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建
-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症状人群左髂总静脉受压MSCT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人群左髂总静脉受压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无下肢静脉回流障碍症状患者的腹部MSCT资料,测量双侧髂总静脉及髂动脉的直径。统计学检验采用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19%(n=19)的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大于50%,52%(n=52)的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大于25%,平均受压程度为31.5%(8.3%~72.6%)。绝大多数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为右髂总动脉及腰椎共同压迫所致。患者年龄、髂动脉直径与左髂总静脉受压无明显相关性。女性患者左髂总静脉受压程度明显大于男性(女39.8±8.2%,男26.6±8.5%,t=2.30,P=0.005)。结论:在无症状人群中左髂总静脉受压是一种正常的解剖学变异,不应被认为是一种病理状态。
- 刘振生李澄王苇蔡玉建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
- 胆石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诊断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胆石性肠梗阻是由胆结石经胆囊十二指肠瘘或Addis括约肌进入胆道后引起肠道堵塞所致的肠梗阻,1654年由Bartholin首先报道。其发病率极低,在机械性肠梗阻中仅占1~4%,但是在65岁以上老年患者非绞窄性肠梗阻中发病率约为25%。笔者回顾性分析9例胆肠瘘合并胆石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罗志刚蔡玉建徐文娟王礼同李澄
- 关键词:胆结石胆肠瘘肠梗阻多层螺旋CT
-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腹内疝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腹内疝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12月,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或随访证实的27例腹内疝患者的横轴面CT及MPR表现,观察肠管异位分布及其占位效应,肠梗阻及其肠壁、系膜缺血征象,梗阻肠袢与邻近肠管、系膜的关系等。结果肠黏连束带疝13例,右侧十二指肠旁疝3例,盆腔内疝3例,盲肠周围疝3例,乙状结肠周围疝2例,小肠系膜疝1例,左结肠系膜裂孔疝1例,吻合口后方疝1例。疝内容物均为小肠及其系膜,疝入小肠袢呈肿块状、囊袋状、簇状。闭袢性小肠梗阻18例,小肠壁水肿增厚9例,其中小肠坏死5例,小肠穿孔1例;近端小肠梗阻15例;肠系膜静脉增粗、聚集,向疝口部位集中形成"缆绳征"17例。15例CT随访检查中7例闭袢性小肠梗阻或近端小肠梗阻加重,4例减轻,4例无明显变化。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较准确地诊断腹内疝,为手术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可作为腹内疝诊断及分型的首选影像检查手段。
- 王礼同蔡玉建李澄
- 重复二次空气灌肠治疗难复性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张靖博方锦山匡雄伟蔡玉建孙立功
- 关键词:空气灌肠小儿肠套叠疗效分析
- 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皮质前型、皮质后型、皮质下型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颅内外动脉狭窄的情况。结果 (1)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低于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混合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高于皮质前型、皮质后型及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两两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3个月后各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3)皮质前型及皮质后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心房颤动发生率高于皮质下型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4)皮质下型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率高于皮质后型(45.5%vs.15.4%,P<0.05)。结论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复杂,预后较好,诊断主要依靠CT或MRI;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发病年龄小于皮质型患者;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分水岭脑梗死的重要病理基础。
- 唐铁钰刘一辉蔡玉建符长标张新江
- 关键词:脑梗死大脑中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障碍
- 急性期脑梗死MR扩散峰度成像的初步应用
- 目的:探讨MR扩散峰度成像(DKI)相关参数在急性期(6~24小时)脑梗死的变化.方法:对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常规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KI扫描,经后处理分别得到ADC及DKI相关参数图.分析比较各DKI相关参数...
- 蔡玉建周长武陈红栓王苇
- 关键词:脑梗死磁共振成像
- 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 目的 探讨MRI及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MRI表现.对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MRV检查,4例行GD—DTPA增强扫描.结果 MR...
- 杜芳李澄蔡玉建薛贞龙何玲颜虹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静脉成像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MSCT血管成像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CTA征象及其对SISMAD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SISMAD患者横轴面及后处理CT图像,观察破裂口、真假双腔、剥离内膜片、累及范围、分支是否受累、假腔内有无血栓形成、夹层动脉是否瘤样扩张或真腔狭窄、肠管有无缺血、有无肠系膜水肿等,并根据Sakamoto分型方法对SISMAD进行分型。结果:所有病例的CTA图像清晰,能清楚地显示SISMAD破裂口、真假双腔、剥离内膜片及累及范围等。SakamotoⅠ型12例,假腔近端及远端各有1处破裂口,假腔内充盈对比剂,3例假腔内部分血栓形成,真假腔之间为线样剥离内膜片;SakamotoⅡ型2例,假腔仅有一处近端破裂口,1例假腔内血栓形成,对比剂仅在破裂口处呈杵状充盈;SakamotoⅢ型3例,内膜溃疡样破裂口,对比剂呈结节状充盈,由真腔突入假腔,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偏心性狭窄;SakamotoⅣ型3例,假腔内完全由血栓占据,真腔狭窄。MPR、CPR显示真假双腔及剥离内膜片各16例、夹层动脉瘤样扩张13例、假腔内血栓形成10例;MIP、VR显示真假双腔及剥离内膜片各12例,夹层动脉瘤样扩张11例,真腔狭窄9例。结论:CTA能直观地显示SISMAD,可作为诊断及随访本病的无创、快速、准确的检查方法。
- 王礼同李澄蔡玉建
-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肠系膜上动脉血管成像X线计算机
- 联合应用磁共振3D-FIESTA和3D-TOF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评价磁共振3D-FIESTA联合3D-TOF序列对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53例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由两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对3D-FIESTA与3D-TOF序列原始和重组图像进行诊断分析,判断三叉神经桥前池段和邻近血管的关系,并与临床症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所有病例中检出三叉神经桥前池段与邻近血管间存在接触或压迫关系的共有40侧,其中症状侧38例,非症状侧2例;神经血管间存在可能接触的有17侧,其中症状侧11例,非症状侧6例;神经血管无接触的有49侧,其中症状侧4例,非症状侧45例。联合应用3D-FIESTA和3D-TOF序列诊断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症状侧与非症状侧检查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联合应用磁共振3D-FIESTA和3D-TOF序列有利于提高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的检出率,可以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案制定及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参考。
- 杜芳李澄蔡玉建薛贞龙
-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血管压迫
- 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CWI)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 检查证实的急性分水岭脑梗死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皮质型及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及颅内外动脉狭窄...
- 唐铁钰刘一辉蔡玉建符长标张新江
- 关键词:分水岭脑梗死大脑中动脉栓塞血流动力学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