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艳杰

作品数:82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大连市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21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细胞
  • 16篇细胞系
  • 15篇中间球海胆
  • 15篇泥鳅
  • 15篇海胆
  • 15篇刺参
  • 11篇仿刺参
  • 10篇体壁
  • 9篇蛋白
  • 8篇基因
  • 7篇扇贝
  • 7篇克隆
  • 6篇基因克隆
  • 6篇饥饿
  • 6篇蛤仔
  • 6篇菲律宾蛤仔
  • 5篇三倍体
  • 5篇生物学
  • 5篇生物学特性
  • 5篇微卫星

机构

  • 69篇大连海洋大学
  • 7篇大连水产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0篇秦艳杰
  • 67篇李霞
  • 12篇李雅娟
  • 9篇马辰
  • 8篇白丽雯
  • 6篇王雪
  • 6篇闫喜武
  • 6篇初冠囡
  • 5篇赵祥吉
  • 5篇金迪
  • 5篇姜志强
  • 5篇吴迪
  • 4篇王福景
  • 4篇张国范
  • 4篇孙博林
  • 4篇张慧敏
  • 3篇周一兵
  • 3篇周伯文
  • 3篇郭莹
  • 3篇吴迪

传媒

  • 20篇大连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农学学报
  • 3篇2012年中...
  • 2篇海洋科学
  • 2篇水产学报
  • 2篇水产科学
  • 2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通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烟台大学学报...
  • 1篇黑龙江水产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7篇2014
  • 12篇2013
  • 1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在25℃、5%CO_2实验室条件下,于20%FBS-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系,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第75代松江鲈肾组织细胞传代培养后,0~2 d处于潜伏期,2~4 d进入对数生长期,4~6 d进入稳定期,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5.2 h。经液氮冷冻保藏1月后,复苏细胞的存活率为(90.8±1.37)%。35代松江鲈肾组织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40,核型公式为K(2n)=16m+10sm+14t。病毒敏感性试验表明,松江鲈肾组织细胞对鱼类诺达病毒不敏感,对鲤春病毒血症病毒敏感,测定病毒滴度为10^(6.53)/mL。镉离子敏感性试验显示,松江鲈肾细胞存活率随着氯化镉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半致死浓度为(130±9.1)μmol/L,可用来作为镉离子检测的生物学指标。
张晓雨李霞秦艳杰单莉娟周诗嘉王茂林梁艳王缙云
关键词:松江鲈细胞系生物学特性
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系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启动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泥鳅鳍组织细胞原代培养,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传代,目前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细胞已经分别传至59代、68代和68代。三种细胞均为成纤维细胞样细胞。鳍组织无菌处理方法是:先用质量浓度为10%的碘伏浸泡15min;后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的混合液(500 IU/mL青霉素,500μg/mL链霉素)浸泡30min;原代培养和早期传代培养所用的培养基为DMEM/F12,添加体积分数为20%的胎牛血清、10 ng/mL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20 ng/mL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以及10μg/mL硫酸软骨素。30代以后所用培养基为20%FBS-DMEM/F12。细胞培养在25℃、5%CO2培养箱中。在此条件下,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倍增时间分别为48.43h、36.01h和41.45h;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的特征染色体数目分别为50条、75条和100条;测定的二倍体、三倍体和四倍体细胞及核的体积比分别为1︰1.37︰2.37和1︰1.53︰1.97;细胞经液氮冷冻保存60d后,解冻复苏后测定存活率分别为(80.88±1.38)%、(84.48±1.13)%、(81.57±1.28)%。不同倍性的泥鳅细胞系的建立丰富了鱼类细胞系的种类,为揭示多倍体鱼类生长、遗传等机制打下基础。
李霞马辰秦艳杰李雅娟吴迪白丽雯刘博
关键词:泥鳅细胞系多倍体生物学特性
刺参26S蛋白酶体S7亚基基因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实验采用RACE法首次从刺参(Aposti chopus japoni cus)体腔细胞中克隆出26S蛋白酶体组成19S亚复合体亚基之一的S7亚基基因(GenBank accession No.JQ922514).该基因...
赵祥吉秦艳杰李霞刘洋丁鉴峰
关键词:刺参基因克隆
重铬酸钾对不同倍性泥鳅鳍细胞系的毒性效应被引量:4
2017年
以二倍体和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鳍细胞系(DIMF和TRMF)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重铬酸钾对细胞的氧化损伤、微核形成以及金属硫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旨在多角度探讨重铬酸钾对细胞系的毒性效应,建立适合监测其污染情况的指标。采用MTT法测定了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使用试剂盒测定了3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吉姆萨染色后观察了细胞微核的变化,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了金属硫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24 h急性毒性实验两种细胞系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25.3±1.2)μmol/L、(27.9±0.6)μmol/L,DIMF对重铬酸钾的敏感性要高于TRMF。当重铬酸钾浓度为0~30μmol/L时,二个细胞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染毒浓度升高而升高。当重铬酸钾浓度为0~20μmol/L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逐渐升高,浓度为30~40μmol/L时,其活力开始下降。两种细胞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随重铬酸钾浓度增大逐渐降低。二倍体细胞系氧化酶活性均低于三倍体。微核试验显示,重铬酸钾可引起细胞核损伤,形成微核。当重铬酸钾浓度为40μmol/L时,DIMF、TRMF微核率达到最大,分别为7.33‰和8.00‰,DIMF微核率要低于TRMF。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对照组金属硫蛋白(MT)基因表达量很低,但经重铬酸钾胁迫后,MT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
