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金泉

作品数:16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珠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脑出血
  • 6篇高血压
  • 6篇出血
  • 5篇颅脑
  • 5篇高血压脑出血
  • 4篇手术
  • 4篇外伤
  • 4篇颅脑损伤
  • 4篇颅内
  • 4篇脑损伤
  • 3篇血肿
  • 3篇手术治疗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脑外伤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入路
  • 2篇术后

机构

  • 16篇遵义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蒋金泉
  • 14篇郭建杰
  • 9篇沈礼芹
  • 7篇何金定
  • 4篇赵海林
  • 3篇魏璐城
  • 1篇李继中
  • 1篇郑伟
  • 1篇李卫贤
  • 1篇丁俊
  • 1篇杨林
  • 1篇江山岳
  • 1篇黄文华
  • 1篇何健垣
  • 1篇肖金红

传媒

  • 3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超早期(≤7 h)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28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行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结果血肿完全清除5例,大部分清除23例。术后再出血2例,1例出血量3 ml,1例出血量5 ml,均保守治疗。术后死亡1例。术后6个月,随访到的27例患者,预后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4例,Ⅱ级9例,Ⅲ级8例,Ⅳ级4例,Ⅴ级2例。结论对合理选择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采取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手术创伤小,血肿清除彻底,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满意。
蒋金泉郭建杰何金定沈礼琴赵海林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小脑手术治疗
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优劣差异。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死亡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1例死亡,死亡率2.0%,对照组5例死亡,死亡率10.0%,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等临床指标。
魏璐城蒋金泉
关键词:骨瓣开颅脑出血
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02例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患者,治疗组56例采用扩大翼点手术入路,对照组46例采用常规去骨瓣开颅,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4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有效2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60.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重度脑水肿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是治疗对冲性侧裂区脑挫裂伤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可降低术后脑梗死及重度脑水肿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沈礼芹蒋金泉郭建杰魏璐城赵海林
关键词:扩大翼点入路
手术干预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预后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半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疗效。结果: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治疗有效率32.1%,死亡率62.5%。年龄,脑损伤类型,手术减压时间等因素均与手术疗效相关。结论:双侧瞳孔散大的外伤性脑疝手术结果与多种因素有关,它们之间并非互相独立而是彼此影响。年龄,脑损伤类型,手术减压时间是重要的预后因素。
沈礼芹蒋金泉郭建杰
关键词:瞳孔散大脑疝手术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对134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情况进行探讨研究,进而总结出一套较为合适的救治方案。方法对本组134例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以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组的76例患者中存活55例占手术组的72.4%,死亡21例占27.6%;非手术组的58例患者中存活43例占非手术组的74.1%,死亡15例占25.9%。结论早期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救治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疗效的关键。
魏璐城李卫贤蒋金泉郑伟黄文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急性弥漫性脑肿胀
脑挫裂伤后脑组织中AQP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人脑创伤后挫裂伤脑组织中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脑水肿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2 h~5 d手术时取挫裂伤脑组织和非功能区正常脑叶(脑减压)组织(3例,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标本中AQP4,同时观察血脑屏障(BBB)指数及脑水肿的变化。结果颅脑损伤后2 h~5 d,脑挫裂伤区域脑水肿进行性加重,AQP4表达进行性升高,伤后24~72 h达高峰,二者呈正相关(P<0.05);正常脑叶组织中AQP4表达较挫裂伤区各时点均低(P均<0.05);伤后2~24 h AQP4表达与BBB指数呈正相关(P<0.05),余时点无相关性。结论颅脑外伤后脑挫裂伤组织AQP4表达上调,AQP4可能参与其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沈礼芹蒋金泉郭建杰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脑水肿
持续颅内压监测和纳络酮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 分析持续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术后早期颅内压的监测作用,并评价纳络酮对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6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纳络酮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于术后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并评价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分析纳络酮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颅内压的改变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颅内压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治疗组颅内压水平及脑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纳络酮能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沈礼芹蒋金泉郭建杰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颅内压监测纳络酮
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5-07—2012-06我院收治63例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颅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微创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中时间分别为(0.7±0.4)h、(1.7±0.5)h,开颅组分别为(1.8±0.5)h、(3.1±0.7)h,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7.8)mL、(87±10.2)mL,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GOS≥4分比例为46.9%(15/32),开颅组为32.3%(10/3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入院至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蒋金泉何金定郭建杰赵海林沈礼琴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丘脑出血神经外科手术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感染救治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体会,旨在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法对2007年1月~2009年6月在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58例,早期给予气管切开、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同时使用痰热清注射液,并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体温明显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治疗前后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为84.48%。结论早期气管切开、纤支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同时配合痰热清注射液的救治方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有效控制肺部感染,避免由于缺氧导致的继发性损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郭建杰蒋金泉沈礼芹何金定
关键词: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痰热清注射液气管切开
纳络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纳络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Ⅰ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Ⅱ组患者在Ⅰ组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Ⅲ组患者在Ⅰ组患者的基础上加用甲氯芬酯治疗,Ⅳ组患者在Ⅰ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纳络酮和甲氯芬酯治疗。观察4组患者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Ⅳ组患者与Ⅰ组、Ⅱ组、Ⅲ组患者相比,患者疗效和预后更好,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Ⅱ组与Ⅲ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络酮联合甲氯芬酯治疗重度颅脑外伤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郭建杰蒋金泉沈礼芹何金定
关键词:纳络酮甲氯芬酯重度颅脑外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