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刚
- 作品数:175 被引量:457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从“资本正义”到“劳动正义”——《资本论》的“正义转向”被引量:4
- 2018年
- 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批判资产阶级及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只看到了劳动创造价值,而看不到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资本论》却是基于劳动价值论而得出了剩余价值论,从而使"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正是剩余价值的发现,《资本论》揭示了价值规律表面的等价交换——正义背后的实际的不等价交换,确认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的剥削本质——非正义。《资本论》是借助资产阶级所宣扬的所谓"资本正义"来揭示和论证雇佣劳动制的非正义,并主张废除雇佣劳动制,把劳动时间及其产品还给劳动者来实现"劳动正义"——"劳动政治经济学"对"资本政治经济学"的胜利。在此基础上,《资本论》实现了从"资本正义"到"劳动正义"的"正义转向"。
- 白刚
- 关键词:资本
- 作为“三大批判”的《资本论》被引量:3
- 2011年
- 作为对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之谜"进行解答的、马克思为之付出毕生心血的《资本论》,绝不仅仅是一部单纯的经济学著作,而是他"三大批判"——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所指向的"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的具体结晶。马克思的《资本论》真正体现了"三大批判"的统一,实现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的革命性变革。
- 白刚
- 关键词:《资本论》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
- 新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
- 2008年
- 作为"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的新唯物主义,其基本内涵实际上是价值与人、历史与人以及社会与人的统一,也即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的统一。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历史观和社会观,又分别为当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提供了深刻的价值哲学、历史哲学和社会哲学基础。
- 白刚崔秋锁
- 关键词:新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价值哲学历史哲学社会哲学
- “三个代表”的价值观内涵
- 对作为我们党新时期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的"三个代表"思想,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作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论述,但缺少对其深刻的价值观内涵的揭示和把握。下面,本文就从价值观的视角,阐述一下对"三个代表"思想的价值观内...
- 白刚
- 文献传递
- 马克思“类哲学”——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被引量:1
- 2008年
- 作为"人之为人"最为充分的理论自觉的马克思"类哲学",是当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在以马克思"类哲学"为理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视野中,"发展"本质上不是"物"的发展,而是"人"自我超越的创造性活动。
- 白刚付秀荣
- 关键词:类哲学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
- 康德伦理学中道义与功利的内在张力被引量:1
- 2016年
- 康德为了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对世界进行了二元区分,并认为这两个领域之间是根本异质的。康德道德律只能是普遍性的法则而不能是带有个体性因素的准则,在此意义上,康德是一个形式主义者,既坚持道义原则高于功利原则,又拒斥感性和功利。康德认为作为道德的主体,人只是一个"有限理性"的存在者,所以幸福或功利是人的至善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在康德的伦理学体系中道义与功利之间存在内在的张力,但这恰好展现出康德对道德的独特理解。只有在这种二元论的张力中,道德的真实意义才得以呈现出来,康德赋予人的理性对于感性欲望的斗争、挣扎以根本重要性价值,这正是康德的实践理性的良苦用心。
- 李娟白刚
- 关键词:伦理学道德功利形式主义
- 辩证法的政治空间
- 2021年
- 诞生于古希腊城邦的辩证法,以“对话”和“论辩”的方式关注和讨论“城邦”秩序和事务,一开始就是关于“政治的”。在中世纪,辩证法是神学政治的工具。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期,作为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康德的批判哲学破除了辩证法作为“幻相的逻辑”,并在实践理性的意义上将其与“自由”联系了起来。黑格尔在康德的基础上,把市民社会看作实现“理性自由”的内在环节,完成了对市民社会的“自由”论证和表达,推进了辩证法关于自由的政治空间。作为黑格尔的“门人”,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对市民社会进行解剖,把黑格尔“神秘形式”的辩证法转变为了“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实现了对古希腊辩证法和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胜利的和富有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无产阶级解放--“最高级自由革命”的意义上,完成了对人类社会--共产主义的“革命”诉求,从而全面拓展了辩证法的革命政治空间。
- 白刚
- 关键词:辩证法政治空间
- “博士论文”: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被引量:1
- 2022年
-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作为马克思第一部正式公开面世的哲学著作,它既是马克思不同于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解释世界”的“改变世界”之哲学观的“天才萌芽”,也是马克思借鉴伊壁鸠鲁超越黑格尔辩证法而创建自己辩证法的第一次“尝试”,还是马克思追求人之自由解放的“政治图景”的第一次呈现。“博士论文”就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古希腊“突破口”和“新哲学”的发端,也即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 白刚
- 关键词:博士论文伊壁鸠鲁哲学观辩证法
- “抽象力”:《资本论》的“认识论”被引量:9
- 2020年
- 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并不是表面的“认识对象”的不同和区分,而是“认识方式”的不同和区分,也即一种从“客体性逻辑”到“主体性逻辑”的“认识逻辑”的根本转换和“认识主体”的时代凸显。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的认识论革命,必须在“认识论转向”而不是“认识论断裂”的意义上才能理解:它既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非批判的“抽象实在论”,也不同于古典哲学非批判的“抽象辩证法”,而是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抽象力”。正是借助于“抽象力”,作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资本论》才能既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直观抽象”,又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抽象”,深入把握和具体分析作为商品交换关系背后所掩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独特“认识对象”。唯此,《资本论》才能对作为政治经济学“轴心”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做出科学的说明,才能揭开笼罩商品世界的一切“魔法妖术”和全部神秘性,最终破解“抽象”之谜,使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获得其完全的意义。
- 白刚
- 关键词:认识论
- 本体的奥秘在于人——高清海的本体观
- 2007年
- 在高清海教授看来,“本体论”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形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他将之称为“本体思维方式”。而作为思维方式,本体论的观点表达的也是一种人的观点,因此应从人与本体论的内在关系来理解本体论而不是相反。从本质上看,“本体之谜”就是“人之谜”,本体论的“奥秘”在于“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就在于通过“实践观点思维方式”的确立而实现了传统“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从而开辟了一条人自己解放自己的现实性道路。
- 白刚付秀荣
- 关键词: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