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缴锡云

作品数:168 被引量:815H指数:16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1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111篇农业科学
  • 15篇水利工程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5篇灌溉
  • 30篇土壤
  • 22篇灌水
  • 19篇入渗
  • 18篇水分
  • 15篇畦灌
  • 14篇水稻
  • 14篇作物
  • 12篇稻田
  • 11篇节水
  • 11篇灌水质量
  • 10篇节水灌溉
  • 9篇需水
  • 9篇需水量
  • 9篇入渗参数
  • 9篇灌溉制度
  • 8篇滴灌
  • 7篇农田
  • 6篇气候
  • 6篇气候变化

机构

  • 142篇河海大学
  • 15篇河北水利电力...
  • 10篇清华大学
  • 10篇西安理工大学
  • 9篇学研究院
  • 6篇浙江水利水电...
  • 3篇武汉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水利部南京水...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河北工程技术...
  • 1篇沧州师范专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杨凌职业技术...
  • 1篇河北省防汛抗...
  • 1篇浙江同济科技...

作者

  • 168篇缴锡云
  • 28篇郭维华
  • 26篇李江
  • 26篇彭世彰
  • 19篇罗玉峰
  • 13篇徐俊增
  • 12篇王维汉
  • 11篇王卫光
  • 11篇刘凯华
  • 7篇雷志栋
  • 7篇王文焰
  • 6篇马海燕
  • 6篇李少华
  • 6篇王树仿
  • 6篇虞晓彬
  • 5篇王志涛
  • 4篇刘广忠
  • 4篇韩红亮
  • 4篇李盼盼
  • 4篇张营

