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庆华

作品数:12 被引量:4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建筑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文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6篇都市
  • 5篇文学
  • 2篇诺贝尔文学
  • 2篇诺贝尔文学奖
  • 2篇文化景观
  • 2篇文学奖
  • 2篇小说
  • 2篇景观
  • 1篇得主
  • 1篇地理
  • 1篇帝国
  • 1篇都市空间
  • 1篇都市书写
  • 1篇都市文化
  • 1篇都市小说
  • 1篇性别
  • 1篇英国文学
  • 1篇中国题材
  • 1篇中国题材小说
  • 1篇人文地理

机构

  • 7篇四川大学
  • 6篇西南财经大学
  • 4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湘潭大学

作者

  • 12篇肖庆华
  • 4篇潘纯琳
  • 2篇王晓路
  • 1篇蒋欣欣

传媒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华文化论坛
  • 1篇社会科学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当代文坛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探索与批评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丽丝·莱辛都市小说中的老年女性书写研究——一种人文地理学解读被引量:2
2021年
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重要的都市老年女性的书写者。在她的都市地理书写中,她着重描写了四个都市老年女性的生存地理即:流动音乐地理、日常消费地理、住宅景观地理和记忆杂糅地理。本文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入手,分别对作品中所描绘的四个都市地理空间和场所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了作品中文学与地理相互塑造和影响的互动关系对老年女性身份的确认和影响。这种探讨不仅提供了理解人类都市生活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丰富性的不同方式,而且加深了对都市老年女性问题的关注和讨论,进而彰显了莱辛都市老年女性书写的独特视角和意义。
肖庆华
关键词:老年女性女性书写人文地理学
作为一个文学事件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四人谈被引量:3
2008年
文章作者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对20世纪以来的文学乃至文学研究的重大影响之一在于:它使得文学彻底地事件化了,而其源头就是诺贝尔文学本身的被事件化。本文以四人谈话形式,分别论述了诺贝尔文学奖被事件化之后的种种表现及其特征:一、消费导向的共谋性;二、消费导向的消解性;三、消费导向的时尚性;四、消费导向的猎奇性。同时,这一事实也再一次证明了诺贝尔文学奖存在的价值。
王晓路潘纯琳肖庆华蒋欣欣
关键词:诺贝尔文学奖文学事件消费文化托尼·莫里森
伦敦的文学场——多丽丝·莱辛的启示
2008年
笔者从文学场的角度出发,以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创作为例,探讨了文学场中诸要素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着重分析了多丽丝.莱辛与代理人、多丽丝.莱辛与出版商及多丽丝.莱辛与阐释者三个方面的关系。这种从一个空间结构和关系结构去考察文学意义生产的文化社会学的方法,必然为莱辛研究及整个文学研究带来新的视野。
肖庆华
关键词:文学场英国文学阐释者
伦敦的性别空间--解读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被引量:9
2008年
肖庆华
关键词:《金色笔记》性别社会空间文学作品文化转向
新文化地理学视野下的都市文化景观建构——以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被引量:9
2013年
本文采用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角,以成都市已经建成的"锦里"和"文殊坊"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把文化景观当做一个社会、文化、历史的多维存在来进行研究。分析了二者成功与失败之处,涉及大量文化、历史、社会学和经济学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
潘纯琳肖庆华
多丽丝·莱辛研究的地域性差异被引量:9
2008年
由于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和国情的不同,对多丽丝·莱辛的研究就具有了不同的地域性特征:国外的莱辛研究以英美两国为代表,其特征是视角开阔、独特新颖,而且英美两国的莱辛研究也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的莱辛研究特征是以社会学批评观点为主并有间断性,新时期以后女性主义运动及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推动了莱辛研究的进程。
肖庆华
关键词:接受美学
赛珍珠中国题材小说中的建筑书写
2021年
文学与建筑有着天然的联系。文学作品中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学功能,它们不仅确定了特定的文学基调,也参与了人物塑造,推动了叙事发展,升华了审美诉求与民族精神。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创作了一系列的中国题材小说,这些作品中包含大量的中国建筑的描写。其中,建筑构建了不同的空间:日常伦理的空间、消费时尚的空间和区隔性别的空间。这些空间不仅在塑造和传承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记录着时代的转换、断裂和沟通。文学文本与建筑文本的并置研究,可以实现文本意义阐释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为赛珍珠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维度。
肖庆华刘章彦
关键词:中国题材小说
局外人与局内人:V.S.奈保尔、多丽丝·莱辛与空间书写--诺贝尔文学奖与文学研究三人谈被引量:12
2008年
本文以三人谈话形式,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主V.S.奈保尔与多丽丝.莱辛,集中于他们的空间书写的四个层面:一、房屋:居无定所;二、地点:空间记忆;三、都市:伦敦情结;四、流亡:书写立场。作者认为他们的空间书写的特殊之处正源于他们的特殊经历和处境、源于他们既是局内人又是局外人的身份、源于他们的既边缘又中心的写作立场。
王晓路肖庆华潘纯琳
关键词:V.S.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
帝国都市的边缘空间——论多丽丝·莱辛的《四门城》被引量:1
2008年
多丽丝.莱辛(1919—)是战后英国文坛最具风格的杰出女作家之一,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四门城》是莱辛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城市建构了互为他者的关系,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伦敦与非洲互为镜像。同时,莱辛在对都市边缘空间的书写中,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消极影响,对技术现代性提出拷问和质疑。本文通过对《四门城》的文本分析,分别从"凝视的去中心化"、"结构的视觉化"和"废墟的符号化"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肖庆华
关键词:边缘空间
论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被引量:8
2008年
作为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重要的都市书写的女作家。但评论界从都市书写的角度研究多丽丝.莱辛则完全是一个空白。在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方式中,在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结构中,莱辛的都市创作的积极意义昭然若揭。她的都市书写有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叙事模式,文本交织的结构及社会学的漫游性。同时,莱辛的都市书写对中国的都市小说创作有借鉴意义。
肖庆华
关键词:都市书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