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莫时旭

作品数:74 被引量:167H指数:9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建筑科学
  • 25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组合梁
  • 28篇钢箱
  • 20篇混凝土组合
  • 20篇混凝土组合梁
  • 16篇道桥
  • 16篇索道
  • 16篇索道桥
  • 16篇钢箱-混凝土...
  • 15篇混凝土
  • 14篇弯矩
  • 14篇负弯矩
  • 14篇充填
  • 14篇充填式
  • 12篇负弯矩区
  • 8篇窄幅
  • 8篇桥梁
  • 8篇屈曲
  • 7篇有限元
  • 7篇桥梁工程
  • 7篇连续组合梁

机构

  • 60篇桂林理工大学
  • 12篇湖南科技大学
  • 7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湖南工艺美术...

作者

  • 71篇莫时旭
  • 29篇郑艳
  • 18篇景天虎
  • 17篇刘均利
  • 12篇钟新谷
  • 7篇沈明燕
  • 5篇舒小娟
  • 5篇王晓峰
  • 5篇李胜
  • 4篇李兴科
  • 3篇马小龙
  • 3篇赵人达
  • 3篇张堃
  • 2篇刘丽荣
  • 2篇吴正言
  • 2篇廖俊晟
  • 2篇邓康成
  • 2篇周晓冰
  • 2篇周迎春
  • 2篇袁成

