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迎旗

作品数:182 被引量:1,169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8篇文化科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4篇教育
  • 72篇幼儿
  • 33篇教师
  • 26篇学前教育
  • 24篇儿童
  • 20篇幼儿教育
  • 17篇家庭
  • 16篇幼儿园教师
  • 11篇婴幼
  • 11篇婴幼儿
  • 11篇财政
  • 10篇家庭教育
  • 8篇幼儿教师
  • 8篇公民教育
  • 7篇社会
  • 7篇农村
  • 6篇政府
  • 6篇留守
  • 6篇课程
  • 5篇主义

机构

  • 177篇华中师范大学
  • 13篇北京师范大学
  • 8篇长沙师范学院
  • 8篇喀什大学
  • 4篇武汉大学
  • 4篇贵州师范学院
  • 3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淮南师范学院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滨海学院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作者

  • 181篇蔡迎旗
  • 10篇冯晓霞
  • 10篇唐克军
  • 9篇王佳悦
  • 8篇孟会君
  • 6篇海鹰
  • 4篇马丽娜
  • 3篇张娜
  • 3篇刘天娥
  • 3篇曹晓薇
  • 2篇沈娟
  • 2篇赵志敏
  • 2篇程丽
  • 2篇谢娜
  • 2篇何婷婷
  • 2篇杨杨
  • 2篇李丽
  • 2篇黎勇
  • 2篇朱美玲
  • 2篇陈敏

传媒

  • 27篇学前教育研究
  • 21篇早期教育(幼...
  • 20篇幼儿教育(教...
  • 19篇教育导刊(下...
  • 7篇教育研究与实...
  • 4篇外国教育研究
  • 4篇中国教育学刊
  • 4篇幼儿教育研究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3篇幼儿教育
  • 3篇教育与经济
  • 3篇幼儿教育(教...
  • 3篇教育学术月刊
  • 3篇当代教育论坛
  • 3篇成都师范学院...
  • 3篇教育参考
  • 2篇比较教育研究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当代青年研究
  • 2篇上海教育科研

