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内镜
  • 2篇蛋白
  • 2篇蛋白类
  • 2篇维吾尔族
  • 2篇连接蛋白
  • 2篇连接蛋白类
  • 2篇喉癌
  • 2篇耳鼻喉
  • 2篇耳聋
  • 2篇鼻内
  • 2篇鼻内镜
  • 2篇鼻窦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预后
  • 1篇预后相关
  • 1篇预后因素
  • 1篇增殖
  • 1篇诊治

机构

  • 8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喀什地区...
  • 1篇生物芯片北京...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10篇皮力东·库亚...
  • 4篇阿依恒·曲库...
  • 3篇尼力帕尔·阿...
  • 2篇陈俞
  • 2篇雍军
  • 2篇张华
  • 2篇玛依拉·吐地
  • 1篇亚力坤·亚生
  • 1篇张波
  • 1篇孙捷
  • 1篇亚森江·阿布...
  • 1篇蒋迪
  • 1篇冯娟
  • 1篇赵娟
  • 1篇鲁红丽
  • 1篇胡斌

传媒

  • 2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四个耳聋基因突变谱的筛查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筛查分析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中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的突变携带分布状况,以探讨维吾尔族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的特点.方法 通过耳鼻咽喉科专科检查和听力检测,选取维吾尔族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184例,汉族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133例,用耳聋基因芯片对4个耳聋基因GJB2、GJB3、mtDNA12S rRNA、SLC26A4常见的9个突变位点35delG、176del16、235delC、299-300delAT、538C>T、1555A>G、1494C>T、2168A>G、IVS7-2A>G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维吾尔族与汉族耳聋患者4个耳聋基因的9个位点总突变携带率分别为12.50%、30.83%,维吾尔族低于汉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6.092,P<0.01) GJB2在维吾尔族和汉族耳聋患者突变率分别为9.24%、14.29%,但2个民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λ2=1.953,P>0.05) SLC26A4在维吾尔族和汉族耳聋患者中的突变率分别为1.63%、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λ2=17.683,P<0.01) mtDNA 12S rRNA在维吾尔族和汉族耳聋患者中的突变率分别为1.63%、3.01%,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λ2=0.175,P>0.05) GJB3在2个民族中的携带率均低,分别为0.75%、0.结论 维吾尔族耳聋患者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率较低,其中SLC26A4基因突变率明显低于汉族 GJB2仍是维吾尔族耳聋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235delC和35delG为其热点突变.
陈俞玛依拉·吐地张华孙捷皮力东·库亚西
关键词:连接蛋白类突变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鼻窦内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鼻窦内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耳鼻喉病变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名。对照组进行X线检查,观察组进行鼻窦内镜诊治,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应用鼻窦内镜检查,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可完整建立临床治疗体系,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建立完整的治疗措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皮力东·库亚西
关键词:鼻窦内镜
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临床效果及术后处理。方法鼻内镜下进行各种鼻腔鼻窦手术并术后随访的方法将鼻内镜手术治疗过的各类鼻腔、鼻窦疾病患者,给予定期鼻内镜检查、局部处理、鼻腔冲洗以及合理用药等。结果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均达到临床治愈,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6例,1例慢性肥厚性鼻炎病例术后出现鼻腔粘连,2例上颌窦炎术后复发,按时随访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复发机会减少。结论鼻内镜术后大部分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均达到临床治愈,术后随访及术腔处理将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提高,减少复发,减轻患者不适感。
尼力帕尔·阿力木皮力东·库亚西张波阿依恒·曲库尔汗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鼻中隔偏曲慢性鼻窦炎
喉癌术后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喉癌的术式及疗效,以便改进治疗及提高喉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分析影响喉癌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8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喉癌手术治疗的81例喉癌患者的临床...
皮力东·库亚西
关键词:喉肿瘤生存率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耳聋人群常见基因突变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采用中国人群遗传性聋常见突变基因类型对新疆喀什地区耳聋人群进行筛查,探究新疆维吾尔族耳聋人群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及其意义。方法选取维吾尔族非综合征性聋患者174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史采集,血样抽取和DNA提取后对所选样本的35deIG、176—191dell6、235deIC、299-300deIAT、2168A〉G(H723R)、IVS7-2A〉G、1555A〉G、1494C〉T进行检测,对于位点缺失样本进行序列测定。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JB2是主要的突变基因,187delG在维吾尔族耳聋人群中首次发现,也是新发现的GJB2基因的病理性突变;SLC26A4突变在维吾尔族耳聋人群中的检出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1.000);mtDNA12SrRNA突变在维吾尔族耳聋人群中的检出率低,在对照组中未检出;20例有明确耳聋家族史的患者中17例未检出突变。结论维吾尔族耳聋人群耳聋基因常见突变有其特点,基因全序列分析和家系研究对丰富维吾尔族耳聋基因的突变谱是必要的。
陈俞玛依拉·吐地鲁红丽蒋迪赵娟胡斌皮力东·库亚西张华
关键词:连接蛋白类膜转运蛋白质类RNA核糖体
