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坤和 作品数:18 被引量:74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味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急性胆囊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大柴胡汤加减,对照组仅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P<0.05);治疗组腹痛消失及体温恢复正常显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柴胡汤有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清除肝胆湿热之功,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急性胆囊炎急性感染症状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 石坤和 高瑛 顾渊 夏惠钟 姜民关键词:大柴胡汤 急性胆囊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治疗晚期左半结肠癌的生存分析及用药规律探析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中药对晚期左半结肠癌的生存影响及其用药规律。方法按有无系统服用中药,将入选的患者分为中药组和非中药组,并将患者的基本信息及随访资料录入数据库。单因素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用于两组之间比较,多因素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根据中药组患者用药情况,使用K-means动态样本聚类法将患者分类,统计每类患者累积用药频率和高频中药功效频率,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152例晚期左半结肠癌患者,其中,中药组83例,非中药组69例,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17.1个月,95%CI:12.845~21.355;非中药组中位生存期为11.1个月,95%CI:6.680~13.520,P=0.001;与不服用中药比较,服用中药:HR=0.612,95%CI:0.425~0.882,P=0.008。晚期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用药情况可分为3类,即健脾祛湿药配伍软坚散结药、健脾祛湿药配伍化痰药、健脾祛湿药配伍清热解毒药,对应的中医治法为以健脾祛湿为基础分别加以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或理气燥湿化痰。结论中药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左半结肠癌生存期,提高生存率。晚期左半结肠癌的治法以健脾祛湿为主,临证分别加以软坚散结、理气燥湿化痰或清热解毒。 阮啸锋 姚丽婷 张涛 石齐 唐宇飞 王曦妤 吴行 石坤和 李琦 侯风刚关键词:左半结肠癌 用药规律 基于临床疗效评价和数据挖掘探究晚期结直肠癌中药用药规律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临床疗效评价和数据挖掘分析延长晚期结直肠癌生存期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药处方,运用EXCEL、SPSS 24.0、STATA 14.0及SPSS modeler14.0软件行生存分析、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算法挖掘中药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晚期结直肠癌患者279例,分为中药组(126)与对照组(153),共计3764张处方,涉及421味中药。与对照组相比,在倾向性匹配(PSM)前后中药组均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P值均<0.001,PSM前:HR=0.39,95%CI:0.29~0.52,mOS:12mo VS 30mo;PSM后:HR=0.46,95%CI:0.33~0.64,mOS:15mo VS 30mo)。高频中药共84味(出现频率>10%)。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核心基础方组为黄芪,白术,薏苡仁及茯苓(支持度:47.69%,置信度:85.48%),此方组定义为健脾祛湿基础方。导向关联分析显示,在健脾祛湿药物使用的基础上兼顾配伍理气药、补气药、清热解毒药及滋阴药。结论:中药可有效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中药多从脾论治,以健脾祛湿为基础,通过辨证论治多配伍理气、补气、清热解毒及滋阴药。 王曦妤 吴行 石齐 殷晓聆 姚丽婷 石坤和 阮倩雨 阎国良 吕祥 侯风刚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 数据挖掘 疗效评价 “二仙汤”对人乳腺癌HCC1937细胞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细胞转移是治疗失败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学认为冲任失调是发生乳房疾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也是乳腺癌复发转移的重要病机。临床上"调摄冲任"治则法能明显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本研究就"二仙汤"经典方剂的抗乳腺癌HCC1937细胞转移进行了体外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顾渊 石坤和 高瑛 李夏 李宁 唐晓丹 杨新伟 王开强关键词:二仙汤 乳腺癌转移 多基因联合检测对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和β微管蛋白Ⅲ基因(TUBB3)联合检测对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晚期胃癌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根据ERCC1、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选择不同的化疗方案;对照组不进行基因检测,采用DCF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两组均化疗≥4个周期。观察比较两组的化疗效果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68.00%,高于对照组的56.00%,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与化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化疗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黏膜炎、肝肾功能损害、心脏毒性等方面。其中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黏膜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和TUBB3联合检测并基于其的化疗方案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少的优点,可提高化疗效果。 石坤和 高瑛 顾渊关键词:晚期胃癌 基因检测 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比较经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共收治腹股沟疝136例,随机分成A、B二组。A组70例患者,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B组66例患者,行疝环充填式修补术。比较分析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疼痛、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二组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2年,无复发。A组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9、5.97,P=0.15、0.02)。二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2、1.58,P=0.135、0.130)。结论腹膜前间隙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在治疗腹股沟疝中均有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腹膜前修补术式更有优势,更舒适。 高瑛 石坤和 顾渊 夏惠钟 姜民关键词:疝修补术 无张力 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 总结改良二孔法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96例阑尾炎患者行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脐孔右侧切口,观察孔戳卡位于右上,5mm操作孔位于下缘,第二操作孔(5mm戳卡)选在耻骨联合上缘偏右阴毛遮蔽部位.分离切断阑尾系膜,阑尾根部套扎器套扎,切除阑尾.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0±10)min.8例患者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于术后48-72h内拔除.无切口感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当晚或次日晨起床活动,3-5d出院.结论 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实用. 景梅 陆文明 石坤和 顾渊 高瑛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二孔法 胆道镜在78例胆道术中的应用 2004年 我们就1994至2000年间胆道镜在78例胆道术中应用作一分析。 石坤和 励幼年关键词:胆道镜 胆道手术 胆管结石 胆石症术后联合中药制剂对患者血清总胆汁酸及预后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考察胆石症患者术后联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对其血清总胆汁酸的影响及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选择2014至2015年上海市中医院收治的148例胆石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医辨证症候均为肝郁气滞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2组,每组74例。患者均经外科手术取石。术后观察组联用中药制剂小柴胡汤,对照组仅接受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疗程2个月。术前(1~3 d)、治疗后(术后第1、2个月末)分别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ALT、As T、TBi L)和血清总胆汁酸浓度。考察治疗效果(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和患者预后(指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患者胁腹痛等不适症状均减轻或消除,肝郁、气滞症候得到明显改善;2个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末、第2个月末,患者肝功能指标、血清TBA浓度均较其术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在治疗后(P<0.05)、每一时点(P<0.05)与对照组在如上指标比较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随访患者,随诊率93.92%(139/148),复发率2.16%。结论:胆石症患者术后联用小柴胡汤可调节血清总胆汁酸浓度从而抑制胆石形成,对于预防胆石症、降低复发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高瑛 石坤和 顾渊 唐晓丹关键词:胆石症 中药制剂 血清总胆汁酸 3D立体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3D立体补片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66侧),自主选择腹腔镜修补术。按照选用补片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部分可吸收3D立体补片,对照组患者给予轻量聚丙烯平补片,均采用TAPP术进行修补。比较2组手术时间、腹股沟区疼痛异物感、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37±12)min和(41±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5,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腹股沟区疼痛异物感分别为2例(6.67%)与5例(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4.8±3.8)ml与(15.2±4.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382,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19.8±9.2)h与(24.9±10.1)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42,P>0.05)。2组患者均观察随访2~3年,未发现严重持续疼痛及复发等并发症。结论TAPP术中应用部分可吸收3D立体补片免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异物感发生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高瑛 石坤和 顾渊 唐晓丹 夏惠钟 姜民关键词:腹腔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