8+T细胞活化与增殖,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调控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1995年Sakaguchi等[1]首次报道了CD4+CD25+Treg,证实其抑制免疫反应,降低体外增殖能力,并通过下调外来或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水平来维持自身耐受,调节损伤性免疫病理和平衡。以往研究显示,CD4+CD25+Treg数量减少或功能性缺陷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展及机体内环境稳定密切相关[2,3]。
李超袁宝军
关键词:免疫学特性T细胞呼吸系统疾病
EBV病毒感染与肿瘤形成被引量:3
2007年
邹吉敏马立人袁宝军
关键词:EBV病毒病毒感染肿瘤形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IL-6及IL-8的动态观察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白细胞介素 6 (IL 6 )、白细胞介素 8(IL 8)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观察 2 6例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及 2 2例常规治疗的AMI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1、2、5、7、14天血清sICAM 1、sVCAM 1、IL 6、IL 8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间sICAM 1、sVCAM 1、IL 6、IL 8无差异 ,治疗后各指标变化趋势相似 ,但溶栓组sVCAM 1在治疗后第 5、7、14天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sICAM 1在第 5、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6在治疗后第 1、2、7天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IL 8在治疗后第 1、7天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sICAM 1、sVCAM 1、IL 6、IL 8均可作为溶栓监测指标 ,其动态改变及作用影响AMI的发生、发展变化。溶栓治疗可减轻AMI的病理损伤 ,缩短病程。
袁宝军邹吉敏安新王冬梅李超董爱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SICAM-1IL-6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