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世平

作品数:79 被引量:230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委科研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手术
  • 20篇骨折
  • 19篇关节
  • 15篇疗效
  • 14篇肿瘤
  • 12篇膝关节
  • 11篇腰椎
  • 11篇外科
  • 10篇细胞
  • 9篇置换术
  • 9篇外科手术
  • 9篇骨肿瘤
  • 9篇股骨
  • 8篇细胞瘤
  • 8篇疗效分析
  • 8篇内固定
  • 8篇巨细胞
  • 8篇巨细胞瘤
  • 8篇骨巨细胞瘤
  • 7篇关节置换

机构

  • 74篇福建省立医院
  • 17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79篇胡世平
  • 31篇施能木
  • 28篇汤发强
  • 27篇吴宏
  • 22篇陈文昌
  • 19篇郑建章
  • 18篇郭徽灵
  • 13篇颜来鹏
  • 12篇陈祖星
  • 12篇尹晓明
  • 10篇林谦
  • 10篇黄健文
  • 9篇张旭鸣
  • 8篇张昌茂
  • 7篇韩德韬
  • 6篇高美钦
  • 4篇陈小岩
  • 3篇郑伟
  • 3篇林祥松
  • 3篇郑松龄

传媒

  • 27篇福建医药杂志
  • 18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福建医学院学...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福建中医药
  • 1篇华中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急诊医学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肢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综合治疗
1999年
自1980年3月~1997年6月,我院对49例上肢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应用以外科手术为主、配合术前后化疗和放疗的综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并保存患肢的大部分功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49例中,其中男30例,女19例;年龄13岁~76岁,平均40岁.肿瘤部位:肩胛骨13例,肩臂软组织3例,锁骨5例,肱骨上段18例,尺骨近端1例,挠骨远端5例,手部4例.发病至手术治疗时间1个月~2年,平均9个月.其中病理性骨折3例,肿瘤坏死感染1例.1.2 病理分类 成骨肉瘤9例;软骨肉瘤7例,骨巨细胞瘤(Ⅱ~Ⅲ级)6例,滑膜肉瘤4例,侵袭性纤维瘤病3例,骨髓瘤3例,转移癌10例,其它6例(含网状细瘤肉瘤、横纹肌肉瘤、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及皮肤鳞瘤各1例),以上肿瘤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学确诊.
施能木陈文昌胡世平施纯玫林祥松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手术
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差异。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行TKR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放置普通橡皮引流管接引流袋引流,B组放置硅胶引流管接200mL负压球引流。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1周的患膝周径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结果 A组患者总失血量平均为(829.37±142.25)mL,B组患者总失血量平均为(931.92±173.9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总失血量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体重指数、术前及术后1周的患膝周径和、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HSS评分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在TKA手术术后患膝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但负压引流管组较普通引流管组失血量增多。
郭徽灵胡世平吴宏
关键词:全膝关节引流方法
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PCNA评价被引量:4
1996年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Jaffe组织分级与瘤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27例不同组织级别的骨巨细胞瘤进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结果PCNA的阳性反应仅见于基质细胞的胞核中,多核巨细胞呈阴性反应。不同组织级别的骨巨细胞瘤之间,PCNA阳性检出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系统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无关;多核巨细胞非肿瘤细胞。
黄健文胡世平高美钦
关键词:巨细胞瘤增殖细胞核抗原骨肿瘤
改良TLIF联合术中椎间隙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52例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经椎体间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联合术中椎间隙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该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2月采用改良TLIF联合术中椎间隙撑开提拉复位技术治疗52例伴有骨质疏松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腰背痛VAS和JOA评分的改善情况,评估滑脱复位及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6个月,术前、末次随访腰背痛VAS评分及JOA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随访腰椎滑移程度术前与术后3、12个月比较有显著变化(P〈0.05),滑脱复位满意;腰椎正侧位、动力位片及腰椎CT示腰椎椎间植骨融合达到临床融合标准,内固定系统无松动、拔钉、断裂。结论改良TLIF联合术中椎间隙撑开提拉复位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安全有效,患者可获得良好的功能改善。
吴宏胡世平汤发强郑建章郭徽灵颜来鹏林蕴硕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
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MIS-TLIF)手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71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Quadrant可扩张通道下MIS-TLIF治疗,其中正中单切口入路35例(单切口组),常规旁正中双切口入路36例(双切口组)。分别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手术疗效。结果单切口组切口总长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双切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似(P>0.05)。术后3、12个月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和ODI均较术前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各时相点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uadrant通道下单切口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可取得与双切口术式同样满意的短期疗效,切口长度更小,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郑建章吴宏林蕴硕胡世平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QUADRANT通道
