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峻

作品数:14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物理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核科学技术
  • 5篇电子电信
  • 3篇机械工程
  • 3篇理学

主题

  • 10篇聚变
  • 6篇激光聚变
  • 4篇激光
  • 3篇远场
  • 3篇激光直接驱动
  • 3篇光斑
  • 2篇衍射
  • 2篇远场光斑
  • 2篇散斑
  • 2篇光束
  • 2篇ICF
  • 1篇衍射积分
  • 1篇直接驱动
  • 1篇腔内
  • 1篇热扩散率
  • 1篇柱形
  • 1篇内壁
  • 1篇激光束
  • 1篇光束传输
  • 1篇辐照

机构

  • 12篇四川大学
  • 7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4篇肖峻
  • 10篇吕百达
  • 2篇翟群
  • 1篇钱梦
  • 1篇姜明
  • 1篇张春雨
  • 1篇张彬

传媒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光学学报
  • 2篇激光技术
  • 2篇西南民族学院...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电工程

年份

  • 3篇2000
  • 3篇1999
  • 7篇1998
  • 1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光直接驱动聚变球靶初始辐照均匀性分析被引量:3
1998年
采用Skupshy-Lee(S-L)球谐模分解方法,按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对激光直接驱动聚变中不同束-靶条件下的靶面初始辐照不均匀度的均方根偏差进行了数值计算,由此分析了在光束完全对称排布的多光束辐照系统中,光束截面光强分布、聚焦透镜F数、离焦参数(靶心离焦距离与靶丸半径之比)、光束数这几个主要因素对辐照均匀性的影响。
肖峻吕百达冯国英袁晓东
关键词:激光直接驱动聚变
激光直接驱动聚变中光束排布的优化被引量:4
1998年
为提高激光直接驱动聚变中球靶的辐照均匀性,必须对光束的排布进行优化。本文通过分析球谐模的几何因子,提出了光束排布的优化规则。按照这个规则排布光束,可在光束数有限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辐照均匀性。给出了满足此规则的一些典型光束排布实例。
肖峻吕百达袁晓东冯国英
关键词:激光直接驱动聚变
随机位相板单元形状对远场光斑特性的影响
1998年
用衍射理论分析了随机位相板的单元形状对远场光斑特性的影响,并用面阵CCD相机间接测量了不同单元形状(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随机位相板的远场光斑包络。
肖峻翟群
关键词:衍射远场光斑
随机位相板对激光束的变换特性被引量:3
1999年
用衍射积分理论在较为一般的情况下,对激光束通过随机位相板后的准远场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分析了随机位相板的光斑匀滑、光斑包络控制以及斑纹抑制等重要特性,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对随机位相板的应用有参考意义.
肖峻吕百达张彬
关键词:激光束衍射积分
随机相移激光的远场光斑研究
1999年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光经随机位相板变换后在远场的光斑特性(包括光斑的形状、大小、旋转对称性、衍射效率以及旁瓣分布),通过比较三种形状位相元(等边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远场光斑特性,得知正六边形位相元结构的随机位相板更适合于激光聚变中的束匀化。
肖峻吕百达张彬
关键词:远场光斑激光聚变
提高随机位相板能量利用率的研究
1998年
首次提出了菱形位相元结构的随机位相板,用衍射理论分析了经这种随机位相板变换后的激光在远场的光斑特性,结果表明其能量利用率高于其它随机位相板。用面阵CCD记录的远场光斑,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的光斑包络与数值计算结果一致。
肖峻吕百达张彬
关键词:激光聚变
用零相关相位板匀滑散斑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对零相关相位板匀滑散斑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 ,结果表明尽管零相关相位板是针对入射场为平面波而设计的 ,但在入射场的振幅和相位有一定起伏的情况下 ,其远场光斑的散斑对比度明显低于采用随机相位板的情形。因而 ,用零相关相位板匀滑散斑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肖峻吕百达
关键词:激光聚变
激光直接驱动聚变球靶的完全均匀辐照被引量:1
1999年
通过分析球形靶面辐照不均匀度的球谐模,提出了用有限束光实现球靶完全均匀辐照的一般条件,为优化设计多光束辐照系统和评估球靶的辐照不均匀度提供了依据。文中还例举了能实现靶面完全均匀辐照的多光束系统。
肖峻吕百达张彬
关键词:激光直接驱动聚变ICF
激光聚变靶面辐照均匀性的研究
肖峻
关键词:激光聚变
偏振控制板对干涉斑纹的匀滑特性被引量:11
2000年
对偏振控制板匀滑随机位相板产生的干涉斑纹的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 ,用叠加在光强包络上的斑纹对比度来评价偏振控制板的匀滑作用 ,结果表明结构最简单的二单元偏振控制板对远场光斑具有最佳匀滑效果。
肖峻吕百达
关键词:激光聚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