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志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108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妊娠
  • 11篇妊娠期
  • 6篇孕妇
  • 5篇糖尿病
  • 4篇新生儿
  • 4篇阴道
  • 4篇阴道病
  • 4篇妊娠期糖尿病
  • 4篇妊娠期细菌性...
  • 4篇糖尿
  • 4篇体重增长
  • 4篇细菌
  • 4篇细菌性阴道病
  • 3篇出生体重
  • 2篇大于胎龄儿
  • 2篇多囊
  • 2篇多囊卵巢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多囊卵巢综合...
  • 2篇血脂

机构

  • 15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美国西北大学

作者

  • 16篇田志红
  • 12篇李光辉
  • 12篇张莉
  • 4篇张为远
  • 3篇黄醒华
  • 2篇范玲
  • 2篇王清
  • 1篇赵明
  • 1篇张怡

传媒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7
  • 3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肥胖孕妇孕早期躯干脂肪含量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肥胖孕妇孕早期躯干脂肪含量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常规产检并计划分娩的自愿接受体成分测量的单胎肥胖孕妇(体重指数≥28kg/m^(2)),在孕7~13周测量身高、体重及体成分,并随访至孕24~28周行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将孕妇分为GDM组与非GDM组,分析脂肪含量与GDM及空腹、餐后1h、2h的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肥胖孕妇305例,GDM发生率为31.1%(95/305)。GDM组孕早期体重指数及躯干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非GDM孕妇(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后的年龄、产次、体重指数结果显示,躯干脂肪含量≥75%为GDM发生的危险因素(调整后的OR=2.92,95%CI 1.39~6.13,P=0.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躯干脂肪含量≥75%与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相关(P=0.02)。结论肥胖孕妇的孕早期躯干脂肪含量而非总体脂含量与GDM的发生显著相关,提示关注体内脂肪分布特征对于识别GDM高危人群较为重要。
赵燕郑薇王佳张莉田志红李光辉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体重指数体脂肪
不同妊娠期血脂水平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8
2018年
背景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仅妊娠期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分娩后仍会存在,甚至影响子代远期健康。GDM患者分娩后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目的了解GDM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情况,分析影响GDM患者分娩后血脂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2017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内分泌代谢门诊常规产检、分娩并分娩后随诊的GDM患者512例,根据分娩后6~12周血脂水平将其分为分娩后高脂血症组(n=268)和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n=244)。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测定妊娠早期(<14周)、中期(14~28周)、晚期(>28周)、分娩后(6~12周)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妊娠晚期的脂联素,妊娠早期、晚期的空腹血糖(FBG)以及于妊娠中期、分娩后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定1 h血糖(PG)、2 hPG、空腹胰岛素(FINS)、1 h胰岛素(INS)、2 hINS;计算妊娠晚期、分娩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68例分娩后高脂血症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151例,高三酰甘油血症58例,混合型高脂血症54例,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30例。分娩后高脂血症组年龄、分娩次数、胰岛素治疗所占比例均高于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分娩后TG、TC、LDL以及分娩后FBG均高于分娩后血脂代谢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早期TC水平升高是GDM分娩后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OR=2.018,95%CI(1.161,3.509),P<0.05]。通路分析显示,"妊娠早期TC→分娩后TC""妊娠早期TG→分娩后TG""妊娠早期LDL→分娩后LDL"的中介效应显著(β=0.38、0.20、0.31,P<0.05);"妊娠中期TC→分娩后TC""妊娠中期LDL→分娩后LDL"的中介效应显著(β=0.21、0.23,P<0.05);"妊娠晚期TG→分娩后TG"的中介效应显著(β=0.13,P<0.05);"妊娠早期TC→分娩后高脂血症""妊娠早期TG→分娩后高脂血症""妊
王腾郑薇黄文宇张莉田志红张婷闫琪李光辉
关键词:脂类代谢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女性再次妊娠时的孕期增重及围产结局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有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史女性再次妊娠时孕期总增重、不同时期增重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的441例有GDM史的单胎经孕妇作为GDM史组,从同时期在本院分娩的无GDM史的单胎经产妇中采用机械抽样的方法筛选出1637例作为无GDM史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2组孕妇的一般情况、孕期增重及围产结局的差异。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推荐的增重适宜值将2组孕妇分别分为增重不足、增重适宜和增重过多,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妊娠不同时期同一增重情况2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1)GDM史组孕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前、OGTT后增重及孕期总增重均显著低于无GDM史组[(6.3±3.3)与(7.9±3.7)kg、(4.8±2.6)与(5.6±2.6)kg及(11.8±4.6)与(14.4±4.6)kg,t值分别为8.074、5.183及10.277,P值均<0.001]。GDM史组此次妊娠GDM、妊娠期高血压及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均高于无GDM史组[46.5%(205/441)与18.1%(296/1637)、8.4%(37/441)与5.4%(88/1637)、12.9%(57/441)与9.7%(158/1637),χ^(2)值分别为153.181、5.583及4.013,P值均<0.05]。(2)行OGTT前:不同增重类别的GDM史孕妇发生GDM的风险较高[增重不足、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4.02(2.35~6.88)、3.92(2.65~5.79)及3.33(2.11~5.25),P值均<0.001];除增重不足者,GDM史孕妇发生子痫前期的风险亦较高[增重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3.62(1.47~9.23)和2.22(1.07~5.57),P值均<0.05]。行OGTT后:不同增重类别的GDM史孕妇发生GDM的风险较高[增重不足、适宜、过多者OR值及95%CI分别为2.48(1.60~3.84)、4.63(2.92~7.35)及4.22(2.73~6.51),P值均<0.001];增重过多的GDM史孕妇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增加(OR=2.46,95%CI:1.10~5.51,P<0.05)。整个孕期:不同增重类别的GDM史孕妇发生GDM�
