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晓虹

作品数:130 被引量:52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卫生部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9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3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7篇吸虫
  • 86篇血吸虫
  • 68篇抗体
  • 66篇日本血吸虫
  • 41篇单克隆
  • 40篇独特型
  • 38篇独特型抗体
  • 38篇虫病
  • 37篇抗独特型
  • 36篇抗独特型抗体
  • 32篇血吸虫病
  • 32篇吸虫病
  • 28篇免疫
  • 25篇克隆
  • 25篇NP30
  • 22篇抗原
  • 21篇单克隆抗独特...
  • 20篇单克隆抗体
  • 14篇虫卵
  • 11篇蛋白

机构

  • 12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4篇江苏省血吸虫...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人民解放...
  • 8篇滨州医学院
  • 8篇南京医学院
  • 7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江苏省寄生虫...
  • 4篇扬州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哈佛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市第二医...
  • 2篇高邮市疾病预...
  • 2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作者

  • 130篇管晓虹
  • 70篇冯振卿
  • 58篇仇镇宁
  • 31篇李玉华
  • 28篇朱进
  • 22篇李芸茜
  • 19篇朱荫昌
  • 15篇吴观陵
  • 14篇王祝鸣
  • 11篇李红
  • 10篇梁幼生
  • 10篇薛婉芬
  • 9篇吴玉龙
  • 9篇许静
  • 8篇朱晓娟
  • 8篇张慧林
  • 8篇赵慰先
  • 8篇司进
  • 8篇顾春艳
  • 7篇何伟

