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华强 作品数:66 被引量:323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 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 厦门市卫生局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关节镜下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0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PCL胫骨止点缝合及空心钉固定术。术中使用2根5号Ethi-bond聚乙烯缝线,在韧带下方骨块上方从前往后拢住韧带,经韧带两侧胫骨骨隧道拉到胫骨内下方。在骨隧道下方2cm处打入带垫圈的直径4.5mm空心钉。[结果]手术时间60~90min,平均75min。10例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6周,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无腘窝部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3~95分(89.6±4.03)分。[结论]关节镜下通过双后内侧入路缝线空心钉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术中关节镜监控可靠,操作简便,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黄长明 范华强 王建雄 董辉详 付仰攀 张少战关键词:关节镜 撕脱骨折 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 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的原因。方法对25例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者行膝关节镜术16例,开放性滑膜切除术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分析其再手术原因。结果软骨剥脱、滑膜病变残留或滑膜炎复发、漏诊半月板或交叉韧带损伤以及关节游离体是再手术中见到的主要病变。随访6个月-2年,16例膝关节镜术后机械性交锁症状均消失,7例行滑膜切除、2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者术后肿胀疼痛均消失。结论误漏诊、术前查体不细、适应证选择及手术处理不当是膝关节镜术后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术中关节镜操作技术是减少再手术的关键。 黄长明 沈瑞群 胡喜春 范华强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膝关节 随访研究 再手术 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总结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2月至2012年8月,用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13例,左侧6例,右侧7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72岁,平均49.3岁。按AO分型,A1型9例,A2型4例。采用Merchant评分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34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股骨骨折均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感染,膝关节内外翻、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发生。按Merchant评分评定,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固定牢靠、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膝关节内病变等优点。 黄长明 傅仰攀 范华强 王建雄 张少战 陈灿辉 唐聪 卢海燕 甘志勇 董辉详关键词:关节镜辅助 逆行髓内钉 股骨远端骨折 膝关节周围多节段骨折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报告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多节段骨折短期疗效,结合文献,着重探讨与手术相关问题。方法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1 7-3 7岁。左侧4例,右侧2例。根据AO分型,股骨(3 2):C 2型2例,C 3型2例,其中2例波及股骨远端关节面;胫骨(42):C 2型2例。开放性骨折4例。均用L ISS内固定治疗。结果6例切口均一期愈合,X线片复查骨折对位、对线良好。膝关节功能按M erchan等评分标准评定,优5例,良1例。结论L ISS对膝关节周围多节段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法。 黄长明 胡喜春 王建雄 沈瑞群 范华强关键词:微创内固定系统 骨折 股骨远端 胫骨近端 内固定 前交叉韧带胫骨平台止点的MRI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应用MR I测量前交叉韧带(ACL)胫骨平台止点,为临床生理等长重建ACL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0例正常的膝关节磁共振检查结果,在适当的切面上绘制并测量胫骨平台前缘至后交叉韧带(PCL)前缘之间直线距离(AP)、在该径线上ACL胫骨侧止点中心至胫骨平台前缘之间距离(IA)、ACL胫骨止点中心至PCL前缘切线距离(DL),并计算IA/AP的比值。结果IA为(19.5±2.8)mm,AP为(38.5±3.6)mm,IA/AP为(50.6±4.8)%,DL为(16.3±2.0)mm。结论MR I可用于测量ACL胫骨侧止点,重建ACL胫骨侧止点定位于胫骨平台中点稍后方可能更为合理。 张少战 黄长明 王建雄 沈瑞群 范华强 傅仰攀关键词:MRI 前交叉韧带 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7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建立股骨胫骨隧道。股骨端用Rigidfix固定,胫骨端用Intrafix固定。结果17例均获随访,时间1218(14.18±2.19)个月。根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评分:25-66(46.76±14.79)分;术后1年评分:85-97(92.71±3.22)分(P〈0.01)。结论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应用在腘绳肌腱重建ACL中,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疗效确切等优点。 黄长明 董辉详 范华强 胡喜春 付仰攀 王建雄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等长点 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重建前交叉韧带 目的:探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结合Rigidfix和Intrafix固定技术在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应用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7例ACL损伤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采用双监视法解剖等长重建技术建立股骨... 黄长明 董辉详 范华强 胡喜春 付仰攀 王建雄关键词:关节镜检查 等长点 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15例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关节镜下ACL胫骨止点缝合及空心钉固定术,采用在关节镜下结合常规关节镜入路和经髌腱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术中使用双根5号Ethibond聚乙烯缝线,在韧带下方、骨块上方经前内侧入路从后往前拢住韧带,并打结呈"8"字形,经韧带两侧胫骨骨隧道拉到胫骨内下方。在骨隧道下方2cm处打入带垫圈的直径4.5mm空心钉,做后抽屉试验,同时拉紧固定线,复位骨块,将固定线固定于空心钉垫圈下,拧紧空心钉。结果手术时间40~60min,平均50min。15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周,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移位。术后3个月,1例有Ⅰ度前抽屉试验阳性,其余患者均为阴性。所有患者屈伸膝活动度正常。术后半年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0~96分。结论关节镜下缝线"8"字打结空心钉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术中关节镜监控可靠,操作简便,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黄长明 范华强 董辉详 王建雄 张少战 胡喜春 卢海燕 付仰攀 沈瑞群关键词: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骨折 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三种内固定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3种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性能比较。方法取防腐成人膝关节标本15具,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具,标本制作成ACL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后不同内固定方式模型,分别为:缝线组、缝线结合空心钉组、空心钉组。每具标本分别在MTS-858材料测试系统进行屈曲30°加载60、90、120、150 N正常、术后及疲劳后测试,模拟Lachman试验。实验过程中三维激光扫描仪从不同角度自动捕捉膝关节运动变化,采集实验数据,用geomagic studio 5.0软件处理。结果不同应力及不同状态下三组间ACL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缝线结合空心钉组固定效果最好,平均位移(3.53±0.24)mm,空心钉组次之,平均位移(4.63±0.37)mm,缝线组效果最差,平均位移(5.75±0.53)mm。结论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三种内固定方式中缝线结合空心钉内固定效果最好,空心钉内固定次之,缝线内固定效果最差。 韩亮 黄长明 范华强 董辉详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胫骨髁间棘 撕脱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 锚钉系统在髌骨下极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锚钉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采用锚钉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12例,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20~62岁,平均32.4岁,跌跪伤9例,车祸伤3例。均使用锚钉系统编织骨折块。结果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9~20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12周所有骨折均获愈合,未出现骨折移位。术后8个月根据陆裕朴疗效评定标准,优8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锚钉系统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方法简单,固定牢靠,效果良好。 傅仰攀 黄长明 张少战 范华强 王建雄 董辉详 卢海燕关键词: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