梁馨郑薇刘程张黎锐张莉田志红李光辉
关键词:孕期体重增长
中国卫生行业标准与美国医学研究所指南评价我国单胎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长与妊娠结局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背景妊娠期体质量适度增加对母婴健康至关重要,我国临床长期以来采用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标准评估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长。自2022年10月以来我国正式颁布并采用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妊娠期妇女体重增长推荐值标准:WS/T 801-2022》评估孕妇体质量增长。目的比较采用中国卫生行业标准与IOM推荐范围评价我国单胎孕妇妊娠期体质量增长分布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从而为中国卫生行业标准的国内应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20年5月—2021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分娩并参加北京出生队列研究(注册号ChiCTR220058395)的单胎孕妇。收集研究对象基线信息,并从临床病历系统收集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妊娠结局。参照中国卫生行业标准与美国IOM推荐的单胎孕妇妊娠期增重推荐值,比较不同标准下孕妇增重分布情况;并将孕妇划分为增重不足(IOM+WS)、增重不足(IOM)+适宜(WS)、增重适宜(IOM+WS)、增重适宜(IOM)+过多(WS)、增重过多(IOM+WS)组,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各增重组的不良妊娠结局〔大于胎龄儿(LGA)、小于胎龄儿(SGA)、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早产儿〕发生风险。结果研究共纳入11839例单胎妊娠孕妇。按照美国IOM标准,增重不足(IOM)、增重适宜(IOM)及增重过多(IOM)孕妇占比分别为36.7%(4339/11839)、38.9%(4601/11839)、24.5%(2899/11839);按照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增重不足(WS)、增重适宜(WS)及增重过多(WS)孕妇占比分别为16.2%(1913/11839)、45.0%(5332/11839)及38.8%(4594/11839)。增重不足(IOM+WS)组、增重不足(IOM)+适宜(WS)组、增重适宜(IOM+WS)组、增重适宜(IOM)+过多(WS)组、增重过多(IOM+WS)组孕妇占比分别为16.2%(1913/11839)、20.5%(2426/11839)、24.6%(2907/11839)、14.3%(1694/11839)、24.5%(2899/118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重适宜(IOM)+过多(WS)组发生
张莉郑薇王佳袁仙仙韩卫玲黄俊花田志红李光辉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
糖耐量正常孕妇体重增长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孕妇体重增长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单胎孕妇8942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比较分析不同孕期增重速度和孕期总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30.4%(2719/8942)的孕妇出现孕早期增重过快。孕早期增重过快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孕早期增重非过快孕妇(P<0.05),其与巨大儿、大于胎龄儿、阴道助产、剖宫产风险呈正相关(P<0.05)。在孕早期增重过快孕妇中,有64.9%(1765/2719)发生了孕期总增重超标。孕期总增重超标的孕妇娩出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总增重正常孕妇(P<0.05),其与巨大儿、大于胎龄儿、阴道助产、剖宫产发生风险呈正相关(P<0.05)。标准化通路分析未发现孕早、中、晚期增重速度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直接效应影响,但不同孕期增重速度可通过孕期总增重介导的间接效应对其进行调节,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早期增重和孕期总增重过快都是影响胎儿过度生长的重要因素。不同孕期增重速度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是通过孕期总增重介导的间接效应调节的。对于孕早期增重过快的孕妇,加强孕中、晚期体重管理可使其孕期总增重正常,对于减少巨大儿及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仍然有意义。
王清郑薇张莉田志红李光辉
关键词:增重新生儿出生体重糖耐量
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背景妊娠期增重过多或不足均可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但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是否不同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本研究拟分析比较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大于胎龄儿(LGA)和小于胎龄儿(SGA)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妊娠早期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建档并接受规律产检,于2014-06-01至2015-05-31在本院分娩的单胎孕妇,共纳入15 334例。采用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孕妇基线信息、妊娠期增重情况及分娩结局,分析妊娠不同时期增重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将孕妇按照妊娠前体质指数(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18.5 kg/m^2,n=2 438),正常体质量组(18.5~24.9 kg/m^2,n=11 052),超重组(25.0~29.9 kg/m^2,n=1 600)及肥胖组(≥30.0 kg/m^2,n=244)。由于本院产检建档时间为妊娠16周,因此按照0~16周(妊娠早期)、17~28周(妊娠中期)及29周至分娩(妊娠晚期)计算各期增重。根据美国医学研究所(IOM)推荐的妊娠早期及妊娠中期平均每周增重标准,按照具体孕周对不同BMI组妊娠期增重划分为增重不足、增重适宜及增重过多。结果15 334例孕妇中LGA发生率为15.66%(2 401/15 334),而SGA发生率为2.93%(449/15 334)。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妊娠期总增重分别为(16.2±4.7)kg、(15.8±4.9)kg、(13.6±5.5)kg和(10.8±5.8)kg,分别有27.62%(1 456/5 272)、73.41%(3 870/5 272)及49.89%(2 630/5 272)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和妊娠晚期增重过多,而50.89%(2 683/5 272)、13.54%(714/5 272)及31.83%(1 678/5 272)的孕妇在此3个阶段增重不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增重过多增加LGA发生风险(P<0.001),增重不足增加SGA发生风险(P<0.001);妊娠晚期增重情况对SGA、LGA的发生无影响(P>0.05)。其中,妊娠中期增重过多对LGA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最高。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
