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广 作品数:35 被引量:172 H指数:8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变化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横断面调查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感染血清学及临床特征,初步探讨SAP患者急性期巨细胞病毒激活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5年9月医院急性胰腺炎(AP)住院476名患者血清标本,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入院时HCMV-IgM和HCMV-IgG值,入院后14dSAP患者重复测定HCMV-IgM值,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入院时476例AP患者HCMV-IgG阳性率96.05%,重度96.67%,轻中度AP95.9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MV-IgM阳性率为9.87%,重度及轻中度AP患者HCMV-IgM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和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14d128例SAP患者HCMV-IgM阳性率为28.1%,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AP患者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率较轻中度AP高,且急性期存在巨细胞病毒潜伏再激活,与临床结局有关。 曾波 周夏袷 何平 万克强 田文广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 耐药结核病的现状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2 2017年 结核病是全世界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抗结核药物使用不规范,耐药结核所占比例逐年增加。面对耐药结核患者充满了挑战,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往往症状较轻,主要依靠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试验诊断,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难度。由于抗结核药物选择有限,而且需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联合化疗,疗程较长,病人依从性较差,一旦出现广泛耐药结核病,临床治疗就显得束手无策。本文就近年来耐药结核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周夏袷 田文广关键词:耐药结核病 抗药性 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18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学及鉴别诊断,以便及时治疗,改善临床预后,减少晚期肝病的发生。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肝功能异常原因待查入院的患者,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脏肿瘤、胆管梗阻等疾病,对最后诊断出的疾病进行分析。结果 182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诊断共涉及9种疾病,前3位疾病分别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38.46%(70/182)、药物性肝损害(DILI)25.82%(47/182)和自身免疫性肝病(ALD)16.48%(30/182),其他依次为布加综合征、EB病毒感染各2.75%(5/182),Wilson病2.20%(4/182),巨细胞病毒感染、结缔组织病各1.65%(3/182),肝功能异常原因未明8.24%(15/182)。结论在不明原因的肝病中,以NAFLD、DILI及ALD最常见,据此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丁静 田文广 王世伟 周智关键词:肝功能异常 病因 TBL教学法在传染病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并研究采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对医学生进行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效果。方法:将在重庆医科大学接受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2014级和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14级的162名医学生作为对照组,将其中2015级的150名医学生作为观察组。分别采用TBL教学法与传统的双语教学法对观察组医学生和对照组医学生进行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然后比较两组医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并调查观察组医学生对TBL教学法的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医学生汉语试题的成绩和英语试题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医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医学生中,绝大多数医学生均认为TBL教学法能促进课前预习、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可降低传染病学双语教学的难度,使双语课堂变得更有趣,且其多期待继续在传染病学双语教中采用此教学方法。结论:采用TBL教学法对医学生进行传染病学双语教学能提高其学习成绩,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李伟 田文广 万克强 冉希关键词:TBL教学法 传染病学 双语教学 半量血浆置换联合DPMAS与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半量血浆置换(HPE)联合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与HPE联合血浆灌流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组合模式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81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患者进行血浆置换(A组),27例患者进行HPE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B组),23例患者进行HPE联合DPMAS治疗(C组)。