年份

  • 12篇2023
  • 12篇2022
  • 9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10篇2018
  • 13篇2017
  • 18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4~6岁幼儿饮食偏好研究——以武汉市六所幼儿园为例
2019年
饮食偏好不仅直接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本研究对武汉市414名4~6岁幼儿的身体发育状况与饮食偏好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幼儿的饮食偏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生长发育状况;在幼儿最喜爱的食物上,家长与幼儿的选择不一致,在幼儿最讨厌的食物上,家长与幼儿的选择比较一致;幼儿最喜爱的口味是甜;幼儿对食物是否喜爱主要取决于食物的味道和是否易于吞咽;随年龄的增长,幼儿挑食偏食状况有所改善,吃零食行为逐渐趋于克制,食物选择逐渐理性。遗传因素、幼儿身心特点及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环境影响幼儿的饮食偏好.
刘庆蔡迎旗
澳大利亚积极教养项目运行模式及启示被引量:4
2020年
亲职教育是专门针对孩子的父母实施的教育,目的是更新父母的教养观念,提升父母的教养能力,从而提高家庭教养质量。澳大利亚积极教养项目(Triple P-Positive Parenting Program)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亲职教育项目之一,其以社会学习理论、亲子互动社会学习模型和公共卫生模型为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研发与完善系列亲职教育课程,开发五层级干预体系,并通过专业公司进行商业化推广,形成研发、评估、推广、实施和再研发的运行模式。积极教养项目坚持个性化设计,以儿童为本位,内容科学,实施主体多样,运作方式灵活,能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全方位提升孩子父母的养育能力。这也为我国开展亲职教育科学研究和项目开发、激发家长的教育潜能、筹集社会资源和构建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网络提供了借鉴。
蔡迎旗张春艳
关键词:亲职教育
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之道被引量:4
2015年
祖辈家长作为家园合作的重要伙伴,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在阐述“祖辈教育”利弊的基础上,分析了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在沟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幼儿教师与祖辈家长良好沟通的对策:尊重祖辈家长,学会换位思考;热爱幼儿,取得祖辈家长的信任;拓宽家园沟通的渠道:掌握并提高沟通技巧。
陈敏蔡迎旗
关键词:幼儿教师祖辈家长沟通
幼儿园在儿童保护中的缺位及其改进策略——基于三个幼儿园的典型案例分析
2017年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儿童享有受保护的权利,其四大责任主体分别为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构。然而,现实中,一些幼儿园未尽保护之力,甚至还出现虐待儿童事件。针对幼儿园在儿童保护中的缺位现象,研究者认为,可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尝试从观念影响力、制度约束力、儿童自我保护力、联合监管力等方面入手,真正将儿童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谢娜蔡迎旗
关键词:儿童保护儿童虐待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脉络与未来接续——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被引量:1
2022年
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框架,从教育扶贫与扶智的角度,回顾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发展,不仅是对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反贫困政策演进脉络的时代性总结,也是对我国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后,防止民族地区“返贫困”的一个深层次问题思考。自1984年我国正式提出“教育扶贫”的政策议题后,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反贫困政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体现了政策的存续和变迁,并历经四个历史阶段,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反贫困政策体系。21世纪20年代后,我国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未来接续要在立足于“防贫困”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质量和效益,落实“优质均衡”的学前教育质量政策;强调公平与正义,设计“差别原则”的经费投入政策;推进民主与法治,建构“良序善治”的体制政策。最终通过政策体系的协调与互动,共同推动学前教育“后普及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陈志其蔡迎旗
关键词:学前教育反贫困政策历史制度主义民族地区
美国佐治亚州政府对学前班项目资金的管理及其启示
2013年
美国佐治亚州政府对学前班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资金的管理,在申请资格审查、资金拨付、资金支出上报与审计、处罚等方面都有全面、严格的规定,伴有全程追踪。这种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将资金管理用于为保证教育高质量服务、全程追踪审计资金使用状况的管理特点,值得借鉴。
蔡迎旗袁文娣
关键词:学前班资金管理
“儿童的视角”下幼儿园班级角色区环境创设
2023年
角色区环境作为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幼儿的个别化学习和社会性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采用马赛克研究范式,并结合观察和访谈教师以探究“儿童的视角”下幼儿园班级角色区环境特征。研究揭示了“儿童的视角”下班级角色区环境的图景:材料应漂亮、丰富、可互动且有幼儿元素,主题应能体验社会情感并符合幼儿兴趣、贴近幼儿生活,空间布局应兼顾封闭与开放,环境布置应整洁、情境化、可互动,规则应生活化、直观化。因此,应注重材料的互动性、美感和数量,增加环境中的幼儿元素;重视角色区的社会情感体验和幼儿主体性彰显,关注幼儿经验和思维特点;空间布局要兼顾封闭和开放,注重环境布置的整洁、情境化。
唐锋胡媛蔡迎旗
关键词:环境创设
美国有特殊需要儿童玩具评估系统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帮助有特殊需要儿童选购合适的玩具,美国国家莱柯泰克中心设计了一个名为Ableplay的玩具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玩具调研、玩具评估、玩具产品述评报告三部分内容。该玩具评估系统在为有特殊需要儿童提供玩具选购参考信息的同时,还向公众宣传玩具的科学理念、为玩具生产商提供产品资讯服务和生产销售支持。该玩具评估系统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崔志月蔡迎旗
美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反贫困举措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4
2020年
教育脱贫是解决产生“贫困陷阱”多维性的根本之策,在学前教育阶段缩小儿童在起点上的差距,消除儿童贫困的代际传递,拒斥儿童贫困现象的蔓延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政策关切。美国政府通过出台专门法规,投入专项财政经费,实施精准支持计划,开展有效研究项目以及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等诸多教育改革举措有效改善了贫困儿童的成长轨迹。通过对美国历史上已经实施的学前教育改革举措进行成本与收益分析,发现有效的教育改革举措坚持了针对性、专业性、协调-合作性、补偿性、动态监控性等基本原则。基于美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反贫困举措的经验分析,我国在深度贫困区教育脱贫攻坚行动中可采取:设立教育优先区,促进深度贫困区学前教育优先发展;实施跨区域教育协作,保障贫困地区学前师资队伍质量;完善动态监测与问责机制,确保教育扶贫项目的成效得以有效落实。
陈志其蔡迎旗
关键词:学前教育改革反贫困
OECD国家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与启示被引量:2
2022年
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建设是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和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的关键支撑。OECD国家从扩总量、保存量、提质量三个方面协同推进高质量学前教师队伍建设。以提高学前教师职业吸引力、拓宽教师准入路径、吸纳男性教师加入为主要举措招聘新教师;以改善工资激励机制、优化工作条件、加强领导力为主要举措稳定教师队伍;以加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支持为关键策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改革思路是以社会舆论为突破口提升教师的社会荣誉感;以薪酬激励为着力点提升教师的职业获得感;以专业成长为落脚点提升教师的专业胜任感。借此经验,我国可从提升学前教师社会美誉度、改善学前教师工资待遇和促进学前教师专业发展三方面统筹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蔡迎旗胡马琳
关键词:OECD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