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蒲志超

作品数:15 被引量:121H指数:7
供职机构: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骨折
  • 3篇内固定
  • 2篇形态发生蛋白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
  • 2篇引流
  • 2篇髓内
  • 2篇椎体
  • 2篇疗效
  • 2篇基质干细胞
  • 2篇骨髓基质
  • 2篇骨髓基质干细...
  • 2篇骨形态
  • 2篇骨形态发生蛋...
  • 2篇股骨
  • 2篇负压
  • 2篇干细胞
  • 2篇PFNA
  • 1篇蛋白
  • 1篇多态

机构

  • 7篇武警广东省总...
  • 4篇武警广东总队...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作者

  • 13篇蒲志超
  • 12篇谢伟勇
  • 6篇何灿杰
  • 4篇王延斌
  • 3篇薛剑
  • 2篇王延斌
  • 2篇黄坤炳
  • 2篇黄富荣
  • 2篇郭仰韩
  • 2篇徐正奎
  • 1篇吴增晖
  • 1篇夏虹
  • 1篇艾福志
  • 1篇尹庆水
  • 1篇杨进城
  • 1篇陈西政
  • 1篇马向阳
  • 1篇王建华
  • 1篇阮小平
  • 1篇黄富荣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正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武警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MP4基因多态性与儿童骨密度关系被引量:1
2013年
儿童时期骨骼的生长与发育对于儿童未来的成长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体现骨骼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与骨折风险明显相关。
谢伟勇蒲志超王延斌徐正奎郭仰韩
关键词:中国儿童基因多态性
两种支撑体在脊髓型颈椎病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中应用的效果对比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比较钛网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在颈椎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前路钛板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恢复维持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融合率、沉降率的差异。方法 75例确诊为两个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40例行钛网支撑体植骨,35例行n-HA/PA66颈椎支撑体植骨,均行椎前钉板系统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JOA评分、颈椎曲度变化、融合节段椎间高度及植骨融合情况。分别摄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9个月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测量融合节段Cobb角、C2~7Cobb角、D值评价颈椎的曲度,同时测量融合节段椎体前缘高度(HAB)、后缘高度(HPB)评价支撑体融合沉降情况,对各参数不同时期间差值分别行组间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与术前D值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6、9个月融合节段前后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6、9个月沉降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钛网组明显存在早期沉陷,影响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结论 n-HA/PA66颈椎支撑体相对于钛网支撑植骨具有提高融合率、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有效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高度,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支撑体植骨材料。
蒲志超马向阳杨进城夏虹吴增晖尹庆水艾福志王建华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钛网前路植骨融合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急诊治疗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患者1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报道下肢皮肤脱套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全厚皮片原位回植加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下肢皮肤脱套伤。结果术后回植皮片成活率98%,伤肢的色泽、外形、功能恢复满意,感觉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全厚皮片原位回植加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脱套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蒲志超谢伟勇黄富荣何灿杰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引流皮肤脱套伤全厚皮片
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联合GSS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畸形16例被引量:1
2013年
先天性脊柱侧凸是由于椎体发育缺陷导致的脊柱畸形,分为椎体形成障碍、椎体分节不良和混合型3型.其中,半椎体是先天性脊柱侧凸的最常见原因[1],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半椎体有完全分节和部分分节半椎体,非手术治疗方式常无效.我科自2007-05至2012-03采用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general spine system,GSS)矫正内固定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6例,矫形效果良好.
王延斌蒲志超谢伟勇
关键词:先天性脊柱侧凸半椎体切除
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骨折采用Tile分型:B1型2例,B2型4例,B3型5例;C1型6例,C2型3例,C3型3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njuryseverityscore,ISS)≥25分,平均34.5分。23例患者来院后立刻限制性容量复苏,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80.90mmHg水平,随即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控制骨盆出血,术后持续复苏,患者生理状况允许后,按计划进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成功救治19例,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OF),1例死于肺动脉栓塞。19例成功救治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按Matta标准评定疗效:优9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8.9%。结论: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应用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救治,可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整体疗效,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王延斌蒲志超谢伟勇何灿杰吴润宝
