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臧俊梅

作品数:53 被引量:633H指数:14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篇农地
  • 16篇发展权
  • 15篇农地发展权
  • 11篇耕地
  • 8篇土地利用
  • 6篇土地发展权
  • 6篇耕地保护
  • 5篇土地资源
  • 5篇产权
  • 4篇有权
  • 4篇所有权
  • 4篇土地所有权
  • 4篇农民
  • 4篇权利
  • 4篇经济学
  • 3篇地产权
  • 3篇地权
  • 3篇意愿
  • 3篇政府
  • 3篇生态

机构

  • 37篇华南理工大学
  • 2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篇华南农业大学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改革发展...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广州地理研究...
  • 1篇广东省国土资...
  • 1篇广东省农垦集...

作者

  • 53篇臧俊梅
  • 16篇王万茂
  • 11篇李景刚
  • 8篇高艳梅
  • 6篇张效军
  • 3篇叶圣涛
  • 3篇朱一中
  • 3篇欧阳静华
  • 3篇张文方
  • 2篇张全景
  • 2篇杨俊孝
  • 2篇欧名豪
  • 2篇朱亚夫
  • 2篇李斯敏
  • 2篇李边疆
  • 1篇袁兰
  • 1篇李明月
  • 1篇江璐明
  • 1篇余沪荣
  • 1篇卢新海

