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良文

作品数:168 被引量:1,005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交通运输工程
  • 61篇天文地球
  • 52篇建筑科学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8篇铁路
  • 43篇地质
  • 41篇隧道
  • 24篇岩溶
  • 21篇工程地质
  • 19篇选线
  • 13篇地质选线
  • 13篇地质灾害
  • 13篇圆梁山隧道
  • 12篇勘察
  • 11篇地质问题
  • 11篇向斜
  • 10篇数值模拟
  • 10篇值模拟
  • 9篇毛坝向斜
  • 9篇工程地质问题
  • 9篇岸坡
  • 8篇综合勘察
  • 8篇大桥
  • 6篇岩溶水

机构

  • 130篇中铁二院工程...
  • 4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8篇西南交通大学
  • 15篇中国地质科学...
  • 13篇铁道第二勘察...
  • 9篇铁道部第二勘...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铁第一勘察...
  • 2篇中国中铁二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铁路总公...
  • 1篇桂林工学院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四川建筑职业...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作者

  • 165篇蒋良文
  • 39篇张广泽
  • 34篇杜宇本
  • 17篇王栋
  • 16篇王科
  • 14篇毛邦燕
  • 14篇宋章
  • 12篇许模
  • 11篇徐正宣
  • 10篇屈科
  • 9篇郭长宝
  • 9篇冯涛
  • 9篇张雨露
  • 8篇黄润秋
  • 8篇张永双
  • 7篇姚裕春
  • 7篇李渝生
  • 7篇李安洪
  • 6篇魏永幸
  • 6篇屈科

传媒

  • 26篇铁道工程学报
  • 11篇高速铁路技术
  • 7篇铁道标准设计
  • 5篇地质灾害与环...
  • 5篇地球科学进展
  • 5篇地质力学学报
  • 4篇路基工程
  • 3篇现代地质
  • 3篇中国岩溶
  • 3篇成都理工学院...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长江科学院院...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地球科学
  • 2篇第二十四届铁...
  • 2篇2016年全...
  • 2篇“川藏铁路建...
  • 1篇地球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年份