传媒

  • 39篇中国血吸虫病...
  • 2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1篇中国寄生虫学...
  • 5篇中国人兽共患...
  • 5篇国际医学寄生...
  • 3篇中国寄生虫病...
  • 3篇生物化学与生...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国外医学(寄...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13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2篇2006
  • 12篇2005
  • 7篇2004
  • 3篇2003
  • 8篇2002
  • 10篇2001
  • 10篇2000
  • 7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4篇1996
  • 4篇1995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免疫筛选及抗原表达克隆的鉴定被引量:9
1994年
用表达载体λgtll构建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并直接以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筛选,从1.5×10~4个噬菌体克隆中筛选出9个阳性克隆.经Western印渍分析,Sjll4,Sill5,Si116 3个克隆显示有大于β-半乳糖苷酶的重组融合蛋白带,并被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所识别,其分子量分别为130、135和 130kDa.经重组DNA技术获得单一性日本血吸虫抗原蛋白,对于研究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和宿主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大量制备标准化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抗原或疫苗侯选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冯笑川吴宜琴陈淑贞张兆松管晓虹吴观陵赵慰先
关键词:CDNA文库免疫筛选日本血吸虫重组抗原
感染日本血吸虫的BALB/C小鼠血清内抗14OKD抗原分子抗体的动态观察
1994年
本研究采用针对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虫卵140KD分子的单克隆抗体NP28-5B,建立的竞争ELISA,定期检测感染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的BALB/C小鼠体内存在针对140KD SEA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应答及其动态。
郑学礼管晓虹吴观陵赵慰先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原分子血吸虫卵虫卵肉芽肿
抗独特型抗体作为日本血吸虫病诊断抗原的研究被引量:19
1996年
本研究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作为抗原,进行ELISA检测日本血吸虫血清抗体,与用肠相关抗原G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对照,检测100份急性病人血清,NP30检出率为95%;GAA为92%;SEA为97%,三者无显著差别。52例慢性病人中NP30与GAA检出率均为73.1%,但与SEA94.2%有显著差别。在40例已治愈病人中,NP30转阴率为42.5%与GAA的45%无差别,但SEA仅为15%,前二者与之有显著差别(P<0.01)。在50例正常人中NP30与GAA和SEA的假阳性率分别为6%、8%和2%,无显著性差别。另外,20例肺吸虫病人仅SEA出现一例假阳性。10例华支睾吸虫病人有1例有3种抗原均出现阳性。实验结果提示:NP30可望替代虫源性抗原,用于血吸虫病诊断。
陶如华仇镇宁吴宜琴罗建平管晓虹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抗独特型抗体ELISA
抗独特型抗体在寄生虫病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2009年
独特型及抗独特型抗体源自免疫网络学说,抗独特型抗体具有模拟抗原及免疫调节的作用。基于这一理论基础,抗独特型抗体已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免疫诊断、疫苗及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中。该文就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鉴定方法以及其在寄生虫病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许静冯振卿管晓虹
关键词: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治疗寄生虫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 P30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0
1999年
为研究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 P30 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将45 只 I C R 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注射 N P30,对照组腹腔注射 S P2/0 腹水。尾蚴攻击感染后第4、8、12、16、20、24 周分别处死小鼠取肝, V G 组化染色和Ⅰ、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F N)免疫组化染色,应用 N Y D1000 型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明, V G 染色显示实验组肝组织胶原的平均光密度值、卵均面积和总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Ⅰ、Ⅲ型胶原及 F N 含量比对照组低。本文提示 N P30 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很有希望的血吸虫病抗病疫苗候选分子。
朱荣冯振卿李玉华冷静薛婉芬仇镇宁李芸茜管晓虹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重链可变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分离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重链可变区 (VH)基因并测定其序列。方法 根据鼠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基因 FR1和 FR4序列的保守性 ,化学合成体外扩增 Ig重链可变区基因的数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NP30的杂交瘤细胞株基因组 DNA为模板 ,扩增 VH 基因 ,将其克隆入 p U C19载体 ,重组子用 Sanger's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序列 ,将序列与Gene Bank中已发表的抗体序列比较。结果  VH 基因全长 35 7bp,属鼠免疫球蛋白重链第 亚类 ,由种系基因 V、Dsp2 .8与 JH4重排而来。该 VH 基因序列已被 Gene Bank收录 (accession NoAF2 82 6 2 2 )。结论 该 VH 基因为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宋晓彤冯振卿仇镇宁李芸茜林敏柏慧沙家豪管晓虹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基因扩增NP30重链可变区
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单特异性双链抗体的构建 表达与初步鉴定
2009年
目的构建和表达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单特异性双链抗体,初步鉴定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用overlap PCR法扩增双链抗体基因VH-GGGGS-VL,将双链抗体基因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gⅢ。表达质粒转化E.coli TOP10F′,左旋阿拉伯糖诱导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分离纯化,ELISA检测纯化蛋白与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的结合活性。结果测序证实双链抗体基因正确,构建了双链抗体的原核表达系统,双链抗体在细菌超声上清和沉淀内均有表达,分子量约为34kD。纯化产物经ELISA鉴定,结果表明NP30单特异性双链抗体可与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构建和表达的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NP30单特异性双链抗体具有与亲本单抗相同的结合活性。
朱晓娟许静李红顾春艳唐奇李玉华仇镇宁王祝鸣朱进冯振卿管晓虹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抗独特型抗体蛋白表达
肝细胞癌MAGE-A9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特性鉴定
2005年
目的:扩增和克隆人黑色素瘤抗原MAGE鄄A9(melanomaantigenA9)cDNA,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制备抗MAGE鄄A9单抗,观察其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方法:从人肝癌组织提取总RNA,用RT-PCR从中扩增出MAGE鄄A9cDNA,插入载体pMD18鄄T中,测序正确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BAD/gIII鄄MAGE鄄A9,转化大肠杆菌TOP10株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L鄄Arabinose诱导表达纯化后,制备抗MAGE鄄A9单抗,免疫组化检测MAGE鄄A9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获得MAGE鄄A9c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一致。成功构建表达载体,表达可溶重组蛋白,SDS鄄PAGE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kD。获得抗MAGE鄄A9单抗,MAGE鄄A9在肝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8/39),主要表达于胞浆,未见肿瘤异质性,统计学分析MAGE鄄A9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结论:有相当部分肝癌患者的肿瘤表达MAGE鄄A9抗原,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分化程度没有相关性,MAGE鄄A9可能成为肝癌特异性免疫治疗的靶点。
徐璐朱进仇镇宁李玉华张建平孙景军丁贵鹏王子露冯振卿管晓虹
关键词:黑色素瘤抗原RT-PCR基因克隆
全人源抗肝癌重组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2005年
目的:构建及表达全人源抗肝癌MAGE鄄A1单链抗体(A3)与相思子毒素A链(Abrin鄄A)的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对人BEL7402肝癌细胞系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PCR方法体外扩增A3基因,经测序后重组入原核表达载体pBAD/gⅢ鄄Abrin鄄A相应位点上,将构建正确的pBAD/gⅢ鄄A3/Abrin鄄A表达质粒转化E.coliTOP10,左旋阿拉伯糖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纯化及活性鉴定,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EL7402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结果:构建的重组免疫毒素表达载体pBAD/gⅢ鄄A3/Abrin鄄A,诱导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60kD;纯化的pBAD/gⅢ鄄A3/Abrin鄄A对BEL7402细胞的最大杀伤率为70.17%,IC50为3.12μg/ml。结论:构建、表达的全人源抗肝癌A3/Abrin鄄A融合免疫毒素对肝癌细胞有较明显的杀伤作用。
王子露朱进丁贵鹏孙景军张建平冯振卿管晓虹
关键词:重组免疫毒素MAGE
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诊断标志物的电泳筛选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筛选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检测探针。方法 采用电泳方法从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筛选诊断标志物,以此为抗原制备McAb,并用ELISA对尿样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 PAGE电泳法筛选到一条分子量约30kDa 的糖蛋白带;以此糖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 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获得2 株McAb - NP56 和NP54;用NP56 以间接ELISA法检测10 份日本血吸虫感染者尿液(EPG中位数为69),浓缩50 倍尿液和原尿分别有9 份和5 份呈阳性。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McAb- NP56 有望作为日本血吸虫慢性病人和轻度感染者尿液的检测探针应用于现场。
田海生朱昌亮管晓虹冯振卿仇镇宁李芸茜吴观陵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尿液诊断标志物电泳单克隆抗体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