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如进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手术
  • 5篇腺癌
  • 5篇甲状腺
  • 4篇乳腺
  • 4篇肿瘤
  • 3篇胆管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重症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乌司他丁
  • 3篇腺肿瘤
  • 3篇甲状腺肿
  • 2篇蛋白
  • 2篇再手术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腺癌
  • 2篇围手术期应用

机构

  • 22篇黄石市中心医...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作者

  • 22篇胡如进
  • 7篇史火喜
  • 7篇胡刚
  • 3篇刘钢
  • 2篇余国政
  • 2篇段永强
  • 2篇夏林
  • 2篇周明珍
  • 2篇刘钢
  • 1篇张正伟
  • 1篇李新明
  • 1篇裴斐
  • 1篇唐燕华
  • 1篇夏国斌
  • 1篇肖和平
  • 1篇夏国兵
  • 1篇邹勇
  • 1篇孙圣荣
  • 1篇岑瑞祥
  • 1篇吴继权

传媒

  • 6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3
  • 2篇200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上腺素联合单极喷凝在甲状腺全切除术止血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联合单极喷凝在开放性甲状腺全切手术止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38例开放性甲状腺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4种止血方式分为4组,即常规组(不用肾上腺素及单极喷凝) 156例,肾上腺素组(单用肾上腺素) 160例,单极喷凝组(单用单极喷凝) 163例,肾上腺素+单极喷凝组(联用肾上腺素及单极喷凝) 159例;对4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声嘶发生率及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对其中16例发生术后出血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比较不同方法止血的临床效果。结果肾上腺素组、单极喷凝组及肾上腺素联合单极喷凝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肾上腺素组、单极喷凝组及肾上腺素联合单极喷凝组患者术后声嘶发生率及低钙血症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中应用肾上腺素、单极喷凝或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降低甲状腺开放性全切术后出血发生率,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
刘钢胡如进马建赢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手术后出血肾上腺素电凝术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对胃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DLL4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胃癌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以低分化腺癌为主,预后较差。近年来研究显示,低分化腺癌病变进展时血清中多种蛋白升高,其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Delta样配体4(delta like ligand 4,DLL4)的升高关注最多[1,2]。VEGF是血管生成的促进因子,可以引起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增多,使肿瘤血供多,生长增快。DLL4是Notch信号通路的重要配体,可以促进肿瘤瘤间质血管生成增多,使肿瘤血供多,生长增快。
胡刚湛汇胡如进
关键词:低分化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状腺患者术中实时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喉上神经损伤是一种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5%左右,其中喉上神经外侧支(EBSLN)损伤后可诱发同侧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声音嘶哑以及音调降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我院在甲状腺手术中实施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定位和保护,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胡刚湛汇胡如进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神经损伤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为颈淋巴结清扫的范围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甲状腺外科首次手术治疗并确诊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病人的石蜡组织及临床资料,并对病人的病理、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原发病灶数目、肿瘤组织是否侵犯甲状腺包膜、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颈部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325例病人中112例(34.5%)伴颈淋巴结转移,109例(33.5%)伴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04例(32.0%)伴侧颈淋巴结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0.5 cm、伴甲状腺包膜浸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和肿瘤组织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阳性表达均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以上独立危险因素可以为正确处理病情提供重要依据。
文斐孙圣荣肖和平顾磊胡如进岑瑞祥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桥本氏甲状腺炎
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空腔脏器穿孔所致的弥漫性腹膜炎被引量:1
2002年
胡如进史火喜
关键词:空腔脏器穿孔乌司他丁围手术期弥漫性腹膜炎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临床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TA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观察T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胰腺炎患者89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4例,32例排除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6 h内采集血液使用ELISA试剂盒检查TAP值,同时观察胰腺炎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采用ROC曲线分析TAP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对轻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判别价值。结果3组患者的T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值最大;ROC曲线分析显示,以 TAP 值2.78 nmol/L 作为判别标准,TAP 诊断胰腺炎的灵敏度为88.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1.7%;以 TAP 值8.55 nmol/L 作为判别轻症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5.2%、准确性为88.7%;以TAP值11.20 nmol/L作为并发症的判别,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90.4%、准确性为82.2%。结论 TAP在早期可用于诊断胰腺炎,尤其对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TAP还可用于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胡刚湛汇胡如进
关键词:胰蛋白酶原激活肽重症急性胰腺炎ROC曲线
急性阑尾炎术后小肠穿孔再手术1例
2009年
患者女,61岁,因“右下腹疼痛5天”急诊入院,门诊以“急性阑尾炎”收治。既往有脑梗死病史,左侧上下肢肌力Ⅲ级,目前处于后遗症期。入院查体:T36.2.C,P80次/min,R20次/min,BP146/94mmHg,心肺(-),腹平软,右下腹麦氏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双。肾区叩痛(-),肠鸣音减弱.血WBC6.00×10^9/L,中性比例71.60%,HB、PLT及尿常规正常。
刘钢史火喜胡如进
关键词:阑尾炎术后小肠穿孔再手术右下腹疼痛右下腹麦氏点下肢肌力
12例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原因。方法:对12例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病例中,肝外伤属Ⅲ级者4例,Ⅳ级7例,Ⅴ级1例;12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肝缝合修补7例,同时行肝动脉结扎2例,不规则肝切除3例,同时行肾切除1例,脾切除2例,肝后下腔静脉修补1例,腹膜后血肿清除1例;12例手术者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术后再出血是严重肝外伤近期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初次手术的全面合理的处理是防止再次手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李新明史火喜胡如进邹勇夏国斌王进
关键词:肝外伤再手术
Ras相关区域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关联的Meta分析
2016年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已经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Ras相关区域1A(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临床综合研究。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的文献,收集有关比较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对照研究实验,并评价入选研究的质量。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1篇,共803例患者,且11篇均为临床对照实验(C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率高于对照组(95%CI:1.51~11.27,P〈0.05)。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OR=0.61,95%CI:0.21~1.35,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50岁分界组无统计学意义,但RASSF1A基因甲基化在40岁分界组有统计学意义,即〉40岁组RASSF1A基因甲基化表达增加(95%CI:1.38~6.73,P〈0.05)。RASSF1A基因甲基化与甲状腺癌的浸润与转移有统计学差异(OR=4.03,95%CI:1.39~11.75,P〈0.05)。结论RASSF1A甲基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因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RASSF1A甲基化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甲状腺癌浸润转移组的RASSF1A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与无浸润转移组,但与年龄相关性仍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
马建赢胡如进柯立池冯红芳刘钢唐燕华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乳头状甲状腺癌RASSF1AMETA分析
KAI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HBV关系的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肝癌标本,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AI1的mRNA和蛋白水平。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系,转染pCMV-HBV 1.3倍体,检测启动子区发生甲基化情况。用荧光素酶活性检测、real-time PCR 和Western blot法检测KAI1的表达及加入甲基化抑制剂后的变化。结果 KAI1在癌组织中呈低表达,在癌旁组织呈高表达,HBV感染时KAI1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启动子区甲基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加入甲基化抑制剂后KAI的表达随甲基化抑制剂浓度的的升高而增加。结论KAI1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发展,而HBV可能通过甲基化KAI1启动子区抑制KAI1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导致肝癌发生发展。
余国政柯立池张丽君周静胡如进夏林杨璐
关键词:KAI1基因乙型肝炎病毒肝癌甲基化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