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路云

作品数:65 被引量:283H指数: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16篇鼻炎
  • 12篇变应性
  • 12篇变应性鼻炎
  • 11篇疗效
  • 10篇中医
  • 7篇中药
  • 7篇下鼻
  • 7篇下鼻甲
  • 7篇割治
  • 7篇鼻甲
  • 6篇内镜
  • 6篇鼻内
  • 5篇鼻内镜
  • 5篇鼻窦
  • 5篇鼻窦炎
  • 4篇地奈德
  • 4篇黏膜
  • 4篇细胞
  • 4篇耳聋
  • 4篇耳鸣

机构

  • 52篇成都中医药大...
  • 3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1篇四川省中西医...
  • 6篇达州市中心医...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成都市新都区...
  • 2篇成都市新都区...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深圳市儿童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作者

  • 63篇蒋路云
  • 21篇谢艳
  • 20篇张勤修
  • 18篇刘洋
  • 8篇傅黎
  • 7篇吴小娟
  • 6篇谢慧
  • 6篇李昕蓉
  • 6篇黄河银
  • 5篇熊大经
  • 3篇周立
  • 2篇钟娟
  • 2篇李平
  • 2篇涂恩毅
  • 2篇李家容
  • 2篇钟娟
  • 2篇李涛
  • 1篇姚红兵
  • 1篇刘辉
  • 1篇吴小娟

