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逸

作品数:6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农业
  • 3篇银行
  • 3篇金融
  • 2篇道德风险
  • 2篇订单农业
  • 2篇信贷
  • 2篇信用
  • 2篇商品契约
  • 2篇商业信用
  • 1篇代理
  • 1篇代理模型
  • 1篇担保
  • 1篇信息不对称
  • 1篇信用担保
  • 1篇银行信贷
  • 1篇中国农业
  • 1篇中国农业银行
  • 1篇中介
  • 1篇中介理论
  • 1篇融资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蒋逸
  • 3篇马九杰
  • 2篇关伟
  • 1篇周向阳
  • 1篇朱乾宇
  • 1篇张永升

传媒

  • 1篇银行家
  • 1篇东岳论丛
  • 1篇金融理论与实...
  • 1篇中国物价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农村金融研究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土地流转、财产权信托与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龙江银行“五里明模式”剖析被引量:20
2011年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金融的支持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农业固有的高风险、低收益等特征与金融资本追求利润、规避风险的属性相矛盾,这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向农村地区提供金融支持。只有通过金融服务创新缓解上述矛盾,才能促使金融机构可持续地为农业提供大规模的金融服务。
马九杰周向阳蒋逸张永升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土地流转金融创新财产权金融服务创新银行
商业信用、生产规模与订单农业的履约率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通过建立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农户的决策行为,证明企业在订单农业的基础上为订单农户提供商业信用,提高农户的生产规模,可以有效缓解企业的委托代理风险。从而,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与要素契约相比,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商品契约同样可以在农业生产中稳定地实施。
蒋逸
关键词:订单农业商业信用商品契约道德风险
产业组织形态、商业信用与农户融资困境的缓解——基于四川省生猪产业的三个典型案例被引量:14
2014年
由于交易成本高,缺乏抵押和担保,银行等金融机构无法对分散且规模微小的家庭农户提供生产性贷款服务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商业信用作为内生于市场交易的信用形式,能够适应各类市场的微观结构,成为农户获得外部融资的一种工具。那么商业信用能否成为传递银行信用的有效载体,从而更大程度地缓解农户融资困境,自然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四川省生猪产业中三种不同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结合的三个案例,揭示了在不同的产业组织形态下,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的结合能够缓解不同规模农户的信贷约束。具体而言,银行信贷可以通过"核心企业反担保+金融机构为中间商提供信贷+中间商对农户赊销"、"第三方担保机构提供担保+金融机构对企业授信+企业对合作社社员赊销"和"企业为农户担保+金融机构对农户授信"三种模式与商业信用结合从而将金融资源配置给各类生产规模的农户。
蒋逸马九杰
关键词:银行信贷商业信用产业组织形态生猪产业信用担保农业合作社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解释与中国现实被引量:2
2014年
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在国内飞速发展,但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却非常薄弱。同时,相较于互联网技术更发达的美国,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诞生更晚,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对已有金融体系的冲击却比美国显著得多。尝试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用已有的金融学理论来解释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意义和根据,并从制度红利的角度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内涵。
关伟蒋逸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中介理论
贸易信贷可以提高商品契约的稳定性吗?——一个订单农业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委托-代理模型
2014年
订单农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一直备受推崇,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契约关系并不稳定,违约率极高。实践表明,在订单交易的基础上附加贸易信贷可以大大降低农户的道德风险,从而提高契约的稳定性。本文通过构建委托-代理模型分析农户的决策行为,证明企业在订单农业的基础上为订单农户提供贸易信贷、扩大农户产量,可以有效缓解"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提高商品契约的稳定性。
关伟蒋逸
关键词:订单农业贸易信贷商品契约道德风险
农村小城镇建设与农行县城规模化融资服务战略——以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为例
2012年
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是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重点,小城镇建设也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小城镇发展的推进,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将得到提升,尤其随着优势产业、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农村人口将向小城镇集中,这为县域金融业的发展和县域金融创新提供了契机。农业银行发挥大型银行在规模化融资方面具有的天然优势,为农村小城镇建设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模化金融服务是一种必然的战略选择。
马九杰朱乾宇蒋逸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国农业银行县域金融市场规模化县城融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