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鸿博

作品数:261 被引量:1,139H指数:15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1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1篇化学工程
  • 2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2篇文化科学
  • 8篇理学
  • 2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8篇织物
  • 45篇纳米
  • 38篇电纺
  • 38篇静电纺
  • 31篇纺丝
  • 30篇电纺丝
  • 30篇纳米纤维
  • 30篇静电纺丝
  • 26篇纺织
  • 22篇纤维
  • 21篇织造
  • 19篇聚乳酸
  • 18篇溅射
  • 17篇棉织
  • 17篇棉织物
  • 17篇磁控
  • 17篇磁控溅射
  • 13篇织机
  • 13篇纺织工
  • 13篇纺织工程

机构

  • 237篇江南大学
  • 21篇无锡轻工大学
  • 9篇圣华盾防护科...
  • 4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经贸职业...
  • 3篇湖南工程学院
  • 3篇解放军101...
  • 3篇浙江朝晖过滤...
  • 2篇教育部
  • 2篇圣华盾服饰有...
  • 2篇江阴芗菲服饰...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沙洲职业工学...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江苏双山集团...
  • 1篇南京海关
  • 1篇《江苏纺织》
  • 1篇江苏富安茧丝...
  • 1篇北京中纺化工...
  • 1篇江苏旷达汽车...

作者

  • 260篇王鸿博
  • 112篇高卫东
  • 54篇傅佳佳
  • 22篇万玉芹
  • 16篇杨瑞华
  • 13篇杜金梅
  • 11篇陈艳
  • 11篇蒋学
  • 11篇秦静雯
  • 10篇潘如如
  • 10篇魏取福
  • 9篇刘建立
  • 9篇洪剑寒
  • 9篇高卫东
  • 9篇王银利
  • 8篇徐阳
  • 8篇费燕娜
  • 7篇卢雨正
  • 7篇田秀枝
  • 6篇钱坤