是否止血带下KD-Ⅲ-M膝关节脱位的修复重建
2024年
[目的]比较止血带及无止血带下行关节镜下多韧带重建治疗KD-Ⅲ-M型膝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27例膝关节脱位合并多韧带损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止血带组13例全程于止血带下行手术;无止血带组14例,全程于无止血带下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止血带组的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止血带组[(35.6±2.7)ml vs(72.2±3.3)ml,P<0.001]。术后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Lysholm和IKDC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1周,无止血带组的VAS评分显著少于止血带组[(4.4±0.8)vs(5.6±0.9),P=0.021],其他相应时间点,两组VAS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Lysholm和IKDC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多韧带重建治疗KD-Ⅲ-M型膝关节脱位疗效满意,而无非止血带下行该手术具有引流少及早期疼痛较轻等优势。
郭徽灵颜来鹏李书林胡世平汤发强
关键词:膝关节脱位止血带关节镜
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与胫骨上端恶性肿瘤(16例报告)
2003年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与胫骨上端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下肢恶性肿瘤16例,包括股骨远端13例,股骨近端2例,胫骨上端1例。病理诊断:骨肉瘤9例,骨纤维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滑膜肉瘤、腺泡状肉瘤与骨巨细胞瘤Ⅱ~Ⅲ级各1例。外科分期:Enneking Ⅱb期15例,Ⅰb期1例。手术方式:按Winkelmann的分型,A1型13例,A2型1例,B1型2例。结合术前术后化疗6例,放疗2例。结果:全部病例无1例术中死亡,有15例经随访12个月~10年2个月,平均5年4个月,存活最短12个月,最长10年以上。2年内因肺转移死亡4例,2年以上存活11例,生存率73.3%,5年以上仍健在7例,生存率46.6%,其中有1例术后7年局部复发,再行局部切除。本组共复发2例,复发率13.3%。所有病人存活期间安装小腿假肢后,行走功能满意。结论:旋转成形术治疗股骨与胫骨上端恶性肿瘤,不但可获得较好的疗效,较低的复发率,具有保留或复建髋、膝关节功能的作用,能更好的负重,而且无患肢痛等优点。
施能木胡世平周仕国陈祖星
关键词:旋转成形术股骨
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6—2018-12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寰枢椎不稳,术中稳定寰枢椎复合体,在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间植骨。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中、术后均未发现椎动脉、脊髓、神经根损伤,颈部疼痛、僵硬及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为(7.7±0.8)分,术后3个月改善为(14.6±0.7)分,术后1年为(15.3±0.8)分;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76.3±5.4)%,术后1年JOA评分改善率为(83.5±7.3)%。本组寰椎、枢椎各置入64枚椎弓根钉,术后复查寰椎60枚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枢椎64枚椎弓根钉位置良好,寰椎4枚椎弓根钉穿入椎动脉孔内侧约1 mm,考虑与内倾角度不足,但按置钉标准位置仍属于良好。27例行后路植骨者均骨性融合,5例因枢椎骨折脱位行C1~3固定且未植骨者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后拆除内固定物。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能显著增强寰枢椎稳定性,且复位满意、固定节段短、植骨融合率高,可取得满意疗效。
郑建章吴宏胡世平林蕴硕
关键词:寰枢椎不稳椎弓根钉植骨融合内固定
PFNA-Ⅱ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采用PFNA-Ⅱ治疗老年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PFNA-Ⅱ对33例80岁以上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并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24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未出现断钉、股骨头切割、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等;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达到87.9%。结论 PFNA-Ⅱ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方便。
吴宏胡世平汤发强郑建章郭徽灵颜来鹏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高龄
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临床应用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旋转铰链式人工膝关节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早期及中期临床疗效。方法我科采用旋转铰链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21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15例;年龄40~75岁,平均年龄62.4岁;右侧9例,左侧1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伴严重畸形9例,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膝关节置换术后翻修5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伴严重骨质破坏3例。术前术后使用膝关节功能评分(KS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 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2个月(6~60个月)。1例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关节液反复渗出,2例患者术后感染,其余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5例出现明显的膝前痛,1例患者术后出现双下肢无力,术后复查X线片假体位置好,内外翻畸形均得到矫正,未发现有假体周围的X线透亮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屈曲度85~125°,平均(99.6±15.2)°。膝关节KS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32分(18~56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86.9分(72~95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假体作为治疗严重膝关节疾病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膝关节功能,近、中期随访结果满意。
陈祖星胡世平徐杰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关节假体疗效评价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