传媒

  • 9篇广东土地科学
  • 4篇经济体制改革
  • 4篇中国国土资源...
  • 3篇国土资源科技...
  • 3篇农村经济
  • 3篇国土资源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中国土地科学
  • 2篇土地经济研究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规划师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经济问题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生态经济
  • 1篇中国农业资源...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4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3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12年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逐渐重视对土地发展权的研究,然而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在介绍国外土地发展权制度的运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关于土地发展权的涵义、创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归属、配置与流转、价格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并探索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林晓雪吴金辉臧俊梅江璐明叶圣涛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涵义
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对农地发展权价值的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大量外部性,使得在市场失灵时规划干预显得合理和必要;而在规划失灵时农地发展权既能克服行政规划配置手段的刚性又有产权流转的市场配置的灵活性。根据农地发展权的这一特性,我国应调整当前农地保护政策,尝试实施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一是明确全国耕地保护的目标和任务;二是明确各区域在耕地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制定全国平均的耕地资源综合权利价值标准;四是确定合理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的范围;五是根据测算出的基于农地发展权的耕地异地代保市场标准确定耕地发展权异地转移的方式、程度和管理。
臧俊梅王万茂陈茵茵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农地保护外部性
化散为整:农地整合行动网络何以达成?——基于清远市中华里村的案例分析
2023年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构建过程及关键变量,探索其运行绩效及内在逻辑,为推广农地整合、促进生产要素集聚、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1)农地整合是实现乡村多元主体多样化利益诉求的有效通行点,村民理事会作为核心行动者,通过问题呈现与利益赋予、征召与动员、异议等转译环节,将其他行动者吸纳入农地整合行动网络中,乡村社会分散的土地、资金、人力等生产要素随之得以集聚,化散为整;(2)利益诉求、乡村精英、村庄凝聚力作为农地整合行动网络的三大关键变量,强烈影响着网络构建及其运行的方向性、效率性、公平性和稳定性;(3)农地整合行动网络对外采取市场化运行模式,对内实施多元主体分享经营控制权和村集体主导收益分配权的权利设置,实现了效率与公平、集体与个体的多重兼顾,形成其运行绩效内在逻辑;(4)以实现农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为逻辑起点、以乡村自治力量为实施主体的农地整合,兼具“经济”与“治理”双重属性,能够系统构建产业、组织、人才等多重系统的耦合格局,从而全面助推乡村振兴。研究结论:农地整合具有较强现实需求及较大推广价值,应坚持并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权能,以农地整合为主要抓手,整合乡村生产要素,形成乡村发展合力。
许进龙卢新海臧俊梅肖德恒
关键词:农地细碎化行动者网络理论案例分析
广州增城市农村社区转型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对广州增城市农村社区的实地调研表明,在经济发展驱动,大城市中心城扩张,外来人口迁入以及政府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增城市农村社区的转型表现出经济社会结构混合化,居住形态社区化和管理模式社区化等特征,但存在着社会结构和制度结构的变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的问题,以集中化、集约化的城镇化建设来引导农村社区的转型,改革农地产权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并在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重建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是实现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城市社区转型的制度保证。
朱一中隆少秋臧俊梅
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被引量:64
2006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压力的增加,国家对土地利用的控制进一步增强,这一权利的社会实现和价值体现逐步增强,逐步为各利益主体和社会所认识。近年来,针对我国征地权经常被滥用、大量耕地被非法转为建设用地和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时常被损害的严峻局面,学术界对防止耕地非农化、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等方面从理论上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国内对农地发展权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对于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对国内关于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进行归类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些认识。
王万茂臧俊梅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产权外部性
中国农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在介绍农地发展权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配置方式即行政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并对这两种配置方式下的农地发展权配置内容与流转机制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中国的政府层级安排,实现农地发展权分别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上,即以行政配置为主的国家层面和省区层面以及以市场配置为主的地方层面进行的农地发展权配置和流转,三个层面有机连接形成农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体系,实现了农地发展权的公平、合理配置,可以更好地发挥在公有制条件下的土地供应宏观调控作用。
臧俊梅王万茂
关键词:农地发展权
完善种粮补贴标准及其发放方式探讨——以广东省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我国种粮补贴政策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补贴力度偏小、标准较低、各地差异大、发放方式不规范、行政成本高等问题。该文针对广东省情剖析种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广东省种粮补贴政策亟须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1)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挂钩,兼顾国际粮食市场价格;2)不同区域结合其耕地质量差异区别对待;3)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4)向种粮大户倾斜,引导耕地有序流转。而种粮补贴的发放方式则应由"以农户为单位"改成"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发放,并逐步由"以地定贴"转变为"以粮定贴"。
李景刚臧俊梅高艳梅张效军张全景
关键词:种粮补贴补贴标准发放方式
新时代广州市耕地多功能评价及时空演变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基于耕地多功能理论,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0—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CRITIC-熵权法组合权重模型与TOPSIS模型,定量评价和分析广州市耕地多功能水平及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内涵不断丰富,从传统农业生产功能逐渐衍生出农地价值显化后的经济贡献功能、三权分置后对农户仍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与全体国民休戚相关的生态安全维持功能、促进城乡融合的景观游憩功能及后疫情时代的社会安定维护功能。总体变化上,2000—2018年广州市耕地综合功能小幅波动但总体平稳趋势,功能水平稳定在0.442左右。农业生产功能、经济贡献功能保持在较弱等级,社会保障功能呈下降趋势,生态安全维持功能逐步上升并稳定为较强等级,社会安定维护功能呈现"一般-较弱-一般"特征,景观游憩功能呈先小幅下降后大幅上升趋势。总体结构上,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安定维护和景观游憩功能为广州市占比较高的三类功能。区域层面上,荔湾区经济贡献、生态安全维持及景观游憩功能为其主导功能,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和番禺区的主导功能为生态安全维持功能,白云区和增城区的主导功能为农业生产功能,南沙区的主导功能为社会保障、生态安全维持、社会安定维护及景观游憩功能,花都区、从化区的主导功能为生态安全维持功能。子功能时空演变上,2000—2018年广州市农业生产功能空间分布情况较为稳定,经济贡献、社会保障、社会安定维护和景观游憩功能表现出中心老城区地带向外围呈近似圈层结构逐渐递增特征,生态安全维持功能在中心城区、近郊及远郊呈现"低-低-高"分布特点。未来各区可根据耕地主导功能的不同因地制宜地利用耕地,以提高耕地利用多功能水平。
唐春云臧俊梅
关键词:TOPSIS模型
基于价值—功能分析框架的城市建设用地绩效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
2018年
依据'价值—功能—绩效—提升'的思路构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建设用地五维绩效评价体系,采用熵权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障碍诊断模型对湖北省建设用地功能绩效进行评价,并揭示其空间差异化特征和诊断其障碍因素进而提出优化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建设用地功能绩效空间差异性明显,表现出'中心—副中心—城市圈—生态圈'依次降低的空间格局,并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互适应,而制约城市建设用地多功能绩效的障碍因子在空间层面的相似性为分区优化提供依据,因此把湖北省划分为公共服务—文化供给优化区、经济生产—社会保障强化区、经济生产—公共服务增长区和经济生产—生态保护协同区,并制定差别化优化对策来提升各区域城市建设用地绩效水平。
胡学东臧俊梅
关键词:建设用地绩效评价
风险意识、用途变更预期与土地流转意愿被引量:10
2016年
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陷入"低水平困局",以往的研究忽视了对农户风险意识和农地非农用途流转倾向的考察,为此文章借助列联表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重点考察了农户风险意识及用途变更预期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以期为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提供事实依据。结果表明:农户风险意识和土地流转协议形式分别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和正向影响;在土地非农流转预期情景下,农户参与意愿下降。这意味着农户风险意识的确抑制了其土地流转意愿,这可能是当前土地流转困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在其土地流转决策中的作用因地域而异;规范和推广土地流转书面合同将有效促进土地流转进程;土地流转用途变更预期并未显著刺激农户参与土地非农流转。
李景刚王岚高艳梅臧俊梅
关键词:风险偏好土地流转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