观察3种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凝血象,感染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氨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治疗前TBIL水平高于A组(P<0.05),但治疗后3组患者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B、C组患者治疗后血氨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C组治疗后CRP明显降低(P<0.05),而A、B组治疗前后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后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组患者治疗前后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58.06%、66.67%、73.91%,90 d内无肝移植的存活率分别为74.19%、74.07%、82.61%,3组患者的有效率和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E联合DPMAS治疗肝衰竭,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血浆置换和HPE联合血浆灌流加CRRT两组方案,并可提高近期生存率。 万克强 殷芳 曾波 房殿亮 苏畅 田文广关键词:血浆灌流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肝衰竭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2020年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彭俊男 戚迪 宋玉燕 崔勇 罗亚东 邓旺 何婧 田文广 王导新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渝西地区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9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实施有针对性的COVID-19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至2月20日该医院收治的90例COVID-19确诊病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对病例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临床特征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自1月21日确诊渝西首例病例,截至2月20日,渝西8个区县均有病例,共90例。2月1日为发病高峰,单日最高9例,随后逐渐下降。有疫区居住、旅游史的病例占36.67%(33/90);与曾到过疫区的人员有密切接触的病例占63.33%(57/90),存在聚集性发病。男女比为1.37∶1;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89岁,平均年龄(48.15±17.63)岁,年龄集中在40~50岁。危重型及重型病例占13.33%(12/90),普通型及轻型病例占86.67%(78/90);无死亡病例。结论:COVID-19人群普遍易感;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50岁,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渝西地区防控措施得当,COVID-19疫情进入低水平散发状态;随着复工、复产及复学等,人口流动、聚集增加,建议持续有效防控、精准防控,防治疫情反弹。 魏晓宇 周夏袷 龚明峰 田文广 丁静关键词:流行病学 防控措施 核苷类似物防治化疗后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核苷类似物(NAs)对恶性肿瘤合并慢性乙肝病毒(HBV)携带者化疗后HBV再激活的治疗效果及化疗前抗病毒用药对HBV再激活的预防作用。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住院肿瘤患者中进行细胞毒性药物化疗的非活动性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病例。对照组为规范细胞毒性药物化疗,观察化疗后乙肝病毒活跃情况和肝功能损害;预防组在化疗前1~2周使用NAs,根据具体情况持续使用NAs6~12月,观察HBV再激活的情况和临床表现。结果共收集227例患者,化疗期间共出现67例(29.5%)HBV再激活。对照组102例患者中56例(54.9%)出现HBV再激活,其中19例患者发展为重型肝炎,9例死亡,2例转至外院行活体肝移植;预防组125例患者在使用NAs后有11例(8.8%)出现HBV再激活,其中5例发展为重型肝炎,2例死亡。两组再激活发生率有非常显著差异(χ2=57.4,P〈0.001)。结论恶性肿瘤合并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在接受细胞毒性药物化疗前应及时使用NAs抗病毒治疗,以减少HBV再激活的发生,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田文广 何平 万克强 李伟 丁静 魏晓宇 黄文祥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核苷类似物 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16年2月前发表的有关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两名研究者独立、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根据Cochrane协助网RCT评价手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篇RCT,共372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等指标上,二者无统计学差异,加权均数差(WMD)值分别-0.05U/L(95%CI:-0.40,0.31,P=0.97)、0.29(95%CI:-2.46,3.04,P=0.84)、-0.04(95%CI:-0.22,0.14,P=0.68)、0.28(95%CI:-0.23,0.80,P=0.28)、-0.04(95%CI:-0.42~0.34,P=0.84);二者临床总有效率(RR=1.74,95%CI:1.83~3.64,P=0.14)无统计学差异;但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患者体重指数(BMI),加权均数差(WMD)值为3.08(95%CI:0.94,5.21,P=0.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在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ALT、AST、TC、TG、HOMA-IR及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二者疗效相似;但在降低BMI方面,二甲双胍优于吡格列酮。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伴肥胖者,更推荐使用二甲双胍。 李月 李锐 何平 田文广 袁喆关键词:脂肪肝 二甲双胍 吡格列酮 META分析 关于重庆地区在治疗后的“新冠”病人粪便中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的病例报告 被引量:19 2020年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已经迅速席卷全国并传播到全球20多个国家。目前确诊依据为患者呼吸道标本中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阳性;而患者症状消失,且间隔24 h连续2次呼吸道标本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为出院标准。作者对近期重庆市某医院收治的27例新冠病人的呼吸道及粪便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连续多次2019-nCoV核酸检测。结果显示,6例患者粪便标本2019-nCoV核酸检测呈阳性,其中有2例呼吸道标本2019-nCoV核酸未检出,提示标本类型影响核酸检测的阳性率。综上所述,新冠病人不同类型的标本核酸检测结果一致性有差别,还需要开展更多更深入的研究以揭示该疾病在不同进程阶段核酸检测结果的规律。 邹静波 周杨 乔洁 李霞 周静 孙婷彦 欧阳以恒 周宗俞 魏晓宇 田文广 韩梅关键词:核酸检测 呼吸道分泌物 粪便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