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川达也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东京齿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华医学基金会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咬合
  • 2篇海马
  • 1篇胆碱
  • 1篇递质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形态学变化
  • 1篇学习记忆
  • 1篇牙缺失
  • 1篇咬合干扰
  • 1篇乙酰
  • 1篇乙酰胆碱
  • 1篇射电
  • 1篇神经递质
  • 1篇神经递质含量
  • 1篇神经组织
  • 1篇生活质量
  • 1篇适应性
  • 1篇头面部
  • 1篇头面部疼痛

机构

  • 6篇东京齿科大学
  • 6篇北京大学口腔...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6篇姜婷
  • 6篇冯海兰
  • 6篇石川达也
  • 5篇吴敏节
  • 4篇江青松
  • 3篇下野正基
  • 2篇丛伟红
  • 1篇张建军
  • 1篇张震康
  • 1篇李健

传媒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口腔颌面修复...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磨牙缺失后大鼠海马区乙酰胆碱含量改变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磨牙缺失)对大鼠脑部海马区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24只10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侧磨牙拔除组和双侧磨牙拔除组,6周后,大鼠快速断头处死,分离左右侧海马组织,分别测定乙酰胆碱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单侧磨牙拔除组大鼠海马内乙酰胆碱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双侧磨牙拔除组大鼠海马内乙酰胆碱含量较对照组也降低(P<0.001),并且双侧组乙酰胆碱含量较单侧组低(P<0.05);各组间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咬合支持丧失后6周,可以导致大鼠脑部海马区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含量下降。
江青松姜婷冯海兰吴敏节丛伟红石川达也
关键词:磨牙缺失乙酰胆碱
咬合支持丧失后大鼠海马区神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咬合支持丧失对高龄大鼠神经组织形态学方面的影响,从而探讨咬合支持对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性。方法:24只10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单侧磨牙拔除组和双侧磨牙拔除组,6周后,大鼠快速断头处死,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组织形态。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拔牙组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核溶解、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和一些重要的蛋白合成细胞器消亡,以及突触数量减少,其中以双侧磨牙拔除组变化更为明显。结论:咬合支持丧失后6周,大鼠海马区神经组织形态学发生退行性变。
江青松姜婷冯海兰吴敏节丛伟红石川达也
关键词:神经组织海马
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1219名65—74岁老年人咬合支持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信息,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老年人群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者比例随口内咬合支持区数目的...
吴敏节姜婷冯海兰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关键词:咬合生活质量
文献传递
单侧磨牙缺失对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研究单侧磨牙缺失对大鼠脑部海马区主要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23只10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左侧磨牙拔除组,六周后,大鼠快速断头处死,分离海马区脑组织,拔牙组海马左右侧分开,分别测定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①拔牙组左、右侧海马中g-氨基丁酸(GABA)和牛磺酸(Tau)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升高(P<0.05);②拔牙组左、右侧海马中5-羟吲哚乙酸(5-HIAA)含量、5-HIAA/5-HT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01);③拔牙组大鼠左侧海马内谷氨酸(Glu)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④拔牙组大鼠右侧海马内去甲肾上腺素(NE)和5-羟色胺(5-H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升高(P<0.05)。结论:单侧磨牙缺失后影响大鼠海马区氨基酸类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江青松姜婷冯海兰吴敏节石川达也下野正基张建军
关键词:海马神经递质
实验性咬合高点诱发头面部疼痛时的肌电分析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探讨咬合高点对咀嚼肌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在10名个别正常牙合志愿者的右下第一磨牙上赋予牙尖交错位的咬合高点,赋予前以及赋予后第3天利用表面肌电图记录咬肌、颞肌前后束的肌电活动, 并用可视性疼痛示意尺记录受试者的头面颈部疼痛症状。采用秩和检验统计方法比较咬合高点赋予前后肌电活动的变化以及双侧肌电活动的不对称性变化,并进行疼痛症状和肌电活动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赋予咬合高点后息止位右侧颞肌前束的肌电幅值和积分值显著增加;大力咬合时咬肌、颞肌前后束的肌电幅值和积分值明显减小,同时双侧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不对称性指数显著增大(P<0. 05)。受试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口颌面痛症状,右侧颞部的疼痛程度与右侧颞肌前束息止位的肌电幅值以及积分值的增加倍数呈正相关(P=0. 001)。结论:赋予实验性咬合高点后干扰侧息止位颞肌前束的紧张度增加,大力咬合时双侧颞肌前束的肌电活动明显不对称,提示了肌电活动的变化与干扰侧颞部疼痛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李健姜婷张震康冯海兰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关键词:咬合干扰咀嚼功能
咬合支持丧失对大鼠学习记忆和自发探究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咬合支持丧失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跳台反射箱和旷场分析仪观察单侧和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相比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自发和探究行为的差异。结果单侧或双侧后牙拔除组大鼠和对照组[总EL1:(25.25±7.26)s,SDL2:300s]相比,跳台实验中反映学习能力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单侧组:(48.20±22.33)s,双侧组:(56.13±19.85)s,JP<0.01],反映记忆能力的步下潜伏期明显缩短[单侧组:113.37s,双侧组:83.68s,P<0.01],而上下台的错误次数和电击时间却明显增多(P<0.05);旷场分析实验中后牙拔除组大鼠对新环境的适应性和空间认知能力差于对照组,而兴奋性和紧张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后牙咬合丧失可能会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空间认知能力和对新异环境的适应性。
吴敏节姜婷冯海兰江青松石川达也下野正基
关键词:咬合记忆适应性空间认知能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