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时旭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湘潭工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龙潭组
  • 2篇煤层
  • 2篇煤矿床
  • 2篇聚煤
  • 2篇聚煤特征
  • 2篇矿床
  • 1篇应力场
  • 1篇三角洲
  • 1篇三角洲平原
  • 1篇推覆
  • 1篇推覆构造
  • 1篇盆地
  • 1篇湘中
  • 1篇向斜
  • 1篇向斜构造
  • 1篇涟邵煤田
  • 1篇煤田
  • 1篇聚煤作用
  • 1篇控煤
  • 1篇控煤构造

机构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2篇湘潭工学院

作者

  • 4篇莫时旭
  • 2篇杨荣丰
  • 1篇刘新华
  • 1篇赵仲生
  • 1篇谭西德
  • 1篇黄昔容
  • 1篇许桂生

传媒

  • 3篇湖南地质
  • 1篇中国煤田地质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江西萍乡矿区控煤构造研究被引量:3
2001年
萍乡矿区位于萍乐坳陷带的西端,上三叠统安源组是该区主要含煤地层。成煤前的构造决定了沉积盆地的范围;可采煤层的赋存与同沉积构造密切相关,主要赋存于沉降幅度较大的同沉积向斜中及同沉积断层的下降盘;沉积后构造对煤层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覆构造对煤层的破坏和保存两方面。
谭西德杨荣丰莫时旭刘新华
关键词:控煤构造推覆构造沉积盆地煤层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下三角洲平原聚煤特征
1997年
邵东保和堂矿区龙潭组1、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3煤形成于三角洲建设期,前者聚煤条件较好。在三角洲废弃破坏期,潮汐水流对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的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对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莫时旭许桂生黄昔容陈晓珂
关键词:龙潭组聚煤作用煤矿床
湘中保和堂矿区龙潭组沉积环境与主煤层聚煤特征
1997年
保和堂矿区龙潭组可依沉积特征划分为3种沉积环境、6种亚环境及12种微环境。主煤层(2煤)形成于下三角洲平原废弃期,潮汐水流对煤层有较强的改造作用。本文提出了潮汐作用对该区煤厚、煤质及煤岩组成的作用机制。
莫时旭许桂生赵仲生陈晓珂
关键词:龙潭组沉积环境煤层煤矿床聚煤特征
涟邵煤田金竹山向斜构造应力场探讨被引量:4
1998年
根据共轭剪、张节理和小褶皱发育特征的综合研究,本文恢复了金竹山向斜晚古生代以来的主要4期构造应力场,探讨了该向斜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莫时旭杨荣丰黄昔容
关键词:煤田向斜构造应力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