吴迪李霞秦艳杰白丽雯周诗珈
关键词:重铬酸钾微核率金属硫蛋白
仿刺参体壁再生过程中两个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
2017年
本研究首次从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体壁中克隆得到核糖体蛋白L30(ribosomal protein L30,RPL30)的c DNA全长序列(Gen Bank:JQ770165),该序列包括56 bp的5′-UTR,162 bp的3′-UTR和339b 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12个氨基酸;Blast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的核苷酸序列以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均在75%以上;RPL30基因在仿刺参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肠、体腔细胞、纵肌、体壁中表达量分别为呼吸树的7.24倍(P<0.01)、4.47倍(P<0.01)、3.12倍(P<0.05)、1.35倍(P>0.05);仿刺参体壁再生不同阶段核糖体蛋白基因RPL30和RPL17的表达存在差异,体壁再生第7 d时RPL30基因的表达出现峰值,为对照组的2.13倍(P>0.05),其余天数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1、5、6d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RPL17基因在再生第2、5d分别出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7.47倍和5.60倍(P<0.05),其余各天的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表明核糖体蛋白基因除构成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外,还有着各自的核糖体外功能。本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仿刺参蛋白质合成、再生及多种生理活动的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秦艳杰王文文王艳枫李霞
关键词:仿刺参基因克隆
泥鳅MSAP技术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为获得不同倍性泥鳅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模式,以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试验建立了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
周贺徐雯李雅娟秦艳杰李霞麻天宇肖逸啸马海艳
关键词:泥鳅DNA甲基化MSAP
文献传递
海胆变态相关的SSR标记筛选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胆变态相关的SSR标记筛选方法,是针对海胆幼虫及稚胆阶段个体小、DNA含量少的特点,采用固定液固定,用裂解液直接裂解法获得海胆发育早期每个个体的DNA,用以进行微卫星扩增的模板,所得带型清晰稳定,杂带少,...
秦艳杰李霞罗耀明孙博林
文献传递
仿刺参体壁总RNA提取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取纯度高、完整性好、得率高的仿刺参体壁总RNA的方法,具体方法是取仿刺参体壁组织至液氮中速冻;将速冻的组织研磨后置入裂解液中匀浆、离心,取上清;向上清中加入氯仿,再离心取上清至另一离心管中;再加入高盐溶液...
李霞秦艳杰王雪陈秋实郑柯
文献传递
中国帘蛤目16种经济贝类DNA条形码及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对中国帘蛤目主要经济贝类的分子系统发育进行了研究,应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了6种中国近海帘蛤目经济贝类共计60个个体的COI基因片段,与GenBank收录的10种帘蛤目贝类50条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帘蛤目贝类COI基因存在碱基插入和缺失现象,在16个物种中有6个物种存在103个插入和缺失位点,其中杂色蛤仔Ruditapes variegata、裂纹哥特蛤Katelysia hiantina插入和缺失位点均为30个,大竹蛏Solen grandis为27个;碱基的组成出现偏倚现象,A+T含量(64.2%)明显高于G+C含量(35.8%);基于K2P模型的计算,16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10 6,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388 4,后者是前者的21.34倍;系统发育树聚类分析表明,COI基因在科、属、种水平上的鉴定及其系统进化关系重构方面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一致性较高。研究表明,线粒体COI基因作为帘蛤目贝类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的适用性上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同时也为形态分类系统提供了必要补充。
王琳楠闫喜武秦艳杰聂鸿涛牛泓博张国范
关键词:COI基因系统发育DNA条形码
中间球海胆性别性状的微卫星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针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 edius育苗生产中很难进行活体性别鉴定这一特点,采用组织切片法和微卫星标记分析法对海胆进行观察分析。试验用样品由大连太平洋海珍品有限公司提供,共31只。采用组织切片法鉴别雌、雄个体,发现17只个体为雌性,14只个体为雄性。同时,将31只个体分为雌、雄两个群体,提取性腺组织基因组DNA,利用已经筛选好的11对引物对雌、雄两个群体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发现INST09-A,INST10-A,INST10-B三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在两个群体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位点INST10在雌、雄两个群体中的基因型频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初步说明这些位点及相应等位基因可能与性别决定位点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
初冠囡金迪马驰原罗耀明宋晓楠秦艳杰
关键词:中间球海胆性别微卫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