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媛

作品数:19 被引量:8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天文地球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软玉
  • 3篇矿物
  • 3篇矿物学
  • 3篇矿物学特征
  • 2篇地震
  • 2篇东昆仑
  • 2篇岩石
  • 2篇振动
  • 2篇石矿
  • 2篇水线
  • 2篇台风
  • 2篇钻孔应变
  • 2篇小波
  • 2篇小波分解
  • 2篇矿床
  • 2篇波分
  • 2篇成矿
  • 1篇等值线
  • 1篇等值线图
  • 1篇地开石

机构

  • 13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市地震局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作者

  • 18篇袁媛
  • 8篇廖宗廷
  • 7篇周征宇
  • 4篇马婷婷
  • 3篇尹京苑
  • 2篇许惠平
  • 2篇方国庆
  • 1篇支颖雪
  • 1篇史成宇
  • 1篇秦浩文
  • 1篇陈琼
  • 1篇赵俊娟
  • 1篇王丽
  • 1篇李斌
  • 1篇林梅
  • 1篇王小莉
  • 1篇章纯
  • 1篇赵永辉
  • 1篇周时强
  • 1篇熊里军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上海地质
  • 2篇宝石和宝石学...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铜业工程
  • 1篇同济教育研究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高教学刊
  • 1篇2010年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南隆起(九岭)多阶段构造演化的花岗岩记录被引量:11
2012年
以江南隆起九岭花岗岩体为研究对象,应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锆石U-Pb定年技术,得到该花岗岩侵入年龄为853~811Ma.自晋宁期以来,九岭地区依次经历了加里东、印支及燕山等多阶段构造演化.通过花岗岩地球化学及构造图解分析,可知江南隆起九岭多阶段构造演化环境各不相同.晋宁期(929-810 Ma)花岗岩体落入岛弧与碰撞的过渡环境;而加里东期(439-411 Ma)花岗岩体具板内汇聚环境特点;燕山期(158-118 Ma)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兼火山弧构造环境.
袁媛廖宗廷王超
关键词:花岗岩类U-PB定年构造环境
三种仿寿山“坑头冻”印材的宝石矿物学特征被引量:2
2012年
寿山水坑石十分稀罕且昂贵,"坑头冻"乃其典型品种。采用XRD,FTIR,ICP-MS,SEM等测试仪器对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仿寿山"坑头冻"的"青海白""丹东白""岩门晶"三种印材的矿物组成、化学成分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与寿山"坑头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坑头冻"由地开石组成,具特征的"萝卜丝纹",质量分数中较高的Fe可能由黄铁矿包裹体所致;"青海白"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膏,硬度较低;"丹东白"主要矿物组成为斜绿泥石,其灰蒙蒙状外观由墨绿色斑点状杂质所致;"岩门晶"主要由地开石组成,具较高质量分数的V,Cr元素可能是其总带有浅黄绿色调的原因。SEM的观察结果发现,"坑头冻"晶体的结晶程度好,呈假六方片状结构;"青海白"的板状石膏晶体粒度大、厚度大,堆积不紧密,易与其它三者区分;"丹东白"中的斜绿泥石片晶薄且堆积紧密,挠性发育,手感滑快;"岩门晶"与"坑头冻"的特征较为相似,但前者的结晶程度稍低。"坑头冻""青海白""丹东白""岩门晶"在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在颜色、光泽、密度、包裹体等方面存在的不少差异,可作为四者的鉴别特征。
陈琼周征宇姚春茂袁媛支颖雪
关键词:地开石
回顾与展望:软玉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软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自古以来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不懈的研究,期间大致可分为开创和萌芽、大发展、总结和探索三个时期。通过努力,在软玉文化、物质组分、物理性质、矿物学特征、岩石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对软玉研究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软玉矿床学、成玉机理和质量评价三个方面的研究还存在极大的不足,是下一阶段软玉研究的重点和突破口。
周征宇廖宗廷马婷婷袁媛
关键词:软玉矿床中国传统文化矿物学特征岩石学特征
青海软玉水线的物相分析和微观形貌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通过对青海软玉与其中的水线进行X粉晶衍射(XRD)、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分析结果表明:青海软玉中水线的主要矿物成分与主体是一致的,均为透闪石,且含量更高、结晶度更好。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水线与主体部分呈突变接触,水线中的透闪石晶体为细长纤维状,具有明显的定向性。较高的透闪石含量和定向紧密排列的显微纤维构造是造成水线透明度较高的主要原因,同时这种结构还使其韧性降低。