关键词:骨盆骨折损伤控制骨科救治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早期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比较早期前后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治疗的76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从复位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神经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病例病椎高度均得到较好恢复,脊柱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脊柱稳定性得到较好重建,脊髓功能恢复良好;后路手术平均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结论】前后路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氏角、脊髓功能的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后路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较简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多数早期骨折病例经过后路手术均可达到满意疗效。
王延斌谢伟勇蒲志超黄富荣何灿杰陈西政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术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5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26例,男21例,女5例。年龄19~56岁,中位数36岁。左侧15例,右侧11例。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性骨折21例。按照Schatzker分型:Ⅱ型3例,Ⅲ型2例,Ⅳ型5例,Ⅴ型10例,Ⅵ型6例。合并伤: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3例,前交叉韧带损伤2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2例,腘动脉损伤1例。26例患肢均肿胀明显,皮肤张力高,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表现出与损伤程度不符的剧烈疼痛,两点分辨觉减弱,其中21例足趾被动牵拉疼痛,3例患肢出现张力性水疱,19例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1例足背动脉未扪及,23例患肢血氧饱和度较健侧不同程度降低。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中位数12个月。15例切口二期直接拉拢缝合,11例缩小创面后取中厚皮片植皮。2例胫骨平台关节面塌陷未能恢复者,二期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针道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疗后继续用外固定支架,拆除外固定支架后切口愈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10个月,中位数7个月。按照Merchan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8例,良5例,可3例。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保证创面的充分引流,加速术后患肢肿胀的消退,改善局部微循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外固定支架能迅速有效地稳定骨折,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软组织的干扰,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相对简单、有效、值得推广的方法。
蒲志超谢伟勇何灿杰黄富荣吴润宝
关键词:筋膜间隔综合征负压伤口疗法
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在犬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后的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携带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腺病毒构建方法以及其在犬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腺病毒表达系统体外构建携带BMP-7腺病毒的载体,转染人胚肾293细胞进行同源重组,利用BMP-7重组腺病毒转染犬骨髓基质干细胞,然后采用RT-PCR法检测BMP-7基因的表达。结果经过酶切鉴定证明获得了BMP-7转移质粒穿梭载体pTrack-BMP-7和BMP17重组腺病毒基因组,并包装出重组腺病毒,病毒滴度为3.6×10^(12)VP/ml。RT-PCR证明BMP-7在重组腺病毒转染后的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得到了表达,转染效率约98%。结论 BMP-7重组腺病毒的成功构建与成功转染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及其高效表达,为骨缺损与骨不连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蒲志超谢伟勇张兴世何灿杰黄富荣阮小平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骨髓基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基因转染技术正积极地应用于组织再生治疗之中,研究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7具有骨诱导特性,可以有效促进成骨细胞的发育以及新骨的形成。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羊骨髓基质干细胞,利用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Adeno-BMP7)对第2代骨髓基质干细胞进行基因转染,透射电镜观察转染后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Von Kossa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态情况。取转染后第3天及相应未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制备珊瑚-细胞复合物,于裸鼠脊柱两侧背部皮下注射4周和8周后进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测。结果与结论:体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可见Adeno-BMP7基因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存在活跃的物质合成代谢;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不会对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细胞周期产生明显影响;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存在骨形态发生蛋白7蛋白的表达;Von Kossa染色可见转染Adeno-BMP7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成较大的钙结节。经裸鼠皮下回植实验发现,Adeno-BMP7转染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成骨能力和成骨质量明显提高。以上结果表明经Adeno-BMP7转染可以有效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蒲志超谢伟勇王延斌薛剑张兴世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7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基质干细胞
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20年
目的探讨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3例,按手术入路分为Wiltse肌间隙入路组(A组,28例)和传统后正中入路组(B组,26例)。患者Frankel分级为E级,无需椎管减压和植骨融合。A组采用Wiltse肌间隙入路手术,B组采用传统后路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测量伤椎体前缘高度与Cobb角,并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等指标A组均优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术后1月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置钉方便,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对椎旁肌影响小,减轻术后腰痛程度,缩短康复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蒲志超黄坤炳薛剑谢伟勇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伤椎置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