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培超 作品数:99 被引量:290 H指数:8 供职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郑州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关爱性接触对婴儿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正常婴儿生后进行关爱性接触对以后神经精神发育的影响,方法 采用GESELL评定量表对65例正常婴儿进行研究,其中接触组28例,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的适应性、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五个能区的差异。结果 有过关爱性接触的婴儿其适应性、语言、个人社交三个能区的发育商优于未有过关爱性接触的对照组,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大动作、精细动作两个能区的发育商也高于对照组,但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关爱性接触对婴儿的神经精神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王慧娟 田培超关键词:婴儿 神经精神发育 儿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RPL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的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RPLS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该患儿在应用环孢霉素、甲氨蝶呤及激素治疗过程中出现呕吐、性发作、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头颅MRI的T2加权像呈高信号,FLAIR序列呈稍高信号,DWI序列未见明显受限。在停用免疫抑制剂并给予降血压、降颅压对症治疗9d后,临床症状消失,复查头颅MRI未见异常。符合RPLS的诊断。结论 RPLS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且MRI是确诊本病最有价值的方法。积极停用可疑药物,降血压、降颅压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可短期内恢复正常。 刘凯 田培超 王怀立 罗强 王越 禚志红 谢新生关键词: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儿童 白芦藜醇对凋亡诱导因子介导乙醇致幼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白芦藜醇对乙醇致幼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建立乙醇致脑损伤模型,将24只新生雄性小鼠于生后随机分为3组,7 d龄时,按2 g/kg乙醇(20%无菌盐水溶液)皮下注射,间隔2 h后再次注射。对照组乳鼠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乙醇加白芦藜醇组(简称白芦藜醇组)自第1次乙醇注射起,每天应用白芦藜醇80 mg/kg灌胃1次,共3次。乙醇皮下注射72 h后取材。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脑皮质形态学变化,采用常规及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常规及RT-qPCR显示,乙醇组AIF mRNA相对表达量(2.374 0±0.160 5,n=3)较生理盐水组AIF mRNA相对表达量(1.634 0±0.065 9,n=3)和白芦藜醇组mRNA相对表达量(1.5060±0.164 6,n=3)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51,P〈0.05)。IHC检测提示生理盐水组AIF未见明显表达,阳性细胞数为(12.0±3.5)个,乙醇组中AIF表达增强,阳性细胞数为(42.0±6.5)个,而白芦藜醇组中可见少量棕色物质沉积,表达阳性细胞数为[(16.0±4.2)个,乙醇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10,P〈0.05)。结论 乙醇致小鼠脑损伤模型中,AIF表达增强,白芦藜醇可减弱乙醇致AIF的表达,提示白芦藜醇通过调节AIF表达,参与保护乙醇致脑损伤的分子过程。 田凤艳 顾朝辉 刘玉峰 罗强 安金斗 王怀立 田培超 王华关键词:乙醇 脑损伤 凋亡诱导因子 肺炎链球菌溶血素致幼鼠感染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颈内动脉注射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建立感染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采用颈内动脉注射PLY制作幼年大鼠感染性脑损伤动物模型。选取健康普通级1月龄SD大鼠160只,体质量100~120 g,雌雄不限,随机分为PLY组和对照组,其中PLY组(实验组)80只,颈内动脉注射PLY0.2 mL(7μg);对照组80只,颈内动脉注射等体积9 g.L-1盐水。根据不同观察时间点(注射后6 h、12 h、24 h及48 h),将PLY组SD大鼠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中分别有10只注射伊文思蓝(EB),测定不同时间点脑组织EB水平;注射EB组经右颈外静脉近心端注入20 g.L-1EB(2 mL.kg-1),推注时间1~2 min。各组处理后,待观察至相应时间点,将大鼠麻醉行心脏灌注后断头取脑,用于制作脑组织标本,以备观察。采用干湿质量法检测其脑组织含水量(BWC),甲酰胺法测定其脑组织EB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E染色光镜下观察,PLY组脑组织可见血管扩张、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细胞浸润、神经元空泡变性、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增大肿胀、细胞核固缩等改变。各时间点PLY组BWC、EB水平、NSE及GFAP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1)。结论经幼鼠颈内动脉注射PLY可以成功建立幼鼠感染性脑损伤模型。 徐云娜 王越 王怀立 禚志红 田培超 罗强 李国栋关键词:肺炎链球菌溶血素 感染性脑损伤 尼曼-匹克病的SMPD1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研究3个无关的中国人尼曼-匹克病(Niemann-Pick''''s Disease,NPD)家系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及SMPD1基因检测在中国人NPD家系基因诊断中的意义,并探讨其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3... 