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以华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兰克
  • 2篇富兰克林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修养
  • 1篇修养
  • 1篇中国文学
  • 1篇梭罗
  • 1篇碰撞
  • 1篇文化变迁
  • 1篇文化交流
  • 1篇文化接触
  • 1篇文体
  • 1篇文体分析
  • 1篇文体学
  • 1篇文学
  • 1篇文学传播
  • 1篇文学交流
  • 1篇戏剧
  • 1篇漫步
  • 1篇跨文化

机构

  • 7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7篇章以华
  • 1篇李舒文
  • 1篇王吉民
  • 1篇李果红

传媒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四川教育学院...
  • 1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文化艺术研究
  • 1篇文化与传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话语概念在戏剧文体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从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在文体学,语用学和语篇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话语概念的文体分析模式。并以文学批评和文体学研究涉及得最少的文学体裁———戏剧———为研究对象,指出应该重视戏剧文本的多重属性,把长期以来被传统的文学批评、戏剧批评和文学问题研究所忽视的戏剧语言———舞台指令———纳入戏剧文体研究的范围之内。最后,本文还指出,基于话语概念的戏剧文体研究表明了语言学领域的两个发展新趋势:文学与非文学的概念区别趋于模糊;文体学,话语分析以及修辞学的跨学科界限日趋模糊,并互为所用。
章以华
关键词:话语文体学戏剧
文化变迁中的延续与碰撞——重溯越南文字发展史
2019年
越南文字书写系统历经变更,从采用汉字、创制喃字到转而使用拉丁化的越南国语字。重溯越南文字变迁的历史史实,可以看出越南在不同历史境遇中与多种文化交流背后的动机与心态。越南人民对待外来文化既受吸引又有拒斥的心态,促使其在文化现代化转型中对外来文化采取整合的策略,使越南文化逐渐呈现出一种“统一多样性”的特点。
章以华
关键词:文化接触文化变迁
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1900-1950)——从越南国语文字发展史的视角出发
2020年
20世纪上半叶,中越文学交流的文字载体发生了改变,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出现了一些新的内容和特点,中国文学的越南语译本逐渐成为维系这一交流的主要形式。中国文学在越南的传播状况体现了越南国语文字推广的内在需求,因而融入了越南文字改革的历程。这一特殊语境下的中越文学交流案例表明了对于越南文化现代"西方化"阐释的局限性。
章以华
关键词:文学传播
富兰克林道德伦理观的中国渊源探析被引量:4
2011年
富兰克林的道德伦理观主要体现在《富兰克林自传》和《穷查理年鉴》中,它为美国实用主义道德伦理观的形成开启了一扇智慧之门。富兰克林在创造探索自己的道德艺术中善于吸收各教各派之所长,实据表明他汲取了中国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形成了虽具清教特色但却实用的道德伦理观。本文采用比较文学研究的相关方法来探析富兰克林道德伦理观与中国儒家道德伦理观之间的渊源。
王吉民章以华
关键词:富兰克林
富兰克林十三项美德的中国渊源被引量:1
2010年
富兰克林在他的《自传》中提出了节制、沉默寡言、生活有秩序、决断、俭朴、勤劳、诚恳、正直、中庸、清洁、宁静、贞节、谦虚等十三项美德,这些美德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精神,指导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实现美国梦,却鲜少有人关注其思想来源。本文采用"影响研究"理论所倡导的由果溯源的模式来解读富兰克林的十三项美德,并通过对比这十三项修身美德和相应的中国文本中的道德修养准则来考证富兰克林对中国文化的汲取,从而探寻这十三项美德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渊源。
章以华李果红李舒文
关键词:富兰克林道德修养
711号园中的瓦尔登湖式漫步——《北京,最后的纪念》与《瓦尔登湖》美学构建之异同被引量:3
2015年
阎连科的《北京,最后的纪念》(又名《711号园》)虽在美学构建上借鉴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视角,却展示了不同的生态审美观和文化观。但是,两者存在相通之处,即都是基于生物区域主义的本土化创作。这种不同而"和"的现象体现了东西方审美旨趣的呼应和融合。区域生物主义引导下的对话与传承是本土生态话语构建的途径,也是实现全球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章以华
关键词:《瓦尔登湖》
互文视角下梭罗对儒家文本的接受被引量:1
2013年
梭罗的部分作品呈现出了深受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特征,影响实据和影响路径清晰明确。但基于"互文性"视角,从文本间性、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3个层面来研究梭罗对儒家文本的接受,我们能够探得他如何从儒家文本中析取所需,融于己作,建构新的文学文本。这种文学文本间的跨文化交流也是异质文化对话的重要渠道。把梭罗作为接受主体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索异质文化沟通在文学交流过程中的多元模式和多种可能性。
章以华
关键词:梭罗互文跨文化交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