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胜武

作品数:122 被引量:683H指数:17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1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主题

  • 92篇油菜
  • 47篇甘蓝
  • 46篇甘蓝型
  • 46篇甘蓝型油菜
  • 37篇不育
  • 22篇雄性不育
  • 22篇杂交
  • 14篇基因
  • 13篇杂交种
  • 12篇核不育
  • 11篇细胞
  • 11篇化学杀雄
  • 10篇植物
  • 10篇除草
  • 9篇杀雄剂
  • 9篇化学杂交剂
  • 8篇细胞学
  • 8篇芥菜
  • 8篇芥菜型
  • 8篇芥菜型油菜

机构

  • 11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包头轻工职业...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陕西省农业科...
  • 1篇汉中市农业科...
  • 1篇宝鸡市农业科...

作者

  • 120篇胡胜武
  • 46篇于澄宇
  • 26篇赵惠贤
  • 12篇郭媛
  • 11篇李玮
  • 8篇刘胜毅
  • 8篇俞延军
  • 7篇张春红
  • 7篇庞红喜
  • 6篇信晓阳
  • 6篇何蓓如
  • 5篇刘海衡
  • 5篇董彩华
  • 5篇孙妍妍
  • 4篇郭蔼光
  • 4篇常建军
  • 4篇张春宏
  • 4篇李占杰
  • 4篇郭学兰
  • 4篇路明

