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烽

作品数:9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电解质
  • 4篇离子
  • 4篇聚合物电解
  • 4篇聚合物电解质
  • 3篇电导
  • 3篇电导率
  • 3篇凝胶聚合物电...
  • 3篇离子电导率
  • 2篇氧化乙烯
  • 2篇乙烯
  • 2篇乙酰
  • 2篇离子液
  • 2篇离子液体
  • 2篇聚氧
  • 2篇聚氧化乙烯
  • 2篇交联
  • 2篇交联型
  • 1篇电池
  • 1篇丁基
  • 1篇动力学

机构

  • 9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9篇蔡烽
  • 8篇左翔
  • 8篇杨晖
  • 5篇刘晓敏
  • 4篇王龙
  • 2篇沈晓冬
  • 2篇姜晓萍
  • 2篇翟玮
  • 1篇石玉军
  • 1篇严鹏
  • 1篇胡鑫
  • 1篇蒋裕丰
  • 1篇曹冬梅

传媒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电源技术
  • 1篇功能材料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精细化工
  • 1篇中国腐蚀与防...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新型物理交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6
2013年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为单体,三乙二醇二甲醚(TEGDME)为增塑剂,与锂盐(高氯酸锂,LiClO4)和光引发剂(安息香二甲醚,DMPA)复合制成光敏体系,经紫外(UV)固化得到物理交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GPE)薄膜.用红外(IR)光谱、差热分析(DSC)、拉伸测试和交流阻抗(AC)等方法对聚合物基体和电解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共聚物P(MPEGM-co-HPEGM)中HPEGM含量为50%(w)时,十六烷基链段(C16)在聚氧化乙烯(PEO)链段静电斥力的作用下发生聚集,自组装形成了物理交联,提高了共聚物的空间稳定性;温度和电解质中各组分的含量对电导率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性能较好的电解质在30°C时电导率可达8.7×10-4S·cm-1;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得该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为0-4.5V(vsLi/Li+),可以满足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要求;组装成的LiFePO4/GPE/Li电池,在30°C时以0.1C和0.2C倍率进行充放电测试,首次放电容量分别为154.7和148.0mAh·g-1.
左翔蔡烽刘晓敏杨晖沈晓冬
关键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增塑剂
离子液体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为具有良好可塑性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一直是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研究重点.但是长期的研究并没有使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导率得到明显提高.室温离子液体(即低温熔融盐)在室温下为液态,完全由离子构成,具有较高的离...
王龙翟伟左翔蔡烽刘晓敏杨晖
三(甲氧基聚乙二醇)-铝酯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为单体,三(甲氧基聚乙二醇)-铝酯(MPEG-Al酯)为增塑剂,锂盐为高氯酸锂(LiClO4),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电解质P(MPEGM-HPEGM)/MPEG-Al。用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和交流阻抗等方法对聚合物及电解质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MPEGM和HPEGM共聚生成P(MPEGM-coHPEGM);聚合物中聚氧化乙烯(PEO)链段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离子传输;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电化学稳定性;以MPEG7-Al为增塑剂,当m(MPEGM)∶m(HPEGM)∶m(MPEG7-Al)=4∶1∶5,n(Li+)∶n(EO)=1∶20时,30℃下,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最高达到0.43×10-3S/cm;离子迁移数达到0.3;电化学窗口为4.8V。
蔡烽左翔王龙翟玮刘晓敏杨晖石玉军
关键词:离子电导率
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复合聚氧化乙烯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及研究
2015年
以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和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为单体,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为增塑剂,高氯酸锂(LiClO4)作锂盐,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凝胶聚合物电解质(PGE)。用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和交流阻抗(AC)等方法对聚合物电解质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测试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聚合物基体起到了很好的增塑作用,促进了聚氧化乙烯(PEO)链段的运动,有利于离子传输;当m(HPEGM)∶m(MPEGM)∶m(BmimBF4)=1∶4∶10,n(Li+)∶n(EO)=1∶20时,30℃下,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可达1.10×10-3 S/cm;聚合物电解质膜显示出优良的热稳定性;电化学窗口达4.6V。
王龙翟玮蔡烽严鹏刘晓敏杨晖
关键词: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离子液体离子电导率
新型含长链烷基苯并三唑缓蚀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以4种不同碳链长度的烷基硫醇、氯乙酸钠和苯并三唑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1-(2'-烷硫基乙酰基)-苯并三唑缓蚀剂。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评价了这4种苯并三唑衍生物对Cu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同时对缓蚀剂分子在Cu表面的吸附规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苯并三唑衍生物是一类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其在Cu表面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当用量为150 mg·kg^(-1)时,缓蚀率可达到94.6%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能。
左翔蒋裕丰迟挺胡鑫曹冬梅蔡烽
关键词:CU缓蚀剂
六氟磷酸锂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六氟磷酸锂(LiPF6)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其动力学研究对锂离子电池的失控模拟及安全性能预测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LiPF6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分解动力学,采用热重分析法(TGA)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在线联用对LiPF6的热性质和气体逸出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表征,同时找出LiPF6分解动力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LiPF6的热分解反应遵循二维相界移动模型,热分解活化能为98 kJ/mol。
姜晓萍左翔蔡烽杨晖
关键词:热分解六氟磷酸锂动力学活化能
物理交联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因为具有良好可塑性和安全性,成为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课题组曾提出一种新型的固体电解质聚合物基体: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单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两者的无规...
蔡烽王龙翟伟左翔杨晖
文献传递
新型甲基丙烯酸酯类接枝共聚物电解质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MPEGM)和十六烷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HPEG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溶液聚合法制备无规接枝共聚物P(MPEGM-HPEGM),并以此共聚物为基体混合锂盐(LiClO4)制备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用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和交流阻抗(EIS)等方法对聚合物和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PEGM和HPEGM共聚生成P(MPEGM-HPEGM);聚合物中聚氧化乙烯(PEO)链段的运动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离子传输;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达到4.5 V;在30℃时,当MPEGM与HPEGM的质量比为80∶20,锂盐与氧化乙烯(EO)的摩尔比为1∶20时,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达到最高7.6×10-5S/cm;离子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电导率-温度的关系符合VTF方程。
左翔蔡烽刘晓敏杨晖沈晓冬
关键词:接枝共聚物聚氧化乙烯离子电导率
催化氢化法合成4-乙酰氧基苯乙烯
2011年
以4-羟基苯乙酮为原料,经乙酰化、催化氢化和脱水反应,合成了化合物4-乙酰氧基苯乙烯,总收率为68.5%。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对中间产物以及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重点探讨和优化了催化氢化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占4-乙酰氧基苯乙酮质量10%的Raney-Ni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80℃、压力3 MPa、搅拌速度600 r/min、无水乙醇(每克4-乙酰氧基苯乙酮用4 mL无水乙醇)为溶剂的条件下进行催化氢化反应,4-乙酰氧基苯乙醇的收率可达83.1%;脱水反应采用全氟磺酸树脂作催化剂,4-乙酰氧基苯乙烯收率达85.0%。
姜晓萍左翔蔡烽杨晖
关键词:催化氢化脱水反应精细化工中间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