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脏
  • 5篇再同步
  • 4篇心脏再同步
  • 3篇心血管
  • 3篇血管
  • 3篇再同步治疗
  • 3篇起搏
  • 2篇心血管病
  • 2篇心血管病学
  • 2篇心脏再同步化
  • 2篇心脏再同步化...
  • 2篇心脏再同步治...
  • 2篇血管病
  • 2篇血管病学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再同步化
  • 2篇再同步化治疗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处理

机构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3篇耿隽超
  • 4篇郑良荣
  • 4篇朱建华
  • 4篇胡晓晟
  • 4篇吴必锋
  • 4篇单根法
  • 3篇张辅贤
  • 2篇钟竑
  • 2篇李小波
  • 2篇李国庆
  • 2篇杜奇容
  • 2篇陶谦民
  • 2篇隆桂麟
  • 2篇戚晓敏
  • 1篇戚晓明
  • 1篇朱恩良
  • 1篇陈君柱

传媒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术后管理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术后管理是确保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完成CRT装置的植入不是治疗方案实施完成,而是治疗刚刚开始。术后需要将药物治疗方案和剂量进行调整。通过规范的装置随访,对各项参数进行检测设置,可及早发现术...
郑良荣耿隽超胡晓晟吴必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处理
文献传递
再同步治疗不同起搏模式对血流动力学与同步性的即刻影响
<正>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顽固性心力衰竭伴收缩不同步患者一种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随机临床试验证实其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CRT治疗此类心衰的一个原理是对左右心室进行起搏,以纠正收缩的不协调性。临...
郑良荣耿隽超胡晓晟吴必锋陶谦民陈君柱
文献传递
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报告1例临床少见的心脏原发性横纹肌肉瘤切除术并探讨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患者,女,61岁,阵发性胸闷、心慌、咳嗽、端坐呼吸、晕厥一月余。UCG示:左房内4.3cm × 3.6cm中等回声块状物,附着二尖瓣前叶,随二尖瓣启闭堵塞瓣口。手术在CPB心内直视下行肿瘤切除、房间隔及二尖瓣切除,二尖瓣置换、房间隔补片修补。结果 术后免疫酶标结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术后第18d出院。术后3月肝CT示:数个低密度灶。结论 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侵犯心瓣膜或心腔内肿瘤引起血流机械性阻塞,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肿瘤的发现主要靠超声心动图,确诊靠术后病理或尸检明确。手术可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李小波单根法张辅贤杜奇容戚晓明耿隽超
关键词:心脏肿瘤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肺癌伴恶性胸水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既消除胸水、治疗胸膜病变 ,又切除或控制原发病灶的方法。方法 对40例肺癌伴恶性胸水者行手术、免疫、介入或化疗。结果 所有病人胸水消失 ,2 9例死于术后 6~31个月 (平均 13个月 ) ,9例术后 5~ 5 2个月仍生存。结论 外科综合治疗肺癌伴恶性胸水效果显著。
李国庆单根法张辅贤隆桂麟戚晓敏耿隽超
关键词:肺癌恶性胸水外科综合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就近年来对心脏瓣膜疾病的诊治新进展作一综述。
耿隽超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
全反式维甲酸对肺癌细胞作用的初步观察被引量:3
1998年
人肺癌细胞株 SPC-A1加入全反式维甲酸(ATRA)使其终浓度为10μmol/L。培养7d 后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 MTT、光镜、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处理组细胞增殖减慢,细胞聚集成片,胞浆中空泡增多,核浆比例下降,无明显染色体固缩及凋亡小体。细胞周期动力学分析发现处理后的细胞生长周期向 G_(0/1)期聚集,S 期和 G_2+M 下降。提示 ATRA 对体外培养的人肺癌 SPC-A1株有一定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分化作用,但凋亡作用不明显。
耿隽超朱恩良单根法钟竑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全反式维甲酸细胞凋亡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附23例报告)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索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微创治疗方法。 方法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 ,用Octo pus方法给 2 3位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搭桥数 1根 1例 ,2根 3例 ,3根以 19例。移植部位 :前降支 2 3例 ,对角支 8例 ,回旋 15例 ,右冠 14例 ,后降支 8例。移植血管 :左乳内动脉 2 0根 ,大隐静脉 4 8根。 结果 无手术死亡 ,无中转体外循环 ,术后心绞痛消失 ,MRI提示桥血管通畅。 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适用于多支血管病变 ,包括回旋支和后降支。桥血管通畅率与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同。并发症少 ,费用低 ,是一种安全、经济的微创手术方法。
李小波单根法张辅贤隆桂麟杜奇容李国庆钟竑戚晓敏耿隽超
关键词: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狭窄非体外循环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术后管理被引量:6
2009年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术后管理是确保成功治疗的关键因素之一。完成CRT装置的植入不是治疗方案实施完成,而是治疗刚刚开始。术后需要将药物治疗方案和剂量进行调整。通过规范的装置随访,对各项参数进行检测设置,可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予以处理。可利用超声监测进行房室间期(AV)和左右心室间期(VV)的设置。装置自动程序优化AV和VV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郑良荣耿隽超胡晓晟吴必锋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处理
他汀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09年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二级预防拥有大量的临床循证医学数据。早期他汀类的研究主要是与安慰剂比较,对稳定性冠心病的疗效,结果令人振奋。进入新世纪以来,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作用效果也充分得到研究。越早积极降脂,效果越佳。同时,对稳定性冠心病采取积极强化他汀降脂比常规他汀降脂可以取得更好的临床益处。除了临床终点性的研究之外,影像学研究上也发现强化他汀可以减缓粥样斑块进展,甚至可以逆转病变。对冠心病特殊人群如老年和女性患者,也应当进行积极降脂。
朱建华耿隽超
关键词:他汀冠心病
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电极起搏部位和模式
2009年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与传统起搏治疗在适应证和植入技术上有很大不同。CRT治疗伴有收缩不同步的心衰患者,通常需要经静脉植入3根电极导线。其中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来起搏左室,其起搏部位在CRT治疗中起相当重要的作用。有时还需寻求其它起搏模式,比如经胸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来弥补冠状窦和静脉分支解剖所造成的治疗局限。除此之外,对右房、右室电极导线部位及起搏模式在CRT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也在进行各种优化探索。
耿隽超朱建华
关键词:心脏起搏充血性电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