传媒

  • 20篇灌溉排水学报
  • 1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0篇节水灌溉
  • 8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河北工程技术...
  • 6篇中国农村水利...
  • 5篇水利学报
  • 5篇河海大学学报...
  • 4篇水资源与水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水科学进展
  • 2篇水利水电科技...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地下水
  • 2篇河北水利水电...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水科学与工程...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17篇2021
  • 1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4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对土壤盐分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时空交替模式下咸淡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河北南皮对夏玉米4个生育期(出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采用微咸水(4 g/L)、淡水(1 g/L)进行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的遮雨测坑试验。根据不同的咸淡水灌溉模式组合,分为4个处理:处理1-全生育期4条沟均为"淡咸淡咸"交替沟灌;处理2-全生育期沟1和沟3均灌淡水,沟2和沟4均灌咸水;处理3-全生育期沟1和沟3淡咸交替,沟2和沟4咸淡交替;对照CK处理-全生育期4条沟均为淡水灌溉。结果表明:夏玉米收获后,各处理土层土壤盐分和离子累积程度大小关系为全生育期灌淡水的CK处理<咸淡水交替隔沟灌的处理3 <咸淡水固定隔沟灌的处理2和淡咸淡咸交替灌的处理1;较全生育期淡水处理,咸淡水交替灌溉减产率为24. 8%,咸淡水固定隔沟灌溉减产率为22. 1%,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减产率为11. 3%;在全生育期相同咸淡水灌溉量的情况下,选择咸淡水交替隔沟灌溉方式土壤盐分累积量最小,较全淡水节约淡水量50%。可为缺乏淡水资源的华北平原灌区夏玉米灌溉提供参考。
解学敏郭维华潘小保毛程阳桑红辉缴锡云
关键词:土壤盐分夏玉米华北平原
一种管道流量计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流量计,包含设置于出水管内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转动装置进一步包含:壳体;以及转动杆;若干弹簧;柔性膜,间隙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柔性膜设置有缺口;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
徐化新缴锡云顾哲倪力新范章然唐乃山邱雪芹
文献传递
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河北段输水能力计算
2007年
针对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河北段的输水能力进行了研究。渠段的输水能力是指渠段所能通过的最大入流量,即渠段的首端断面所能通过的最大流量。根据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近4年的实测数据,构建了适于干河床水流推进过程渗漏损失的改进模型、小水深情况下的糙率加大模型,并采用均匀试验优选方法对水力参数进行了反演,利用非恒定流模型对引黄济津河北段渠系输水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建立的渗漏损失改进模型、小水深情况下的糙率加大模型是合理的,反演得到的参数是精确的;由于在水流推进与涨水阶段渠床的非稳定渗漏起了较大作用,所以各渠段的输水能力在非稳定输水阶段比稳定输水阶段稍大。输水能力的计算结果可以为引黄济津未来几年的输水规划与调度提供具体的指导。
缴锡云刘增富彭世彰王维汉马海燕
关键词:引黄济津输水能力
基于温度资料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被引量:33
2007年
针对利用FAO56-PM法计算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时气象资料需求往往不易满足的问题,研究了温度法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FAO56-PM法ET0计算值为标准,比较分析了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简化的FAO56-PM法以及Mc cloud法在我国湿润气候区的应用效果,评价了校正后的温度法以及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该气候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ET0较小时,Hargreaves法、改进的Thornthwaite法和简化的FAO56-PM法计算值较FAO56-PM法偏大,在ET0较大时较FAO56-PM法偏小;改进后的Thornthwaite法与FAO56-PM法最为接近,Mc cloud法与FAO56-PM法的计算结果差异最大;除Mc cloud法外,校正后的温度法检验合格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地区适用性;基于温度资料的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结果好于校正后的Thornthwaite法和Mc cloud法,可应用于只有温度资料时湿润气候区ET0的预测.
丁加丽彭世彰徐俊增缴锡云罗玉峰
关键词: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温度法
膜孔灌溉点源入渗模型的建立与验证被引量:19
2001年
膜孔灌溉的田面人渗属于充分供水条件下的点源三维人渗问题。根据对点源人渗所做的系统室内试验研究,建立了包含有膜孔直径、土壤质地及土壤初始含水量等多因子的点源人渗模型,经检验模型具有一定的拟合精度,从而为膜孔灌溉理论与灌水技术要素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文焰谭奇林缴锡云张江辉丁新利
关键词:膜孔灌溉点源入渗累计入渗量
基于无人机红外热图像采集的大面积农田作物水分状态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出基于无人机红外热图像采集的大面积农田作物水分状态监测方法,包括步骤:1)在田间设置辅助装置,即田间空气温度传感器和地面充分蒸发参考面;2)通过无人机上云台固定的红外热成像系统对农田作物进行大面积的红外图像采集,...
徐俊增吕玉平杨士红缴锡云王卫光
文献传递
多孔介质中非均匀流动特性的染色示踪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通过土壤染色剂进行的4组试验,对不同介质结构条件下的水流和溶质非均匀运动规律,非均匀流动变异信息分布特征关系以及全局性非均匀流动示踪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相对比较均匀的介质条件下,流动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均匀特性;对数正态分布能够较好的反映水流的运动分布模式,相比水流运动,溶质的运动和分布规律明显不同,表现出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
王康张仁铎缴锡云
关键词:多孔介质非均匀流动
一种土壤负压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负压计,包括基质吸力测量系统和土壤水吸力测量系统,所述基质吸力测量系统由陶土头、外连接管和带有橡皮塞的外集气室依次连接,并在外连接管旁侧连接第一真空表所构成;所述土壤水吸力测量系统套设在基质吸力测...
缴锡云王志涛宋静茹韩红亮虞晓彬
文献传递
一种管道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流量计,包含设置于出水管内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的活动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转动装置进一步包含:壳体;以及转动杆;若干弹簧;柔性膜,间隙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柔性膜设置有缺口;转动支架,所述转动...
徐化新缴锡云顾哲倪力新范章然唐乃山邱雪芹
文献传递
覆膜灌溉的灌水技术研究
覆膜灌溉是一种节水增产效果显著的灌溉方法。如何制定其合理的灌水技术方案,以满足灌水均匀度、灌水效率的要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通过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进行的棉花膜孔灌、膜上膜侧灌、露地灌试验,分析了覆膜灌溉...
缴锡云王文焰
关键词:覆膜灌溉入渗特性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