  • 6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15篇2020
  • 14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14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8篇2004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地震映像数据的高精度岩溶识别方法
一种基于地震映像数据的高精度岩溶识别方法,以有效提高利用地震映像数据识别岩溶发育位置的精度,而且操作更简单、实现过程更为合理。包括如下步骤:①对地震映像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能量相对均衡、无明显噪声干扰的地震映像剖面;②...
魏栋华蒋良文张广泽曹云勇甄大勇赵思为付开隆刘康尹小康雷旭友
文献传递
金沙江特大桥综合勘察与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研究目的:丽(江)香(格里拉)线金沙江特大桥为国内首座重载铁路悬索桥,桥址位于高山峡谷区,岩体卸荷松弛,断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岩堆、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发育。根据大桥地质环境和基础的受力特点,选取适宜的综合勘察方法,分析场地稳定性及岸坡稳定性,查明地基强度,为桥梁的基础设置及计算分析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选取了平硐、垂直钻探、工程物探、地质调绘、现场及室内试验等勘察方法,综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桥址处无全新世活动断裂通过,次生地质灾害较轻,场地较稳定;(2)基础持力层为片理化玄武岩,属硬质岩,地基强度高;(3)岸坡卸荷带较厚,局部发育岩堆、危岩落石、不利结构面,但岸坡整体稳定,采取加固措施后方案可行;(4)本研究成果对高烈度深切峡谷区桥梁工程的地质勘察具有借鉴意义。
柴春阳张广泽蒋良文宋章
关键词:岸坡稳定性地基强度
地下水环境中污染物迁移预测实验数学模型基本方程探讨被引量:3
1998年
本文以钴为研究对象,运用相似理论,探讨采用黑箱功能模拟方法、通过模拟实验来建立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预测的实验数学模型的基本方程。
蒋良文李宽良王士天
关键词:地下水环境数学模型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洞穴的发育深度探讨被引量:14
2001年
在剖析岩溶发育深度控制模式的基础上 ,分析了毛坝向斜岩溶发育的控制性基准面 ,认为毛家院子以南 ,向斜核部及东翼 ,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在海拔 90 0 m以上 ;向斜西翼及毛家院子以北的核部及东翼 ,岩溶洞穴发育深度应在海拔 85 0 m以上。
王科蒋良文许模徐则民黄润秋屈科
关键词:岩溶洞穴控制模式基准面圆梁山隧道
中国铁路隧道勘察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被引量:19
2021年
在收集整理大量文献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中国铁路隧道地质勘察技术的起步、发展、技术突破及创新3个阶段;分析遥感、地质调绘、物探、钻探、原位测试、岩土试验、超前地质预报、综合勘察等隧道勘察技术的发展现状;根据隧道建设的需求和勘察技术水平,分析并提出深埋地质复杂山区铁路隧道、超长深水跨海铁路隧道、高速铁路隧道勘察技术面临的挑战;结合现今科学技术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隧道勘察技术在勘探方法及装备、深部岩体数字化原位测试技术、超前地质预报技术、铁路隧道信息化、智能化勘察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前景。分析认为,中国铁路隧道地质勘察技术将朝着更加广域、高效、精准、智能的方向发展,且必将取得更大突破。
杜宇本蒋良文陈明浩王哲威
关键词:勘察技术地质调绘原位测试岩土试验综合勘察
一种确定高地应力软质岩大变形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
一种确定软质岩大变形区铁路空间线位的方法,以大幅度降低选线成本和节省勘察工期。包括如下步骤:将软质岩大变形按变形程度由弱到强划分为轻微大变形、中等大变形、强烈大变形、极强大变形共四个等级;确定各大变形等级的临界最大初始地...
谢毅陈明浩魏永幸张广泽蒋良文徐正宣王科吴俊猛王栋伊小娟贾哲强
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减灾选线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随着西部铁路路网规划及建设的加速,地质灾害已成为铁路建设、运营中不可绕避及忽视的工程地质问题;复杂艰险山区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强烈,具有大高差地形地势、复杂活跃的构造运动、破碎的地层岩性及高地应力等特征,其地质灾害类型多、分布广。本文针对复杂艰险山区地质灾害类型,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地质灾害对铁路的影响,进而研究减灾选线的原则,以期为工程建设服务。主要结论有:(1)复杂艰险山区主要发育有崩滑泥石流等重力不良地质、岩溶涌水突泥、地震震裂及次生灾害、沟谷型灾害链、高地应力、高温热水、有害气体、活动断裂等地质灾害;(2)地质灾害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耦合的影响,具有复杂性、隐蔽性、随机性等特点,难以完全查明;(3)因高速度目标值及高舒适性的需求,铁路工程选线在深度的剖面上及广度的平面上难以完全绕避,地质灾害对铁路工程建设和运营安全有较大影响;(4)铁路工程选线应树立减灾选线的理念,重视地质灾害的早期识别和风险规避与防控,从源头上规避和减轻地质灾害对铁路的影响。
宋章魏永幸王朋张广泽蒋良文
关键词:地质灾害
川藏铁路金沙江断裂带北段第四纪活动特征探讨被引量:5
2019年
川藏铁路跨越金沙江断裂带北段,后者的第四纪地质地貌特征从构造上控制了川藏铁路的地质选线工作。金沙江断裂带北段由多条断裂组成,根据区域内地层分布状况、显微构造和岩层变质程度等可以鉴定出4条主要的深切地壳的大型断裂,这4条断裂自西向东即字嘎寺-德钦断裂、波罗-通麦断裂、金沙江主断裂带和岗托-义敦断裂。通过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和地质测年,本次研究认为字嘎寺-德钦断裂东支、西支马曲河北段和岗托-义敦断裂第四系以来可能不再具有活动性,而字嘎寺-德钦断裂西支马曲河南段、波罗-通麦断裂和金沙江主断裂带南段部分段落具有Q3活动性。
吴富峣蒋良文张广泽王栋
关键词:第四纪活动特征
渝怀铁路圆梁山隧道桐麻岭背斜东翼岩溶涌水突泥灾害与整治方案比选被引量:14
2004年
圆梁山隧道是在建铁路重庆至怀化线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隧道全长11.068km,最大埋深约780m。隧道施工穿越桐麻岭背斜东翼时,遇到了水平循环带岩溶强烈发育地段,该地段岩溶十分发育,且连通性好;加之数次强降雨,DK361+764、DK360+873等段多次突发大规模的涌水突泥砂、块石灾害,造成部分施工机具掩埋损毁,施工掘进严重受阻,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初步分析认为涌水突泥与地下暗河或岩溶泉群的主管道网络发生较为密切的联系,可以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为了确保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针对背斜东翼段岩溶发育情况、涌水突泥特征及其降雨影响程度,进行了泄水洞排水、平导排水、封堵和堵排结合4个整治方案比选,最终采用了泄水洞方案;2003年5~9月雨季,背斜地区多次普降(特)大暴雨,DK361+764、DK360+873等地段又再次突发大规模的涌突水(泥、砂、块石),都通过兴修的泄水洞排泄掉了,隧道及其村砌结构安然无恙,表明采用泄水洞方案整治背斜东翼段的岩溶涌水突泥灾害是正确的选择。
蒋良文易勇进杨翔陶伟明
关键词:岩溶涌水突泥整治方案圆梁山隧道
基于层数自适应加权卷积神经网络的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被引量:13
2022年
开展铁路沿线滑坡易发性评价对川藏交通廊道工程建设及运维过程中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层数自适应、通道加权的卷积神经网络(layer adaptive weigh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LAW-CNN),对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易发性进行评价.依据野外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筛选出影响滑坡发生的影响因子,绘制滑坡编目,构造用于易发性评价的实验数据集;针对卷积神经网络的权重初值、网络层数等超参数难以优化设置的问题,提出基于影响因子信息熵的通道加权方法和网络层数优选策略,通过多通道加权和层数自适应分类卷积的方式提出滑坡易发性制图的LAW-CNN架构;搜索最优LAW-CNN网络结构并训练网络参数,获取研究区滑坡发生概率并进行易发性分级评价.所提的LAW-CNN模型可以不同权重和不同深度挖掘影响因子的深层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模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值为0.852 8,极高易发区滑坡点密度为1.251 9,均优于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和CNN模型;川藏交通廊道沿线滑坡极高和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大江大河两侧以及横断山区.LAW-CNN模型可较好评价川藏交通廊道滑坡易发性,能够为川藏交通廊道的建设和灾害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黄武彪丁明涛王栋王栋蒋良文
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滑坡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