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振斌
-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富C和富(Al,Ti)的617B合金750℃时效组织与硬度及冲击吸收能量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研究了C和(Al,Ti)质量分数不同的2种617B合金在750℃时效5 000h、7 500h和10 000h后的硬度和冲击吸收能量。利用OM和SEM/TEM观察其显微组织并结合EDS+MPST方法进行相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Al、Ti质量分数较高的合金B相比,C质量分数较高的合金A固溶处理后晶粒较细,沿晶界析出的M23C6相连续分布,其冲击吸收能量较低。5 000~10 000h时效后,合金A的γ′相体积分数虽然较低,但晶内均匀分布极细条状M_(23)C_6相和γ′相的复合组织,其硬度基本不变;合金B中γ′相体积分数虽然较高,但仅在晶界附近分布有较少的M_(23)C_6相和γ′相的复合组织,其硬度明显降低;随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A晶界上M_6C相略有增加,其冲击吸收能量较高。而合金B晶界上μ相明显增加,因此合金B的冲击吸收能量明显较低。晶界析出影响原始晶粒大小及其冲击吸收能量,而晶内均匀分布的M_(23)C_6相和γ′相的复合组织可提高其硬度的稳定性,C和(Al,Ti)的添加量对上述现象起决定性作用。
- 石振斌赖仙红项昌红杨小川杨华春彭志方陈方玉
- 2520不锈钢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静态增重法测定2520不锈钢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运用X射线衍射测定氧化物类型,运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不同氧化时间形成的氧化膜的形貌,通过能谱分析(EDS)氧化膜的成分,研究2520不锈钢的高温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物类型主要为Fe2O3,且氧化物类型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在氧化初期,氧化物中富Fe,氧化速度较快,氧化反应发生在氧化膜的外表层,即发生外氧化.
- 周奎王志武石振斌翟雪怡
- 关键词:高温氧化氧化膜
- T91钢的高温氧化行为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T91钢在不同的高温条件下的氧化试验,用静态增重法测定T91钢的氧化动力学曲线,对氧化膜进行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在600℃条件下氧化动力学曲线呈抛物线规律,氧化膜的氧化产物主要为Fe3O4并有少量的Fe2O3;在800℃时,其氧化动力学曲线呈双直线。氧化反应一直在氧化膜表层进行,即发生外氧化。
- 石振斌王志武翟雪怡周奎
- 关键词:T91钢高温氧化
- P92钢奥氏体化后的冷却方式对650℃时效组织及硬度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采用扫描电镜二次电子/背散射成像模式(SEM-SE/BSE)、能谱分析(EDS)和复相分离技术(MPST)研究P92钢试样于1060℃/1h奥氏体化后以不同方式冷却(空冷/置炉门口冷:缓冷)经760℃/2h回火(空冷)后再经650℃时效后的组织及硬度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92钢时效后的显微组织均为基体相与析出相(M_(23)C_6相和Laves相);奥氏体化后冷却方式对650℃时效后组织及试样硬度有明显影响:缓冷时效试样的析出总量大而硬度低,且Laves相的体积分数/颗粒粗化倾向明显较大,M_(23)C_6相体积分数较小;在650℃时效1000h和3000h期间,空/缓冷时效试样的硬度基本不变/下降;此外,650℃时效试样组织及硬度的稳定性与过冷奥氏体及马氏体的稳定性有关。因此,工业现场管道奥氏体化后应尽快散热。
- 钟蛟彭志方陈方玉彭芳芳刘省石振斌
- 关键词:P92钢奥氏体化冷却方式时效处理显微硬度
- 20g钢在高温下氧化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通过20g钢分别在600℃,800℃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实验,用静态增重法测出氧化动力学曲线,其近似于三条斜率不同的直线,且随温度的增加氧化速率变大;对氧化膜进行X-Ray衍射,SEM以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其氧化膜的氧化物为Fe3O4.O,呈针状及片状,且发现其氧化物晶粒开始形成的位置是随机的,氧化初期的氧化速率较大,随后趋于平缓,并且氧化一直从表层开始发生。
- 翟雪怡王志武周奎石振斌
- 关键词:20G钢高温氧化氧化动力学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