郑薇张莉田志红李光辉张为远
关键词:妊娠体重变化出生体重大于胎龄儿
大于胎龄儿发生风险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评价在不同年度发生大于胎龄儿(LGA)的相关因素,包括妊娠前肥胖、妊娠期增重过多、妊娠期糖尿病(GDM)等对LGA发生的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2014年1月至12月及2017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妇产医院行规律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孕妇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妊娠期糖脂代谢水平、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并结合相关人群发生率计算PAR%,评价各因素对LGA发生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结果(1)2011、2014及2017年度分别纳入单胎孕妇11132、13167及4973例,LGA的发生率分别为15.19%(1691/11132)、14.98%(1973/13167)及16.21%(806/4973),不同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高龄、经产妇、妊娠前超重及肥胖、妊娠期增重过多、GDM及妊娠早期三酰甘油水平≥1.7 mmol/L均与LGA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P均<0.05)。其中妊娠前超重及肥胖、妊娠期增重过多及经产妇是3个年度均存在的危险因素,在2017年度则未发现GDM与LGA相关。(3)随着年份的增加,各因素的人群对LGA风险的PAR%变化趋势为,妊娠期增重过多的PAR%逐渐下降(2011、2014及2017年分别为32.6%、27.2%、22.2%),而妊娠前超重及肥胖的PAR%上升(4.2%、3.3%、8.4%),经产妇导致的PAR%也呈上升趋势(3.5%、6.3%、15.9%)。(4)不同年度,孕妇妊娠早、中期增重对LGA的PAR%较高,2014、2017年分别为20.2%、19.0%。结论妊娠期增重过多、妊娠前超重及肥胖、经产妇,是LGA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妊娠期增重对LGA的人群归因危险度比例有所下降,但妊娠早、中期增重仍是重要的归因因素之一。合理的妊娠前及妊娠早、中期体重管理,对降低LGA的发生风险有重要意义。
郑薇张莉田志红张婷王腾闫琪李光辉张为远
关键词:体重增长肥胖症出生体重巨大胎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待疾病的态度与饮食障碍的关系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对待疾病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态度与饮食依从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营养门诊经过健康教育并给予过个体化饮食处方后复诊的GDM孕妇200例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量表、糖尿病综合量表(ATT-19)和个人糖尿病问卷中的饮食障碍子量表。结果 200例GDM孕妇的平均态度得分为(63.64±9.37)分,其中态度消极孕妇154例,占77.0%(态度得分≤70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态度积极组和态度消极组的教育水平与家庭月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低家庭月收入是GDM孕妇态度消极的独立危险因素。态度消极孕妇"在家人或朋友引诱我,或不太支持我的情况下"、"需要在外就餐"、"在没有取得良好疗效的情况下"、"忙于家务、工作或其他事务"而不能依从饮食处方的比例明显高于态度积极的孕妇(P<0.05)。结论大部分GDM孕妇对待疾病态度消极,特别是较低收入人群。健康教育者应给予GDM孕妇更多的关怀和鼓励,帮助其形成积极稳定的糖尿病态度,从而减少患者的饮食障碍。
赵明张莉田志红李光辉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饮食障碍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随访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结论: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孕周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导致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
田志红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灭滴灵妊娠期
文献传递
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目的调查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探讨细菌性阴道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疗效。方法对不同孕周的826例孕妇进行BV筛查,了解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病率。对这些孕妇随访至妊娠终止,观察早产、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取BV患者102例,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52例,甲硝唑泡腾片治疗50例,用药10d,停药1周后复查,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妊娠期BV的检出率为20.5%(169/826),不同孕周之间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BV阳性者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的发病率分别为20%、17.5%、42%、17.5%、22.5%、21.3%、15%,明显高于BV阴性者(P<0.05)。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治疗BV有效率86.5%,甲硝唑泡腾片治疗BV有效率88.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825)。结论妊娠期细菌性阴道病在不同孕周均有较高的发病率,容易导致早产、未足月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儿和新生儿感染,乳酸菌活菌胶囊制剂是治疗BV的安全有效药物,疗效肯定。
田志红黄醒华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妊娠期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