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雅茹

作品数:17 被引量:147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帕金森
  • 6篇帕金森病
  • 5篇失禁
  • 5篇尿失禁
  • 4篇多巴
  • 3篇多巴胺
  • 3篇尿动力
  • 3篇尿动力学
  • 3篇卒中
  • 3篇细胞
  • 3篇慢病毒
  • 3篇脑卒中
  • 3篇基因
  • 2篇预后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卒中后
  • 2篇卒中后尿失禁
  • 2篇左旋多巴
  • 2篇流行病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7篇苏雅茹
  • 13篇蒋雨平
  • 6篇王坚
  • 3篇邬剑军
  • 2篇陈嬿
  • 2篇张云云
  • 2篇杨莉芹
  • 1篇何家扬
  • 1篇方祖军
  • 1篇兰丹梅
  • 1篇任惠民
  • 1篇余桂军
  • 1篇张厚亮
  • 1篇徐锡华
  • 1篇王文章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医学信息...
  • 2篇Neuros...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的随机双盲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观察人神经生长因子(hNGF)治疗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DPN)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48例DPN病人随机分为2组:hNGF组24例,每日给予hNGF 4 mL(1000 u),肌注:对照组 24例,每日给予安慰剂 4 mL,肌注,疗程均为12周。结果:hNGF组治疗12周后,患者MDNS和自觉感觉障碍有效率分别为73.83%和83.33%,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治疗结束后4及12周,其有效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hNGF治疗DPN有效且安全。
张云云苏雅茹杨莉芹蒋雨平
关键词:人神经生长因子糖尿病性多发性神经病双盲研究
血糖控制与糖尿病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临床表现的观察被引量:11
2003年
苏雅茹杨莉芹张云云蒋雨平
关键词:血糖控制糖尿病并发症
Istradefylline将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新型药物被引量:3
2004年
KW 60 0 2 (Istradefylline)是选择性腺苷A2A受体 (A2AR)阻断剂 ,通过对纹状体苍白球通路的双重调节作用 ,逆转基底节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失衡 ,改善帕金森病的运动困难、延长左旋多巴作用时间 ,但不增加异动症。KW 60 0 2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有神经保护作用。经临床试验证实 ,KW 60 0
苏雅茹蒋雨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新型药物腺苷A2A受体
微囊化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实验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微囊化后的猪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移植疗效。方法原代培养RPE 并传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多巴胺(dopamine, DA)和高香草酸(homovanillic acid, HVA)的含量,ELISA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DNF)的含量。用高压静电成囊装置制备海藻酸钠-多聚赖氨酸-海藻酸钠微囊化细胞。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HDA)毁损内侧前脑束 (medial fore-brain bundle,MFB)建立 SD 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立体定向移植 RPE+ 微囊,检验旋转实验、免疫组化和脑内生化的变化。结果 RPE 培养上清液中DA、HVA、BDNF、GDNF 的含量稳定,微囊化后细胞长期存活,活性没有明显变化。6-OHDA毁损MFB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的成模率为83%。移植微囊化的RPE后有效率为33%。结论猪 RPE 体外培养生长旺盛,持续分泌 DA、BDNF 和 GNDF,微囊化不影响其分泌功能。RPE 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张厚亮邬剑军任惠民王坚苏雅茹蒋雨平
关键词:多巴胺微囊化
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率、预后及其危险因素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尿失禁发生率、预后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58名,对患者发病1周和随访3个月的排尿情况及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病1周尿失禁患者占42.4%,排尿困难占7.6%,50.0%排尿正常。单因素分析表明高龄、血肿大、伴失语、额叶和丘脑病变、及病情严重的患者易发生尿失禁。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失语(OR值9.324,95%可信区间1.94~44.79);额叶病变(OR值24.6,95%可信区间2.78~216);基底节病变(OR值6.76,95%可信区间1.0~42)是尿失禁发生的危险因素。3个月存活患者中尿失禁占25.6%,高龄、入院时病情严重,额叶病变患者尿失禁不易恢复。结论高龄、失语、额叶病变、发病1周病情严重程度是影响卒中后尿失禁发生及预后的危险因素。
苏雅茹王坚蒋雨平
关键词:脑卒中尿失禁预后
短讯
2006年
苏雅茹张厚亮
关键词:RNA沉默突变位点治疗靶点基因治疗ALS
尿失禁与脑血管意外被引量:66
2003年
尿失禁是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后遗症,其发生率为37%~58%。尿动力学研究有助于了解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指导治疗;另外尿失禁的发生及恢复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又是判断远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苏雅茹
关键词:尿失禁脑血管意外尿动力学病因学流行病学
慢病毒介导GDNF在BMSCs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胞素所致帕金森病模型的保护作用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了慢病毒介导GDNF在BMSCs中的表达及其对乳胞素所致帕金森病模型的保护作用。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构建了GDNF慢病毒表达载体,经293FT细胞包装生产了具有感染能力的病毒颗粒。 ...
苏雅茹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疗法慢病毒表达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异常 ,并与前列腺增生症、腰骶髓病变排尿异常进行比较。方法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 40例 ,腰骶髓病变患者 9例 ,前列腺增生患者 2 2例。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 ,分析膀胱尿道功能。结果 :脑卒中后尿失禁主要尿动力学异常为逼尿肌反射亢进 ( 70 0 % ) ,尿道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 ( 3 7 5 % )。与逼尿肌反射亢进相关的主要病变为额叶和基底节。与腰骶髓病变、前列腺增生组尿动力学异常有显著差异。结论 :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改变以逼尿肌反射亢进和尿道外括约肌无抑制性松弛为主。
苏雅茹王坚蒋雨平王文章方祖军任传成何家扬余桂军
关键词:尿失禁尿动力学脑卒中逼尿肌反射亢进尿道外括约肌膀胱
左旋多巴的临床应用(上)
2005年
1961年,Birkmayer等发现左旋多巴具有抗帕金森病作用,这是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电上的革命性创举。左旋多巴干1973年上市,临床应用已达30年。最初人们乐观地认为左旋多巴能逆转帕金森病,但大多数患者在左旋多巴长期治疗后急剧出现左旋多巴引起的异动症及运动反应性波动。此外,目前已明确,左旋多巴并不能阻止随疾病加重而出现的某些症状(如步态异常、失平衡和言语、吞咽困难)的进展。最近研究认为左旋多巴毒性会影响残存的DA(多巴胺能)神经无的存活和功能。
Gregor K.WenningWerner Poewe苏雅茹蒋雨平
关键词:抗帕金森病步态异常吞咽困难多巴胺能异动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