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葛毅成

作品数:124 被引量:335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34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篇机械工程
  • 6篇电气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85篇复合材料
  • 85篇复合材
  • 61篇C/C
  • 46篇C/C复合材...
  • 24篇涂层
  • 21篇炭复合材料
  • 15篇磨损
  • 12篇合金
  • 11篇纳米
  • 10篇抗氧化
  • 10篇抗氧化涂层
  • 8篇永磁
  • 8篇熔渗
  • 8篇炭纤维
  • 8篇磨损行为
  • 8篇C/C-CU...
  • 7篇稀土永磁
  • 6篇多孔
  • 6篇多孔结构
  • 6篇软磁

机构

  • 124篇中南大学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江西理工大学
  • 1篇株洲硬质合金...
  • 1篇中国南方航空...

作者

  • 124篇葛毅成
  • 95篇易茂中
  • 38篇冉丽萍
  • 33篇李丽娅
  • 30篇彭可
  • 23篇黄伯云
  • 12篇杨琳
  • 11篇周文艳
  • 10篇黄启忠
  • 9篇雷宝灵
  • 8篇彭元东
  • 8篇熊翔
  • 8篇彭可
  • 8篇易健宏
  • 7篇武帅
  • 7篇高智
  • 7篇汪沅
  • 6篇冯一雷
  • 5篇杨凌云
  • 5篇刘云启