传媒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吉林医学
  • 3篇山东大学耳鼻...
  • 3篇成都医学院学...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医眼耳鼻喉...
  • 1篇医学新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华西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光明中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13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06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熊大经教授以“气血双向调节”理论防治过敏性鼻炎经验介绍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主要从"气血与脏腑的双向辨证关系""气血对疾病发展的双向影响"以及"通过气血双向调节增加临床疗效"3个层次,对熊大经教授"气血双向调节理论"防治过敏性鼻炎的诊疗理念及临床经验进行了多方位介绍。
谢艳刘小刚刘洋蒋路云张锴
关键词:过敏性鼻炎名医经验
变应性鼻炎患者心理特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21年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大多数AR患者可能需要长期用药,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后可发展为鼻息肉,导致疗效更差,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已知AR可导致多种精神及心理紊乱,如抑郁、焦虑、躯体化和睡眠障碍等,甚至可能是自杀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AR的治疗指南中尚无心理相关的诊断及治疗。该文就AR所导致的心理相关问题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心理干预治疗的必要性做一综述。
叶远航向浏岚罗富锟陈源张世鹏蒋路云李昕蓉刘洋
关键词:心理学抑郁
从“感觉神经肽P物质-肥大细胞”联动变化探究穴位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揭示神经肽P物质(SP)与肥大细胞(MC)的联动变化关系,阐释穴位埋线调节变应性鼻炎(AR)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方法选取小鼠肥大细胞P815(MCp815)行体外培养,采用SP进行浓度升阶梯干预,初始质量浓度选取0.1 nmol/L,以3为基准倍数,逐渐升高干预质量浓度即0.3、0.9、1968.3 nmol/L。每种干预质量浓度同时设置3个培养基,采用CCK-8法检测MCp815增殖倍数,计算3个培养基的增殖倍数均值。结果SP干预质量浓度与MCp815增殖倍数呈正相关,即SP质量浓度越高,MCp815增殖倍数均值越大,且在低倍质量浓度(0.1、0.3、0.9 nmol/L)时增殖速度最快,进入2.7 nmol/L质量浓度后曲线上升率变缓;高倍质量浓度虽也呈现上升态势,但从218.7 nmol/L开始,曲线逐渐进入平台期,656.1 nmol/L达到增殖巅峰,即使质量浓度再次增加,增殖倍数也不会随之变大。结论SP可以促进MCp815增殖,二者为正相关关系,但在SP质量浓度达到656.1 nmol/L时,达到平台期。研究进一步表明穴位埋线可通过抑制SP进一步下调MC的增殖,从而减轻鼻腔黏膜炎性反应,最终实现治疗作用。
刘洋曹文灿蒋明君戴梦璘蒋糠蒋路云李昕蓉
关键词:穴位埋线肥大细胞感觉神经肽P物质
两种三联药行耳周穴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比较两种三联药行耳周穴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丹参注射液+利多卡因注射液+弥可保注射液,对照组用红花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比较两组在15 d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69.9%;病程与疗效有明显相关性,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年龄与疗效有相关性,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黄河银黄河银张勤修蒋路云何恒胜吴小娟吴小娟
关键词:联合用药穴位注射神经性耳鸣
常见2型炎症性疾病的生物制剂治疗现状
2024年
由2型炎症因子所致的疾病被称为2型炎症性疾病,疾病涉及多个系统,且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可多种疾病共存,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沉重的生活负担。随着对2型炎症因子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精准医疗的发展,靶向生物制剂为2型炎症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本文从常见2型炎症因子的产生途径、对机体的影响、现有靶向生物制剂及临床运用等方面对常见2型炎症性相关疾病的生物制剂做一综述。
曾丹迪蒋路云崔琬苓陈菲菲谢艳
关键词:生物制剂基因靶向免疫疗法
一种用于下鼻甲的可调式中医割治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下鼻甲的可调式中医割治刀,包括刀片组件,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为条状,连接部头端设有刃部,连接部尾部设有多个定位凹陷;筒状的外壳,外壳侧壁设有多个条形通孔,条形通孔适配刃部,外壳内壁沿周向设有多个补偿部...
谢艳张勤修蒋路云刘洋谢辉吴濛潇陈菲菲周芳茗
文献传递
三味龙胆花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94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评价三味龙胆花片治疗急性咽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94例急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口服三味龙胆花片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对照组仅予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疗程5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评分,分析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36%,对照组为76.59%(P<0.05)。比较两组的症状及体征评分,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味龙胆花片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咽炎临床疗效确切而且安全。
谢艳蒋路云刘洋张勤修
关键词:急性咽炎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
消瘀健脾止鼾方对间歇性缺氧小鼠鼻黏膜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消瘀健脾止鼾方对间歇性缺氧小鼠鼻黏膜组织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2只,采用低氧氧仓建立间歇性缺氧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组给予消瘀健脾止鼾方治疗,干预2周后取材。采用HE染色检测鼻黏膜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检测鼻黏膜NF-κB蛋白表达,PCR检测鼻黏膜NF-κB的mRNA表达。结果 给药组鼻黏膜状态较模型组无明显改变。模型组NF-κB蛋白表达量及mRNA表达量较空白组升高(P<0.05),给药组NF-κB的mRNA表达量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 消瘀健脾止鼾方不能有效改善间歇性缺氧小鼠鼻黏膜病理形态,但可以抑制NF-κB的表达起到抗炎作用。
郑洁卢蓉蓉蒋路云
关键词:NF-ΚB间歇性缺氧鼻黏膜中医研究
两种三联药行耳周穴注射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比较
神经性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条件下产生的异常的声音感觉,但实际上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音.症状严重时,患者会感觉心烦意乱甚至失眠,影响生活和工作.神经性耳鸣的治疗比较棘手,西医常用活血化瘀和营养神经的药物配合高压氧...
黄河银张勤修蒋路云傅黎何恒胜吴小娟兰建滨
关键词:神经性耳鸣注射疗法疗效评价
中药治疗青年EB病毒感染的疗效评价及其免疫干预的机理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多指标研究中药治疗青年EB病毒感染的疗效。方法:92例青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41例,中药组口服中药汤剂2周,西药组口服匹多莫德胶囊并滴注更昔洛韦注射液2周,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第1、4周的发热、皮疹、黄疸、转氨酶升高、乏力、咽痛症状,以及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类等指标。结果:①治疗组总有效率96.1%,对照组9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治疗组的发热持续时间、乏力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转氨酶升高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及随访的第1、4周,末梢血常规异常淋巴细胞阳性数均明显减少(P<0.01);两组的IgA、IgM、IgG均在治疗后下降(P<0.05,P<0.01);④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及随访的第1、4周时,CD_3^+和CD_8^+均下降(P<0.05),CD_4^+和CD_4/CD_8均上升(P<0.05);⑤治疗组的B细胞和NK细胞在治疗后及随访的第1、4周均有升高,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青年EB病毒感染的疗效好,可以促进恢复,减少发生恶性疾患的机会。
黄河银黄河银张勤修蒋路云傅黎吴小娟吴小娟
关键词:EB病毒中药青年免疫干预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