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忠德
- 作品数:28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西安财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经济管理更多>>
- 浅论《商州三录》的文学史意义
- 2009年
- 《商州三录》是贾平凹早期的一部具有分水岭意义的长篇散文,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发"寻根文学"的风气之先,成为贾平凹文学创作生涯的转折点以及"商州世界"的奠基之作,文学中的"商州"开始走向世界,也是贾平凹散文语言转型与走向成熟的标志。
- 白忠德
- 关键词:文本意义
- 时代呼唤科普文本的繁荣——评《英汉科技新闻特写的语篇隐喻对比研究》
- 2019年
- 全球化时代,科技飞速发展,深刻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世界各国科技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普及成为提高全民素质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科技信息枯涩深奥,普通民众理解困难,缺少阅读兴趣。如何向普通民众传播日新月异的科技信息,唤起大家的科普意识与兴趣,显得非常迫切而重要。石春让教授出版的《英汉科技新闻特写的语篇隐喻对比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就是一部适应时代之需,为当下科普文本创作、科普文本翻译、科普文本传播提供借鉴的佳作。
- 白忠德
- 关键词:科技新闻隐喻特写
- 沈从文贾平凹乡土文学比较研究综述
- 2017年
- 沈从文与贾平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其乡土文学创作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的乡土文学有着相似的创作心理、审美追求、价值取向、生命意识、乡土情结,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多方面、多角度跟进研究,取得很多成绩,但也存在亟待深化开拓的地方。
- 白忠德
- 关键词:乡土文学
- 财税为西北地区生态安全提供支持的有效路径——简析《西北能源富集区生态脆弱风险预警与生态安全财税支持研究》
- 2017年
- 如何对西北能源富集区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风险预警,财税怎样为生态安全提供支持,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西北能源富集区生态脆弱风险预警与生态安全财税支持研究》一书,以陕西榆林市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为西北地区实现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良性循环提供了财税决策依据。
- 白忠德
- 关键词:生态安全风险预警财税支持
- 浅析中国乡土文学内涵及其叙事传统被引量:7
- 2010年
-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格局中,乡土文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20世纪汉语言文学创作成就最高的领域。中国乡土文学形成了两大基本叙事传统:一是乡土写实传统,从鲁迅到韩少功,以知识分子立场、文化批判形成的启蒙传统;二是乡土浪漫传统,从废名、沈从文、孙犁到汪曾祺、贾平凹,以知识分子立场、人性审美形成的诗化传统。
- 白忠德
- 关键词:乡土文学叙事传统
- 秦岭最后的熊猫村庄
- 2016年
- 秦岭自古就有大熊猫繁衍生息,民间称为'花熊'。上世纪初,就有动物学家推测秦岭南坡分布有大熊猫,却一直未找到实物证据。1958年是个不寻常的年份,注定要载入秦岭大熊猫研究史册。这年春天,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女讲师郑光美带领学生到岳坝公社西河林区实习,寻到杨笃芳当作特务打死的'花熊'皮张。直觉告诉她,这是一种自己没有见过的动物毛皮,
- 白忠德
- 关键词:熊猫村民村庄野生动物
- 从乡土情结看贾平凹对沈从文的借鉴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沈从文、贾平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他们作品中相似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乡土情结,构成了创作的审美支点,成就了沈从文、贾平凹,使他们及其作品走出国门享誉海外。而他们创作的成功,带给当下中国文学许多启发;贾平凹对沈从文的学习借鉴,也为繁荣陕西文学指明了一条路径。
- 白忠德
- 关键词:乡土情结
- 创新高校学生评教的路径探索被引量:1
- 2015年
-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和永恒主题,由高校扩招引发的教学质量下滑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创新学生评教路径优化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学生评教要明确评教的指导思想,评教指标体系要以人为本,评教内容要科学,过程要公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评教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 白忠德高向平
-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生评教
- 报纸新闻标题的辞格策略
- 2008年
-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恰当运用辞格策略,能增加标题的文彩和吸引力,使简短标题产生最大化的艺术魅力,从而使新闻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
- 白忠德
- 关键词:新闻标题
- 大学精神及其本质特征被引量:13
- 2005年
- 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心脏,”在大学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发展的核心必须落实在大学精神的重建上,而不是制度化的过程和模式化的结果,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学术自由、创新精神、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它们共同构成了大学精神重建的基本内容,成为大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承担的主要历史使命。
- 白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