袁媛廖宗廷周征宇
关键词:软玉水线XRDSEM
佘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记录的台风扰动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对佘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在台风"浣熊"(Neoguri)和"海葵"(Haikui)经过期间所记录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连续频谱分析以及优势振动方向计算,监测到台风对近岸造成显著低频扰动,并分析了扰动信号在时间空间频率域的影响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扰动的激发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在台风发育过程中,覆盖周期为2—16分钟的3个频段能量呈现显著的上升—峰值—下降规律,且这种升降变化与台风中心到台站之间的距离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其中周期2—4分钟为扰动的优势频段,能量幅值则随周期的增大而不断减弱.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在两次台风逼近期间的优势振动方向均为160°左右.通过对比风速数据,结合海岸地形,认为风对陆地的作用并不是引起低频扰动的主要原因,更可能是台风以海浪为介质,通过不断与呈光滑凹形形态的杭州湾北部海岸线的反射作用,进而激发自由振荡频段的低频扰动信号.
袁媛方国庆尹京苑
关键词:钻孔应变台风小波分解
东昆仑三岔口软玉成矿机制及成矿物源分析被引量:15
2006年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床的成矿母岩主要为灰质白云岩,与新疆和田等著名软玉矿区的成矿母岩相比,该矿区软玉围岩贫Mg而富Ca,成矿Mg源相对不足而Ca强烈过剩。矿区出露的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辉长岩,软玉为灰质白云岩与基性辉长岩岩体接触交代的产物。通过对内外接触带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的分析,认为碳酸盐岩提供了软玉成矿所需的Ca,Mg及Fe2+,而火成岩体则提供了Si,Fe3+以及K,Na,Mn,Al,P等物质。
周征宇廖宗廷马婷婷袁媛
关键词:地球化学软玉
西太平洋台风对上海地区钻孔应变的低频扰动特征分析
2021年
基于上海佘山台四分量钻孔应变仪在6次西太平洋台风期间的观测记录,利用小波分解、优势振动方向等处理方法提取出台风所激发的显著低频扰动信号,并详细分析扰动信号在时频域及空间域的表现特性。结果显示:在低频区间,台风激发的扰动信号优势周期为2~4 min,信号能量随台风进程而变化,并主要与台风量级、台风中心的位置(海上或陆域)及其与台站间的距离有关。在台风中心不断逼近海岸时,佘山台4个分量记录的扰动信号均开始增强,但不同方向记录的信号强度存在较显著的差别,其中振动强度最大的方向(即优势振动方向)为160°,该方向与台站所处海岸线的走向密切相关。最后结合扰动信号的时频及空间响应特征,对比地表风速、海洋浮标记录后认为分量应变仪记录的低频扰动信号与近海浪高的相关性较好;综合信号的频谱特征,认为应变仪记录的台风扰动信号是由近岸浅海区域的海洋长重力波激发产生的。
袁媛韩娜娜
关键词:台风小波分解有效波高
纳米科技与矿床学研究被引量:10
2004年
本文对纳米科技的诞生和发展史作了简要综述 ,介绍了纳米级微粒所呈现的主要纳米效应。基于纳米科技的研究成果 ,对某些金属矿床的成因进行了新的探讨 ,对一些以纳米微粒形式存在或具有纳米结构的非传统矿床新类型作了简要描述。纳米科技的发展为矿床学研究开创了新的领域 ,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廖宗廷袁媛
关键词:矿床学矿床成因
基于海色遥感应用的MODIS数据预处理
2014年
较系统地介绍了从MODIS原始分发数据到海洋水色遥感反射率、离水辐射率等数据产品的产出过程;分析了各步骤原理,尤其针对标准大气校正算法无法计算出近岸二类水体离水辐射率问题提出邻近清洁水体外推混浊水体的思路;探索并改进了大气校正算法,计算出大部分近岸水体的离水辐射率数据。
袁媛许惠平
关键词:MODIS预处理大气校正
基于SST背景场的2016年中国台湾新北邻近海域6.2级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以2016年5月31日中国台湾新北海域M_S 6.2级地震为例,基于2013—2016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热红外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震中附近海域的历年同期SST月背景场和季背景场.应用小波变换和计算相对功率谱提取了震前海域的热红外异常特征,并对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随后,从海域地震特点、海域地震历年SST背景场同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海域地震热红外异常主要以连片状形式出现,增温异常大体上经历了无增温—微弱、分散增温—连片增温—增温幅度最大—消退几个阶段;震前6 d增温异常达到了最大范围和最大幅度,增温幅度最大值出现在热红外异常集中区域的边缘地区,在震后15 d内热红外增温异常现象逐渐消失;此外,热红外异常变化与区域的平均功率谱相对值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异常区域的最大平均谱值幅度达到12倍,也为后续利用卫星热红外异常来识别海域地震提供了参考依据.
袁媛尹京苑李成范宋阳周时强赵俊娟孙宪坤方国庆
关键词:热红外异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