传媒

  • 52篇纺织学报
  • 3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4篇材料导报
  • 13篇上海纺织科技
  • 13篇丝绸
  • 12篇纺织服装教育
  • 9篇高分子材料科...
  • 8篇印染
  • 8篇服装学报
  • 7篇毛纺科技
  • 7篇北京纺织
  • 7篇材料导报(纳...
  • 6篇纺织导报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纺织标准与质...
  • 3篇应用化工
  • 3篇天津纺织科技
  • 3篇江南大学学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2013长三...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19篇2019
  • 25篇2018
  • 17篇2017
  • 23篇2016
  • 14篇2015
  • 11篇2014
  • 29篇2013
  • 13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6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2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案例融合的手段构建纺织多课程联合教学体系被引量:2
2013年
对目前纺织专业教学中模块式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提出案例融合的教学手段,将多课程分块的教学内容联合成一个教学整体。以上述理念为基础,以纺织教学中的核心课程为范例,设计了一套有效的教学体系,并应用于实践。实践表明,该理论体系具有加强各个独立的教学环节之间的串联的作用,能使分裂的课程之间形成一个整体,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刘基宏王鸿博
关键词:案例式教学融合教学纺织教育教学理念
沤竹过程中细菌菌群的结构变化和作用
2023年
为缩短竹材生物脱胶时间,得到能够满足后道加工的工艺纤维(竹束),并提高成品质量,探索了温水沤竹过程中细菌菌群结构的演替规律及作用机制。采用高通量测序与传统可培养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沤竹过程中的优势菌;并结合水沤过程中竹块的形态变化以及竹块与竹束的化学成分差异,分析了菌群在水沤脱胶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竹材的水沤脱胶过程以木质素的降解为主,以竹粉为唯一碳源筛选得到的5株菌株,在属水平上仅占总菌群的0.70%~3.21%,优势可培养菌种为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和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subtilis)。筛选获得的可培养菌种中缺少起发酵作用使竹块膨胀的菌种,因此,预处理-优势菌种复配的联合工艺可以作为一种提高竹脱胶效率的手段。
李宇傅佳佳傅佳佳王鸿博高卫东
关键词:木质素降解高通量测序黏质沙雷氏菌枯草芽胞杆菌
服装触压的心理与生理评价指标被引量:2
2014年
服装触压舒适性是服装工程学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评价服装穿着舒适性的重要指标。首先对服装触压舒适性评价心理指标(ERP)和生理指标(SPF)进行介绍总结,即ERP在触压方面的研究方法早年间主要以单一触觉刺激为主,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元化,视听触觉交叉刺激逐渐出现;SPF研究多关注肢端末梢和施压处,探讨生理活动并推测其相关控制机制。最后对两种指标的研究方法分别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服装触压研究的方向和发展趋势。
王珊珊王鸿博
关键词:事件相关电位皮肤血流量服装舒适性
壳聚糖/聚乳酸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质量分数为8%的纳米纤维及壳聚糖(CS)与聚乳酸(PLA)质量比为1/5、1/10、1/15、1/20、1/40的复合纳米纤维。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红外光谱(FT-IR)分析,并利用振荡烧瓶法测试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的含量对纳米纤维的形态影响很大,且PLA与CS能很好地复合;复合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当CS与PLA质量比大于1/10时,对2种菌的抑菌率达90%以上。
蒋岩岩秦静雯王鸿博
关键词:聚乳酸壳聚糖静电纺丝抗菌
几种自动络筒机络筒前后毛羽的测试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在日本村田№7-Ⅱ型、德国AUTOCONER 338型以及意大利萨维奥公司的ORION型3种自动络筒机上测试14.5tex棉纱和13tex涤棉纱毛羽,分析在络纱前后纱线毛羽数及毛羽增长率的变化情况以及络纱过程中影响纱线毛羽的若干因素。
王鸿博高卫东钱坤
关键词:自动络筒机棉纱涤棉纱纱线毛羽
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对纯棉色织物超柔整理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为了弥补传统柔软工艺的不足,使织物达到超柔软的效果,利用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对纯棉色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改变纤维素酶处理时的浓度、温度、时间及pH值等因素,测试再经柔软整理后的纯棉色织物的弯曲、吸湿性、折皱回复角及强伸等性能指标,并分析使柔软性改善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纤维素酶对纯棉色织物进行预处理后再经柔软整理,可达到良好的柔软效果,同时纯棉色织物的其他物理机械性能也得到一定程度改善,并且缩短了处理时间,节省了资源。
曹静王鸿博高卫东蒋玲玲常会娟彭程程
关键词:纤维素酶超声波纯棉色织物柔软整理弯曲刚度
静电纺PLA/姜黄素复合薄膜血液相容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研究静电纺PLA/姜黄素复合薄膜血液相容性,将PLA和姜黄素溶解在三氯甲烷和丙酮体积比为2∶1的混合溶剂中,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分别制备纯PLA和姜黄素质量分数为3%的PLA/姜黄素复合薄膜,通过血小板聚集、动态凝血和溶血实验,评价静电纺PLA/姜黄素复合薄膜的血液相容性。实验表明:静电纺复合薄膜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为53.47%,远大于静电纺纯PLA薄膜的9.43%;复合薄膜的BCI始终大于纯PLA薄膜,且随着时间的延长BCI曲线下降缓慢;PLA/姜黄素复合薄膜的溶血率<5%,对红细胞的破坏程度很小。故静电纺PLA/姜黄素复合薄膜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为制备血管支架材料或对现有血管支架材料加膜等方面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陈艳林杰王鸿博高卫东
关键词:静电纺PLA姜黄素血液相容性
浆膜性能与浆纱性能的相关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从提高浆纱可织性出发 ,测试了浆膜和浆纱性能的有关指标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 ,对所测结果进行数据处理 ,得出浆膜指标和浆纱指标间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浆纱可织性指标的因素 ,对于不同种类纱线上浆时浆料的选择与配比的确定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王鸿博
关键词:浆膜浆纱性能指标可织性
水性聚氨酯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6
2018年
水性聚氨酯具有绿色无毒、安全可靠等特点,应用领域极为广泛,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和改进的空间,如耐热性、耐溶剂性不佳、储存期短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水性聚氨酯的应用。随着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对水基材料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多种改性方式的综合运用及新改性方法的开发成为制备多功能水性聚氨酯的发展方向。文章主要介绍了水性聚氨酯改性研究的进展,包括聚合物改性、分子改性及共混改性,并对水性聚氨酯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水性聚氨酯改性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王少飞翁雨晴杜金梅王鸿博许长海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聚合物改性共混改性
磁控溅射法研制稀土激活TiO_2抗菌材料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低温射频磁控溅射技术,以TiO_2/Nd、Nd/TiO_2、TiO_2/Nd/TiO_2三种方式,在PET非织造布表面沉积TiO_2与稀土Nd相对含量不同的纳米结构复合薄膜,以宽化纳米TiO_2的吸收光谱,使其在可见光下也能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采用振荡烧瓶法对样品进行抗菌性能测试,并选用大肠杆菌为试验菌种,结果表明,以TiO_2/Nd/TiO_2的沉积方式,在TiO_2薄膜中掺杂一定量的稀土元素Nd,可以有效提高纳米结构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
赵晓燕王鸿博高卫东孟艳玲顾佳
关键词:抗微生物整理磁控溅射抗微生物性纺粘法非织造布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