传媒

  • 28篇粉末冶金材料...
  • 20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摩擦学学报
  • 4篇复合材料学报
  • 3篇新型炭材料
  • 3篇中南工业大学...
  • 3篇炭素技术
  • 3篇Transa...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矿冶工程
  • 2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金属热处理
  • 1篇材料保护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航空学报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湖南冶金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1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C/C复合材料在强酸强碱中的腐蚀行为
2005年
研究了分别由化学气相渗透(CVI)法、化学气相渗透和浸渍/炭化(CVI+I/C)混合法制备的两种C/C复合材料在室温王水、100℃30%HNO3、室温30%HNO3和100℃40%NaOH溶液腐蚀介质中的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在室温王水中腐蚀最严重,CVI+I/C试样腐蚀108 h后的失重为18.2μg/cm2,而在100℃40%NaOH溶液中腐蚀最轻,CVI试样腐蚀80 h后的失重仅为0.8μg/cm2;在同种腐蚀介质中,树脂炭比热解炭优先腐蚀,腐蚀速度也较快;在室温王水和100℃30%HNO3溶液中分别腐蚀后,树脂炭不再是连续体,变成许多小块,热解炭与纤维分离;在室温30%HNO3溶液中腐蚀后,树脂炭的连续性也遭到破坏,热解炭层与纤维也有部分分离现象,热解炭层之间出现腐蚀坑;在100℃40%NaOH溶液中腐蚀后,树脂炭和热解炭基本看不到被腐蚀的痕迹。
冉丽萍易茂中张路生葛毅成
关键词:C/C复合材料强酸强碱
一种纳米多孔双相复合钐铁磁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多孔双相复合钐铁磁性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合金的原子组成成分为:SmFe<Sub>x</Sub>;其中x=3‑4;合金基体中分布有纳米孔;其制备方法包括合金熔铸、甩带制备非晶合金、热处理;合金熔铸时,额外添加占配...
李丽娅葛毅成
文献传递
润滑状态对C/C复合材料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4年
在M 2000型摩擦磨损实验机上,对3种C/C复合材料与40Cr钢配副分别在干态、水润滑、油润滑3种条件下的摩擦磨损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润滑条件下,干态摩擦试样的摩擦系数最大,体积磨损最小;基体炭为树脂浸渍炭的试样在3种试样摩擦系数最高,约为0.141~0.205;水润滑时试样的摩擦系数最小,为0.05~0.10,但体积磨损最大,最高可达7.75mm3;油润滑时试样的摩擦系数和体积磨损均介于干态和水润滑之间;干摩擦时,试样的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增加而缓慢降低,水润滑和油润滑的摩擦系数则随着载荷的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干态摩擦时材料表面形成了完整的摩擦膜,水润滑和油润滑条件下摩擦膜很薄且不完整;所有润滑条件下试样均以磨粒磨损或犁削磨损为主。
葛毅成易茂中黄伯云李丽娅
关键词:C/C复合材料润滑
电流对Mo_2C改性C/C-Cu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通过对炭/炭坯体Mo_2C涂层改性并熔渗Cu制备了Mo_2C改性C/C-Cu复合材料,测试复合材料的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研究电流强度对复合材料载流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由0增大至15A时,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5A时达最小值;复合材料体积磨损率逐渐增大;对偶磨损量在0~7.5A范围内较低,然后随电流增大而逐渐增大.电流较低时,磨损机制以磨粒磨损为主,随电流增大氧化磨损及黏着磨损程度提高,电流高至15A时,表现出了较明显的电弧侵蚀作用.
周文艳彭可冉丽萍葛毅成易茂中
关键词:C/C-CU复合材料熔渗电流摩擦磨损性能
Mo_2C改性涂层制备温度对C/C-Cu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以仲钼酸铵为反应物,采用熔盐法在低密度C/C复合材料孔隙表面制备Mo2C涂层,改善Cu与C/C坯体的润湿性,然后通过无压熔渗Cu制备C/C-Cu复合材料,研究了Mo2C改性层制备温度对Mo2C涂层和C/C-Cu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2C涂层在坯体内部孔隙表面分布均匀,且与炭基体和Cu均有良好的界面结合。在950~1150℃范围内,随涂层反应温度的提高,Mo2C层厚度由2.0μm逐渐增大到6.5μm,C/C-Cu复合材料的密度逐渐增大,电阻率逐渐降低;抗弯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涂层反应温度为1000℃时呈现最大值251.83 MPa。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均随磨损时间延长先增大后减小并趋于稳定。随着Mo2C涂层制备温度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逐渐增大,体积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加,在Mo2C涂层反应温度为1000℃时,复合材料的磨损率最低。
周文艳易茂中冉丽萍彭可葛毅成
关键词:C/C-CU复合材料熔渗
制备工艺对C/C-SiC复合材料滑动摩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分别采用熔渗硅(MSI)、前驱体裂解(PIP)技术制备4种C/C-SiC复合材料。在M2000型实验机上测试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结果表明:采用MSI制备的2种C/C-SiC摩擦因数高、不稳定,摩擦因数在0.404~0.906之间波动;随载荷增加,MSI-SiC质量分数为40.9%的材料B的摩擦因数变化幅度低于SiC质量分数18.9%的材料A的摩擦因数,但其随时间延长的波动幅度大;随时间延长和载荷增加,采用PIP制备的2种C/C-SiC材料的摩擦因数变化小,在0.08~0.14之间波动;其中,随载荷增加,PIP-SiC质量分数为18.0%的材料C的摩擦因数波动幅度稍大于SiC质量分数为6.0%的材料D的。EDAX分析表明:材料A的部分磨损表面未发现碳元素;而材料C磨损表面的碳硅摩尔比大于1,使其有足够的炭形成自润滑膜,从而降低材料的摩擦因数。SEM形貌表明:MSI技术制备的材料摩擦表面粗糙,未形成完整的摩擦膜,而采用PIP技术制备的材料摩擦表面较完整且致密。
葛毅成易茂中彭可杨芸芸
一种耐烧蚀炭/炭‑碳化锆‑铜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烧蚀炭/炭‑碳化锆‑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用聚丙烯腈基炭纤维针刺整体毡为预制体,采用化学气相渗透增密及高温热处理工艺制备得到多孔的炭/炭复合坯体,然后将锆‑铜混合粉末熔融渗入炭/炭复合坯体中,通过反应熔...
冉丽萍吴皇周文艳庞伟林杨凌云张仲灵葛毅成彭可易茂中
文献传递
炭/炭复合材料抗氧化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涂布液体的工艺,具体是C/C复合材料的低温抗氧化方法,其特征是:选用酒精(化学纯)代替部分蒸馏水做溶剂,按重量百分比将二氧化硅20~40%,磷酸5~25%,磷酸二氢锌40~65%,硼酸1~10%,配制;采用本发...
葛毅成易茂中黄伯云
文献传递
C/C复合材料特性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1
2005年
在MM2000环-块摩擦试验机上研究了制备工艺、石墨化度、密度、纤维取向等材料特性对其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浸渍工艺制备并经过多次浸渍增密且石墨化后的材料具有优良的摩擦磨损特性。石墨化后试样的密度越大,其摩擦磨损性能也越好。一般情况下在载荷适中时,垂直试样的摩擦系数要大于平行试样,而体积磨损量却小于平行试样。C/C复合材料比高强石墨材料更适宜用作航空发动机轴间密封材料。
李新春易茂中冯一雷葛毅成黄启忠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密封
模压技术制备C/C-BN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特性被引量:1
2012年
以h-BN、石墨、短切PAN炭纤维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采用单向模压结合呋喃树脂浸渍炭化技术制备C/C-BN复合材料。在M2000型实验机上测试不同取向的C/C-BN试样与表面镀Cr的40Cr钢配副时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在平行于压制方向的试样(试样1)中,抗压强度达82.43 MPa,高于垂直于压制方向试样(试样2)的(51.47MPa)。摩擦实验结果表明:随载荷增加,试样1、试样2的摩擦因数均先增加后降低,试样1的摩擦因数在120 N时达到峰值0.157,而试样2在100 N时达到峰值0.152;随载荷增加,试样1的体积磨损除150 N外,基本为增加态势,最高达2.07 cm3;而试样2的体积磨损则呈现三段式增加趋势,最高值为1.66 cm3。SEM形貌表明,在实验后,试样1的摩擦膜更完整、致密。其中,在60 N时,试样1的摩擦膜表层因粘着发生卷曲撕裂,而试样2则形成了网络状裂纹。
袁锡藩葛毅成易茂中
关键词:C-BN模压复合材料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