传媒

  • 7篇广西大学学报...
  • 6篇华侨大学学报...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建筑结构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2篇建筑技术开发
  • 2篇中国科技论文
  • 2篇图学学报
  • 1篇工程建设与设...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桥梁建设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混凝土
  • 1篇钢结构
  • 1篇工程力学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9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弯曲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6年
基于当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钢管(方)混凝土结构在用于梁类结构方面存在纵向滑移和受拉区混凝土增加了结构自重等问题,提出了钢箱-混凝土组合截面梁。并通过5根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及2根空钢箱对比梁的模型试验,研究其弯曲性能。试验研究表明: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和延性,符合平截面假定,极限承载力提高显著,试验中测试还表明钢箱中的混凝土与钢箱在受弯过程中纵向有明显的相互剪切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各自力学性能。
钟新谷舒小娟沈明燕莫时旭谢文
关键词:钢箱-混凝土组合梁极限承载力
部分充填式钢箱-砼组合梁考虑滑移和剪切变形的变分解法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滑移和剪切变形对部分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变形影响,基于Timoshenk两广义位移理论和能量变分原理,提出组合梁变分计算模型和假定.利用最小势能原理并结合边界条件,分别推导考虑双重变形模式的简支组合钢箱梁负弯矩区滑移微分方程、挠度及附加弯矩的联合弹性解析解.对比两根不同抗剪连接程度组合梁的实测值及理论公式计算值,分析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运用变分法推导的挠度及其滑移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吻合,从而证明了理论公式的有效性.
莫时旭胥海宁
关键词:负弯矩区变分法剪切变形
基于模型试验的索道桥抗风缆参数与通行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
为了探索索道桥抗风缆结构参数与通行性能之间的定量关系,设计并制作了车辆和桥梁的缩尺模型。以抗风主索截面面积和总张拉力为自变量,制订并实施了回归试验方案,测量了车模驶过模型桥的动力响应,计算了试验性能指标,进行了基于二阶模...
景天虎王鑫刘均利莫时旭
关键词:桥梁工程索道桥
文献传递
部分充填混凝土钢箱连续梁抗弯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为研究部分充填混凝土钢箱连续梁抗弯性能,对2个两跨部分充填混凝土钢箱连续梁和1个空钢箱连续梁试件进行了静力试验研究,获得了试验梁变形发展、截面应变发展、破坏特征等方面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部分充填混凝土连续钢箱试验梁的极限承载力是钢箱连续试验梁的1.9倍,延性也增加了大约5倍.提出了部分充填混凝土钢箱连续梁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利用计算公式对连续梁截面强度影响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表明增大受拉区钢箱翼板厚度,对于提高梁的抗弯承载能力效率最高.
郑艳袁成李胜蒋熠莫时旭
关键词:组合梁连续梁抗弯强度
弹性支承上简支约束长矩形薄板面内剪切作用下屈曲行为分析
2021年
近年来,钢-混组合结构在工程中广泛应用,薄壁钢板在组合结构承载过程中易发生局部屈曲。矩形钢管混凝土作为结构梁时,薄壁钢板易发生弯剪局部屈曲;薄壁钢-混凝土组合墙在抵抗水平作用时,钢板也易发生剪切屈曲。组合结构中充当支承的材料除了刚性混凝土,还有轻质弹性材料。论文采用Rayleigh-Ritz法,对弹性支承上简支约束长矩形薄板面内剪切受力条件下的屈曲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满足上述边界条件的板的弹性屈曲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该理论计算方法对于长矩形薄板(长宽比大于2)的屈曲具有广泛适用性。
李君谊莫时旭郑艳
关键词:矩形薄板弹性支承
负弯矩区部分充填混凝土对窄幅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影响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为了研究充填混凝土对窄幅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的荷载-挠度特征、截面应变分布、抗弯刚度、钢箱梁的约束机理以及承载能力的影响,对5根部分充填混凝土窄幅钢箱-混凝土简支组合梁试件和1根全充填混凝土试件进行了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负弯矩作用下,配筋率和剪力连接程度对窄幅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力性能影响显著,配筋率从1%增加到2%,承载力提高22%;剪力连接度从0.75增加到1.25,承载力提高13%。半充填和全充填混凝土对窄幅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承载力和刚度影响很小。充填混凝土对钢箱梁的屈曲约束作用明显,所有试件最终破坏时均未发生内凹屈曲。由于充填混凝土有效地限制钢箱变形,从而提高了组合梁的承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基于简化塑性理论提出了部分充填混凝土窄幅钢箱-混凝土组合梁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且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羊海林郑艳莫时旭
关键词:负弯矩区静力加载受力性能
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反向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装置和安全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下垫板(1)、千斤顶(2)、压力传感器(3)、加载分配梁(4)、分配梁支座(5)、试验梁(6)、试验梁支座(7)、反力架(8);所述安全装...
郑艳莫时旭周迎春周晓冰席季柳张堃
文献传递
部分充填钢箱—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被引量:3
2015年
为研究组合梁负弯矩区的滑移及变形进行了3片不同抗剪连接度的部分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简支梁试验,观测了在对称集中荷载作用下交界面的相对滑移分布规律和挠度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抗剪连接度的增加,滑移逐渐减小且基本上以跨中为对称点沿梁对称分布。建立了考虑滑移效应的组合梁受力模型,推导出部分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简支梁交界面的滑移微分方程,针对钢结构设计规范运用刚度折减法计算挠度出现的问题,建议采用有效刚度法,同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弹性阶段滑移理论计算值和实测值具有很好的拟合性,弹性阶段以后有一定的误差,有效刚度法计算得到的挠度可以准确描述组合梁的变形。
李兴科莫时旭郑艳李胜羊海林
关键词:负弯矩区滑移挠度
刚性基底弹性转动约束矩形板各受载条件下屈曲分析
2022年
为探究对于刚性基底上边界不同弹性转动约束刚度矩形板的单侧屈曲行为,研究了在刚性基底上弹性转动约束矩形薄板四边受线性压力和均布剪力屈曲的问题.采用Rayleigh-Ritz法,依据不同受载情况的屈曲形变提出合适的挠曲面函数,由板屈曲时能量的变分推得临界屈曲荷载理论解.运用相关性稳定验算公式,获得薄板在弯-剪复合应力下的屈曲公式.建立相关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基底刚度和弯剪比对弯-剪复合屈曲应力的影响,并与一个半充填式钢箱-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腹板屈曲试验结果比较.结果表明:半充填混凝土作刚性基底时可简化为刚度系数略低于5的弹性基底.
吴韬莫时旭向勇斌邹泽群郑艳
关键词:矩形薄板RITZ法
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负弯矩下受力性能研究
2023年
为了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负弯矩下的受力性能,设计了1根普通混凝土-窄幅钢箱组合梁和4根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试件,并进行了反向加载试验,以分析翼板材料、配筋率、UHPC钢纤维掺量对组合梁受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试件的裂缝数量不断减少,裂缝呈现短而细的特征,组合梁的抗裂性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配筋率显著影响结构的刚度以及极限荷载,随着配筋率从1%增加到2%,试件的刚度增强了43.1%,极限荷载提高了11.1%;开裂前弹性阶段UHPC水泥基体的刚度大约是普通混凝土的1.5倍。最后,基于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结构形式,提出了UHPC-窄幅钢箱组合梁开裂荷载及屈服荷载的计算方法。
黄荆莫时旭郑艳郑艳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负弯矩开裂荷载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