罗强 李振彪 史丹丹 张继要 王怀立 田培超 董伟 段佳丽丙酮酸乙酯对内毒素致幼鼠感染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LPS)致幼鼠感染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及丙酮酸乙酯(EP)对LPS所致幼鼠感染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240只1月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9g/L盐水对照组(NS组)、LPS诱导脑损伤组(LPS组)、EP干预组(EP组)。LPS组颈外动脉注射LPS(1mg/kg)建立感染性脑损伤模型,NS组仅给予同量9g/L盐水;EP组在给予LPS的同时通过腹腔注射一次性给予EP(40mg/kg)。感染性脑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后,取各组脑组织标本,采用甲酰胺法检测其脑组织伊文思蓝(EB)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其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核转录因子(NF-κB)蛋白水平,并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脑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结果与NS组比较,LPS组脑组织EB、NSE、GFAP、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于6h开始增加,24h达高峰,48h及72h各指标仍高于NS组(Pa<0.05),LPS病理改变显示胶质细胞肿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肿胀、细胞核固缩、空泡变性坏死等明显脑损伤。EP干预组脑组织EB水平、NSE、GFAP、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a<0.05)。结论EP可减轻LPS所致的幼鼠感染性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EP抑制NF-κB的活性,进而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田培超 乔晓辉 罗强 王怀立 禚志红 陈晓昕关键词:内毒素 感染性脑损伤 丙酮酸乙酯 核转录因子-ΚB 幼鼠 新生儿与婴幼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院内筛查 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总结近期院内0-36个月的新生儿与婴儿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筛查情况,形成规范的新生儿与婴儿DDH筛查流程。方法我院出生新生儿由产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儿内科0-36个月住院患儿及儿外科0-36个月的门诊就诊患者分别由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进行DDH的初步筛查,可疑或异常者转诊至我院儿童骨科复筛,由儿童骨科医师对转诊儿童再次进行临床检查,并行双髋关节B超或者X线片进一步检查,可疑者定期复查直至确诊或排除。结果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筛查婴幼儿22 396例,2699例行髋关节B超筛查,B超检查可疑和异常591例(755髋)转诊到儿童骨科。可疑患儿中61例(89髋)Ortolani或Barlow试验阳性,94例(131髋)骨盆正位X线片显示髋臼发育不良,最终76例(121髋)确诊为DDH。其中男21例(29髋),女55例(92髋);左91髋,右30髋;1-6个月13例(其中新生儿3例)1.95‰(13/6676),7-18个月49例7.09‰(49/6909),19-36个月14例1.59‰(14/8811),76例明确诊断DDH患儿中,7-18个月者49例,占64.47%;DDH的发病率为3.39‰(76/22 396)。结论本次筛查对象是0-36个月的新生儿与婴幼儿,这种筛查模式实现了对儿童DDH的早发现、早诊断,形成了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范筛查流程。 刘秋亮 王义生 刘玉峰 张梦真 高剑波 常建民 田培超 张永高 贺晓 陈新让 王家祥 秦攀 范应中 高敬尧 汪奇 史龙彦 张蛟关键词:髋关节 新生儿筛查 髋关节发育不良 儿童亨舒综合征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1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儿童亨舒综合征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治。方法对11例亨舒综合征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电生理检查以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过治疗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消失,各种辅助检查显示恢复正常。结论亨舒综合征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诊断需要依靠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确诊后给予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 田培超关键词: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哺乳期女性抗癫痫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 2016年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许多癫痫患者需要终身服药。流行病学研究显示3‰~5‰婴儿的母亲患有癫痫,这些癫痫患者在哺乳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时,不但要考虑患者本人,还要考虑母乳喂养的婴儿。现对哺乳期女性如何选择抗癫痫药物进行了综述。总的来说,选择向母乳中转运少、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并尽量减少用药种类、应用最低有效剂量,可以保证母乳喂养的安全。 方敩 禚志红 田培超 王怀立关键词:抗癫痫药物 哺乳期 婴儿 癫痫患儿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及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白介素6(IL-6)在癫痫患儿血清中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龄6月到12岁之间住院癫痫儿童85例作为实验组,25例体检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癫痫组再分... 王怀立 郭庆敏 禚志红 田培超 陈晓昕 李海英 陈铮 李凤艳关键词:癫痫 免疫炎症 白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