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巍

作品数:7 被引量:8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耕地
  • 2篇LUCC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1篇循环经济
  • 1篇循环经济理念
  • 1篇影响评价制度
  • 1篇致癌
  • 1篇致癌风险
  • 1篇人体健康风险
  • 1篇人文驱动
  • 1篇人文驱动力
  • 1篇生态
  • 1篇生态风险
  • 1篇土地覆盖变化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生态
  • 1篇区域环境
  • 1篇区域环境影响
  • 1篇驱动力

机构

  • 7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胡巍
  • 5篇吴文婕
  • 3篇石培基
  • 3篇崔超
  • 1篇熊婷
  • 1篇孙浩

传媒

  • 1篇工业安全与环...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测绘科学

年份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甘肃省城乡互动发展空间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基于甘肃省1999年和2008年的基础数据资料,借鉴之前学者关于构建我国城乡关联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思想,归纳影响研究区城乡互动发展的几类因素,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导因子,并将因子得分信息导入ArcGIS9.2软件进行空间化,对比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前后影响甘肃省城乡互动的驱动力变化,得出结论:近10年影响甘肃省城乡互动发展的主导因子为社会经济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建设因子和综合城市化发展水平因子。
胡巍吴文婕孙浩崔超
关键词:城乡互动发展GIS
污染场地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以甘肃省某玻璃仪器厂为例,采用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中评价模型,选取苯为关注污染物,对污染场地5种暴露途径下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表明,污染物各暴露途径的致癌风险贡献从大到小依次为:吸入室外空气中污染物蒸气>吸入室内空气中污染物蒸气>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土壤颗粒物,联合致癌风险值为7.464 6E-9,小于1×10-6的风险警戒值,致癌风险较小。由于该污染场地将被用作居住用地,建议在建成投入使用后积极做好防护修复措施。
崔超窦立宝熊婷胡巍
关键词:污染场地致癌风险健康风险评价
构建循环经济理念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研究——以和政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为例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赢的有效方式。遵循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产业生态学理论规划和建设循环经济产业...
胡巍
关键词:循环经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产业结构
文献传递
甘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被引量:24
2010年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虽然各学科领域的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理论上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价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笔者在对甘肃省经济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后,通过经济与环境协调度评价模型的研究,揭示出甘肃省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对当地环境政策的制定和评价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胡巍窦立宝吴文婕崔超
关键词: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度
干旱区绿洲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协同性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被引量:8
2011年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耕地非农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耕地数量变化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此,研究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为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处在脆弱敏感的自然环境下,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存在着显著矛盾。本文基于1996-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法和协调度分析法分析了甘州区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性及协调性。结果表明:1996-2002年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一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2003年耕地资源变化略有波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04-2008年耕地资源变化逐渐趋于平稳,而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协同度除2004年呈不协调状态,其他年份呈基本协调或较协调趋势。
吴文婕石培基胡巍
关键词:城市化耕地资源
城市化背景下河西走廊LUCC的人文驱动力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城市化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耕地非农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耕地数量的变化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该文以城市化为背景研究耕地数量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以河西走廊5市1990-2008年的耕地面积、社会经济、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对地区耕地变化的人文驱动力因素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1)近20 a,河西走廊耕地数量经历了"增加-急剧减少-急剧增加-缓慢减少-平稳增加"的波动式变化过程,且空间相对变化显著。(2)河西走廊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存在近似"kuznets"曲线型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耕地非农化速度先增大,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经济增长耕地非农化速度逐渐减小,最终趋于平稳。(3)以城市化水平、社会经济以及农业技术发展为代表的人文驱动力因子在研究区近20 a耕地的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吴文婕石培基胡巍
关键词:耕地人文驱动力河西走廊
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绿洲城市土地生态风险综合评价——以甘州区为例被引量:36
2012年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与健康程度。基于甘州区2001-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建立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指标,结合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对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益风险及其社会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借助GIS技术与相关统计分析方法,对甘州区2008年土地利用/覆被现状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空间量化分析。研究表明:①2008年,甘州区土地利用/覆被存在的生态风险集中在耕地和未利用地,两者的比例占全区总面积的87.32%;②甘州区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内发生了复杂的相互转换,地类交错地带生态风险尤为显著;③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的上升,反映出土地利用的广度、深度不断增加,土地利用处于发展期;④甘州区2008年较2001年的土地综合风险指数有所上升,人类活动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区域潜在的生态风险。
吴文婕石培基胡巍
关键词:生态风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