传媒

  • 25篇西北农业学报
  • 13篇中国油料作物...
  • 1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作物学会...
  • 2篇陕西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2003年...
  • 2篇中国作物学会...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遗传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7篇2011
  • 12篇2010
  • 9篇2009
  • 2篇2008
  • 9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1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油菜菌核病抗性机理及抗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6年
菌核病是由腐殖营养型寄生真菌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侵染引起的一种广谱性病害,严重危害油菜产量和品质。本研究从菌核病的危害及发病原因;病原菌和寄主的互作机制,包括核盘菌侵染油菜的途径、方式及油菜通过植物激素(JA/ET和SA等)介导的信号转导以及MAPK信号途径诱导防御基因表达,合成降解真菌细胞壁的酶类,植保素与木质素、酚类化合物、硫苷、生物碱等抗病次生代谢物抵御核盘菌侵染;生物防治、无花瓣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菌核病防治技术;抗菌核病油菜育种研究进展四个方面对油菜菌核病研究进行论述,分析了菌核病及其抗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解释菌核病分子机理及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张晓娟张羽胡胜武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抗病育种
甘蓝型油菜抗苯磺隆突变体ALS基因分析与SNP标记被引量:17
2015年
为筛选新型甘蓝型油菜抗苯磺隆除草剂的等位基因特异分子标记,以EMS诱变的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M2群体(约30 000单株)为材料,通过苯磺隆喷药处理筛选到3株抗除草剂突变体(分别记为K1、K4、K5)。利用PCR技术克隆到抗性突变体相应的Bn ALS1、Bn ALS2、Bn ALS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K1和K4的Bn ALS3基因序列发生碱基突变,其中第+535位C碱基突变为T,导致其编码的Bn ALS3蛋白第197位氨基酸由Pro突变为Ser;而K5的Bn ALS1基因序列第+544位C突变为T,导致其编码的Bn ALS1蛋白发生了Pro197Ser的改变(均以拟南芥ALS氨基酸序列为准)。其中K5抗性位点Bn ALS1∶Pro197Ser的改变属于首次报道。基于突变的基因序列设计了8对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引物组合,有6对能用于区分抗性突变体和野生型材料,其中可检测K5的Bn ALS1基因SNP位点的引物有2对,可检测K1、K4突变体Bn ALS3基因SNP位点的引物有4对。
孙妍妍曲高平黄谦心吕金洋郭媛胡胜武
关键词:油菜苯磺隆乙酰乳酸合成酶
甘蓝型油菜核不育材料Shaan-GMS恢复基因的筛选及其遗传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从国内外77份甘蓝型油菜材料中筛选出1份Shaan-GMS的恢复材料"96-803",对其的遗传研究结果表明,Shaan-GMS育性恢复遗传机制符合2对核基因互作控制假说,假设不育基因为Ms,其对应的隐性可育等位基因为ms,Rf为Ms的显性抑制基因,rf为Rf的隐性等位基因,基因型Ms-rfrf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他7种基因型都表现为雄性可育,则Shaan-GMS的基因型为Msmsrfrf,"96-803"的基因型为msmsRfRf,隐性测交系"84004"的基因型为msmsrfrf。"96-803"和其他8份材料的测交结果表明,Shaan-GMS同6CA恢保关系相同。
胡胜武于澄宇赵惠贤路明张春红俞延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育性恢复基因遗传育种
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叶片叶绿素合成代谢变化被引量:24
2010年
以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及其野生型(L638-g)为材料,测定了叶片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o)、Chl合成代谢中间产物含量变化,及叶绿素分解代谢的关键酶叶绿素酶(Chlase)和叶绿素合成代谢相关的氨基乙酰脱氢酶(ALAD)、胆色素原脱氨酶(PBGD)、粪卟啉原Ⅲ氧化酶(CPOX)和原卟啉原Ⅸ氧化酶(PPOX)的活性变化,以揭示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L638-y叶片缺绿的生化机制。结果显示:(1)从油菜苗期到现蕾期,L638-y叶片总Chl和Caro含量均显著低于L638-g,且Chl b含量降低程度大于Chl a,总Chl含量降低程度大于Caro;(2)L638-y叶片Chlase活性在3~5叶期显著低于L638-g,其它各生长时期二者Chlase活性均无显著差异;(3)L638-y叶片叶绿素合成代谢中间产物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BPG)、尿卟啉原Ⅲ(UrogenⅢ)和粪卟啉原Ⅲ(CoprogenⅢ)含量均显著大于L638-g,而原卟啉Ⅸ(ProtoⅨ)、镁原卟啉(Mg-Proto)、原脱植基叶绿素(Pchlide)的含量却显著低于L638-g;与L638-g相比,L638-y叶片ALAD活性无显著差异,BPGD活性显著增加,而COPX和PPOX活性却显著降低。研究表明,L638-y叶片叶绿素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合成代谢受阻,而并非其叶绿素降解所致,受阻位点在由CoprogenⅢ-ProtoⅨ的反应。这是一种不同于前人报道的新型缺绿突变体。
吕明刘海衡毛虎德赵倩茹赵惠贤胡胜武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黄化突变体叶绿素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油菜温敏不育系373S的遗传及分子特征研究
温敏不育系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授粉控制系统之一。373S是由2002年发现的由嵌合不育株连续自交育成的油菜温敏不育系。本研究观察了373S的形态学和细胞学特征。通过多年重复,在田间调查373S育性变化,分析育性与温度...
孙妍妍王珍珍郭媛孙晓敏李玮智文良胡胜武
关键词:温敏不育系细胞学差异基因RNA-SEQ
陕西大豆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分析被引量:7
2006年
比较了1 035份陕西大豆种质与从中选出的102份初选核心种质间15个农艺性状的差异,检验了初选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果表明,初选核心种质的生育类型、种皮色、生长习性等15个农艺性状表型频率和生育期、百粒重、株高等5个数量性状的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与总体资源基本一致;初选核心种质15个农艺性状的Shannon-w eaver和S im pson遗传多样性指数与总体资源差异不显著。表明初选核心种质能够代表全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刘萌娟李鸣雷石引刚胡胜武
关键词:大豆核心种质
建立油菜细胞质类型特异PCR标记以及快速鉴定油菜细胞质类型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油菜细胞质类型目标基因特异PCR标记的方法,以及利用建立的该油菜细胞质类型目标基因特异PCR标记,用于快速鉴定油菜细胞质类型的用途。本发明主要通过以已知细胞质类型油菜和待鉴定的油菜基因组DNA为模板,...
胡胜武赵惠贤李占杰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系373S对温度、湿度、日长的反应(英文)
作者在一个天然雄性不育群体后代中发现1株嵌合不育株,经过3代自交,育成环境敏感不育系373S。根据气象资料进行相关分析表明:373S是一个温敏雄性不育系,低温可育、高温不育,开花前4d,花蕾长度约2-3mm是育性转换的敏...
于澄宇胡胜武王建伟李玮常建军
文献传递
甘蓝型油菜MADS-b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MADS-box基因家族参与调控开花时间、花器官分化、根系生长、分生组织分化、子房和配子发育、果实膨大及衰老等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过程。基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基因组测序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甘蓝型油菜MADS-box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和注释及基因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在甘蓝型油菜中鉴定出307个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根据进化关系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型,I型(M-type)包含α、β、γ三个亚家族,II型(MIKC-type)包括MIKCC和MIKC*两个亚家族,MIKCC可进一步分为13个小类;甘蓝型油菜A基因组染色体上分布的MADS-box基因多于C基因组。在基因结构上,MIKC-type亚家族基因序列普遍比M-type长且含有较多的外显子;M-type亚家族蛋白序列中的motif数量为2–5个,MIKC-type亚家族蛋白序列中平均含有7个motif。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与甘蓝型油菜MADS-box基因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对MADS-box基因家族尤其是MIKC亚家族的扩张起重要作用;MIKC亚家族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的选择压力约为M-type的2倍,这表明MIKC-type亚家族在进化过程中被选择性保留。
高虎虎张云霄胡胜武郭媛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MADS-BOX基因结构进化共线性
小麦Glu-D3和Glu-B3位点LMW-GS基因特异引物设计与PCR扩增被引量:28
2004年
用CTAB法提取小麦基因组DNA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已知LMW GS基因序列 ,设计并合成染色体位点特异PCR引物 1~ 7;利用特殊小麦材料———六倍体普通小麦阿勃二体、1A、1B和 1D缺体 ,四倍体小麦及二倍体的一粒小麦和节节麦的基因组DNA为模板 ,在优化的PCR体系下进行特异性扩增和引物验证。结果表明 :引物 3和引物 4为小麦谷蛋白Glu D3位点LMW GS基因特异PCR引物 ,用其进行扩增时 ,循环反应条件为 :94℃变性 1min ,6 2℃退火 1min ,72℃延伸 2min。扩增产物大小约 1.6 0kb ,包括了启动子和完整编码区。引物 5和 7为小麦谷蛋白Glu B3位点LMW GS基因特异PCR引物 ,用其进行扩增时 ,循环条件为 :94℃变性 1min ,6 4℃退火 1min ,72℃延伸 2min。扩增产物大小约 1.4 5kb左右 ,包括了启动子和完整编码区。此外 ,用引物 3和 4通过PCR技术克隆到小偃 6号小麦Glu D3位点LMW GS基因(登录号为AY2 6 336 9) ;该基因编码的LMW GS含 9个Cys残基。这是首次发现含 9个Cys残基的LMW GS基因。它可能是小偃 6号加工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之一。
赵惠贤郭蔼光胡胜武范三红张大鹏任思霖王瑞娟
关键词:小麦引物设计PCR扩增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