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洪坦
- 作品数:7 被引量:18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与证候要素相关性初步研究
-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目前脑梗死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中医在诊病时需要辨证论治,要准确把握疾病的...
- 董洪坦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脂血糖同型半胱氨酸证候要素
- 文献传递
- 肝郁化火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通过行为学观察及饮水量、体质量、爪红r值检测确证情绪应激致大鼠肝郁化火模型。方法:45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栀逍遥散组。通过3方面评价此模型:1高架十字迷宫测试,了解大鼠的焦虑程度,验证模型是否成功;2观察行为学,饮水量、体质量和爪色r值检测;3以方测证:丹栀逍遥散的调节作用。结果:应激14d时模型组较正常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和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明显降低(P<0.01,P<0.05),模型组处于易激惹的状态,表现出频繁的攻击、探究、修饰行为(P<0.01);体质量增长减慢,饮水量同步增多(P<0.01);爪色r值更高(P<0.01)。而丹栀逍遥散对上述各项指标有显著调节作用(P<0.05,P<0.01)。结论:本研究用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应激方法建立肝郁化火模型,模拟郁怒日久、木郁化火的病理演变过程,成功复制出该模型。
- 赵振武顾丽佳郭蓉娟郭建友董洪坦
- 关键词:行为学丹栀逍遥散
- 基于现代文献的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研究被引量:55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现代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动脉粥样硬化中医证候要素的特征,进而分析其病机特点。方法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DA-TA)上检索近5年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文献,对证候要素进行频数、频率的统计分析。结果符合要求的文献共72篇,涉及证候要素9种。其中证候分型调研文献13篇,涉及总病例数3606例,证候要素由高至低为血瘀(74.13%)、痰浊(62.92%)、热邪(43.01%)、阴虚(29.37%)、血虚(25.01%)、气滞(23.29%)、气虚(19.72%)、毒邪(12.76%)、阳虚(9.87%);医家论点文献为59篇,涉及医家59位,证候要素由高至低为血瘀(93.22%)、痰浊(74.58%)、气虚(54.24%)、阴虚(30.51%)、毒邪(28.81%)、热邪(23.73%)、阳虚(8.47%)、气滞(3.4%)、血虚(1.7%)。结论痰瘀互结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理机制。
- 王椿野赵振武李新龙李麒豫董洪坦郭蓉娟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证候要素
-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进展被引量:31
- 2015年
- 认知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导致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并且严重影响患者躯体、行为和情绪等康复,目前西药治疗效果不突出。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脑,病性为本虚标实,病机为髓减脑消,病理因素主要痰瘀蒙蔽脑窍,窍闭神匿,神失所用。针灸治疗中风后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已取得客观疗效,针刺治疗的具体方法包括体针法、醒脑开窍针刺法、头针法、项针、电针、眼针等。临床中多种针灸方法联合,或与药物、认知功能训练等结合使用,可延缓病情进展、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上认知测验是识别和诊断认知障碍的重要工具。
- 王嘉麟邢佳贺立娟朱晓晨郭蓉娟张允岭金香兰王玲玲孟宪慧张志军胡皓张岩吴业清池学洋高明超吴浩段锦秀郭晓董洪坦
- 关键词:针灸治疗
- 脑梗死恢复期与后遗症期中医社区综合康复模式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措施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9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平行对照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基础治疗和现代康复;治疗组在内科基础治疗上,加用针灸、按摩、中医心理、中药泡洗等中医康复治疗方案,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能力,疗程为3个月。[结果]全分析集(FAS)、符合方案集(PPS),治疗组的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程度与对照组相当,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社区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与后遗症期患者的疗效与传统西医康复方法相当,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生活质量改善程度优于西医康复。
- 王嘉麟邢佳贺立娟朱晓晨郭蓉娟张允岭薛斐然金香兰张志辰刘世军王玲玲孟宪慧张志军胡皓张岩吴业清池学洋高明超吴浩段锦秀符海燕王蕊赵斌张迎李麒豫王椿野史华伟刘旭贾蓓董洪坦
- 关键词:脑梗死中医康复
- 痰瘀致病的新认识被引量:45
- 2013年
- 慢性病已成为严重影响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加重社会经济负担的公共卫生问题。中医药在防治慢性病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近代医家对痰瘀互结致病作为慢性病基本病机已形成普遍共识,临床上从痰瘀论治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然而论述对痰瘀的认识多零散而重复,鲜有创新观点,尚缺乏对痰瘀互结病理演变的归纳和总结。笔者认为"痰瘀"可作为一种内生的有别于痰饮和/或瘀血的致病力更强的新的致病因素。痰和瘀共存是痰瘀互结致病的前提。痰瘀互结互生,滞络损脉,胶结不解,渐成窠囊,日久蕴毒是其病理演变过程。痰瘀致病,易滞络脉,固着难除,持续进展,可酿化为毒为其致病特点。本文通过文献梳理,结合临床经验,试图对痰瘀致病进行新思考,提出痰瘀致病的假说,为丰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并有效指导临床实践进行初步探索。
- 郭蓉娟王椿野赵振武董洪坦李新龙李麒豫
- 关键词:痰饮瘀血痰瘀互结
- 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进展被引量:25
- 2014年
- 肝郁脾虚证是抑郁症常见证型之一,常由肝气郁结证转化而来。目前,对于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肝郁脾虚时,机体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脑肠轴异常、脑电生理功能紊乱。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治疗的效应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关系密切。该文将近十年有关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与建议。
- 董洪坦韩刚朱晓晨郭蓉娟
- 关键词:抑郁症肝郁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