鼻内镜下歪鼻畸形矫正术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鼻内镜矫正歪鼻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80例歪鼻畸形患者术前行鼻骨CT三维重建,了解歪鼻畸形的局部形成状况。先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的矫正术,后经鼻前庭前小切口或梨状孔入路在鼻内镜辅助下行歪鼻畸形矫正术。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半年后随访,观察外鼻形状,并测量其偏离值。80例患者中矫正效果优者69例,良好者8例,不满意者3例。结论采用鼻内镜能充分显露骨折畸形愈合部位,螺旋CT三维重建鼻骨形态可在术前充分了解歪鼻畸形局部及周围情况,避免破坏整体框架,使得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皮肤坏死可能性小等特点,鼻内镜下矫正歪鼻畸形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阿依恒·曲库尔汗冯娟尼力帕尔·阿力木皮力东·库亚西
关键词:鼻内镜鼻畸形鼻成形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ELTPRA)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A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R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微波术治疗,观察组实施ELTPR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后3个月,观察组鼻塞、鼻痒、流涕、喷嚏评分低于对照组,糖精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鼻阻力、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CD3^(+)、CD4^(+)、CD3^(+)/CD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TRRA治疗AR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高免疫功能。
皮力东·库亚西
关键词:变态反应性鼻炎微波术
长链非编码RNA DLX6-AS1调控喉癌细胞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DLX6-AS1通过调节miR-144诱导喉癌巨噬细胞M2极化对喉癌细胞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中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从喉癌患者中分离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qRT-PCR检测PBMCs和TAMs中白细胞介素10(IL-10)、精氨酸酶1(Arg-1)、lncRNA DLX6-AS1与miR-144的表达。用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巨噬细胞M2极化,qRT-PCR检测lncRNA DLX6-AS1、IL-10和Arg-1与CD163表达。下调lncRNA DLX6-AS1在Hep-2细胞中的表达量后,Hep-2细胞与THP-1细胞(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48 h,CCK-8实验检测Hep-2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数目,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生物信息学软件miRcode预测lncRNA DLX6-AS1与miR-144的结合位点,并进行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过表达lncRNA DLX6-AS1与miR-144后,分别用CCK-8、Transwell和Western blot检测Hep-2细胞增殖、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能力。结果与PBMCs相比,TAMs中IL-10和Arg-1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lncRNA DLX6-AS1表达显著升高(P<0.01),miR-144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Control组相比,IL-4组THP-1巨噬细胞IL-10、Arg-1和CD163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IL-4+si-NC组相比,IL-4+si-DLX6-AS1组THP-1巨噬细胞IL-10、Arg-1和CD163表达则显著下调(P<0.01)。与IL-4+si-NC组相比,IL-4+si-DLX6-AS1组Hep-2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侵袭数目明显减少(P<0.01),N-cadherin表达显著下调(P<0.01),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lncRNA DLX6-AS1与miR-144之间存在潜在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显示,lncRNA DLX6-AS1与miR-144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与pcDNA-3.1(+)+mimics NC组相比,pcDNA-DLX6-AS1+mimics NC组THP-1巨噬细胞内IL-10、Arg-1和CD163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pcDNA-3.1(+)+miR-144 mimics组相比,pcDNA-DLX6-AS1+miR-144 mimics组THP-1巨噬细胞内IL-10、Arg-1和CD163表达显著上调(P<0.01)。与pcDNA-3.1(+)+miR-144 mimics组相比,
穆妮热·贾帕尔阿依恒·曲库尔汗雍军皮力东·库亚西穆扎排尔·米尔扎克木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喉癌增殖
三期额旁皮瓣在鼻部全层缺损重建与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三期额旁皮瓣在鼻部重大全层缺损重建与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7例鼻部严重缺损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0~71岁,其中鼻部皮肤基底细胞癌切除后鼻部缺损4例,鼻外伤后鼻缺损畸形2例,酒渣鼻鼻赘期1例。手术均采用额旁正中皮瓣分3期进行。Ⅰ期将额瓣转至鼻部缺损处,4例患者采用额瓣远端折叠形成鼻衬里,2例采取鼻中隔黏膜旋转瓣及外鼻皮肤翻转瓣建立鼻衬里,1例采取鼻腔外侧壁黏膜形成双蒂瓣后推进至鼻翼缺损处,再对鼻腔外侧壁黏膜缺损处植皮;根据衬里层的重建方式确定是否Ⅰ期植入软骨重建外鼻支架。Ⅱ期将额瓣局部或全部掀起,切除皮瓣附带的额肌及皮下脂肪,使皮瓣变薄,同时植入软骨或将Ⅰ期植入的软骨修整,再将被覆皮瓣缝回至加以塑形的外鼻支架创面。Ⅲ期皮瓣断蒂并修整供区。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结果7例患者修复皮瓣均成活,随访6个月至2年,鼻外形及功能均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三期额旁皮瓣鼻缺损重建法能够为重建的衬里皮瓣及植入的软骨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并有助于再造的外鼻达到更佳的轮廓。
亚森江·阿布都热依木亚森江·阿布都热依木亚力坤·亚生吴平安梁秀妮阿依恒·曲库尔汗阿依恒·曲库尔汗雍军尼力帕尔·阿力木皮力东·库亚西穆热迪力·穆塔力甫阿不都克里木江·买买提
关键词:外科皮瓣鼻缺损额瓣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鼻喉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耳部去脓装置,包括注射筒,注射筒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限位通槽,注射筒顶部固定安装有空心筒体,空心筒体外侧连通安装有锥形针头,注射筒顶部镶嵌安装有防护套筒,防护套筒底...
皮力东·库亚西崔巍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