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雨濛

作品数:33 被引量:394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0篇耕地
  • 4篇农户
  • 3篇实证
  • 3篇农村
  • 3篇农民
  • 3篇农业
  • 3篇粮食安全
  • 3篇耕地保护
  • 2篇新农村
  • 2篇新农村建设
  • 2篇新农村建设背...
  • 2篇意愿
  • 2篇因果
  • 2篇因果检验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土地用途管制
  • 2篇误差修正模型
  • 2篇粮食价格
  • 2篇劳动力

机构

  • 2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8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湖北省农业厅
  • 1篇武汉东湖学院
  • 1篇台湾清华大学

作者

  • 33篇王雨濛
  • 10篇张安录
  • 7篇吴娟
  • 4篇孔祥智
  • 3篇杨志海
  • 1篇吕捷
  • 1篇吕明
  • 1篇张皓东
  • 1篇王西琴
  • 1篇张清勇
  • 1篇李邦熹
  • 1篇李彧挥
  • 1篇赵丽平
  • 1篇黄宗煌
  • 1篇欧阳金琼
  • 1篇张勇民
  • 1篇尹宁
  • 1篇颜哲
  • 1篇吕丹
  • 1篇石萍

传媒

  • 6篇农业技术经济
  • 4篇农林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经济问题
  • 2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统计与信息论...
  • 1篇新疆农垦经济
  • 1篇林业经济
  • 1篇理论月刊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共中央党校...
  • 1篇2006年全...
  • 1篇2007年城...
  • 1篇2010年全...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WTP)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分析被引量:21
2017年
生态补偿是协调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化解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矛盾的有效手段,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深远。基于云南省5个州市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分析了云南森林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大部分农户愿意为生态补偿付费,影响其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是否兼业、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生态补偿重要性认知、森林经济效益是否比生态效益重要、生态环境满意度、政府是否对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政策执行信任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其中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和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专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而家庭人口数、非农收入比重以及获得政府补偿的情况对兼业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是否兼业、非农收入比重、对生态补偿了解程度以及信息获取难易程度对传统散户支付意愿影响较大;对政策执行的信任程度和产业发展程度对种植大户支付意愿有重要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完善政府农村就业服务职能,鼓励农户非农就业、创业;完善生态功能区环境教育体系和宣传制度建设,强化农户环保意识;强化政府职责及其政策推广、执行力度,构建综合、完善的生态补偿宣传媒介;制定并实施差异化的生态补偿措施等具体对策建议。
文清尹宁吕明张皓东王雨濛
关键词:农户生态补偿影响因素
湖北省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
利用1978-2008 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化率、地方财政收入数据,采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湖北省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城镇 化、地方财政收入...
王雨濛吴娟张安录
关键词:耕地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城乡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的关系研究——基于耕地库兹涅茨曲线扩展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1998-2006年间省级面板数据,证实城乡收入差距与耕地非农化之间存在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关系,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会加剧耕地非农化,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进而导致耕地非农化速度减缓的拐点的延迟出现。指出只有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土地用途管制与建立相应的补偿制度,才能切实保护好耕地。
王雨濛吴娟张安录
关键词:耕地非农化城乡收入差距
湖北省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利用1978-2008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化率、地方财政收入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湖北省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经济增长、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面积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社会经济因素与耕地面积在长期存在均衡关系,短期内则有26%的非均衡波动在下一期被修正;在长期,经济增长、城镇化率、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2,0.03和-0.16;在短期,城镇化率和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3和-0.06。研究结论:湖北省作为产粮大省之一,保护耕地尤为重要;协调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应采取短期严格控制和长期协调发展的策略,促使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达到"双赢"。
王雨濛吴娟张安录
关键词:耕地变化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关系的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做出的重要的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在我国的城乡建设中,农村建设用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是针对农村建设用...
王雨濛张安录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利用
文献传递
关于湖北省木质生物质能源发展的思考被引量:2
2010年
生物质能源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是可再生能源,其利用方式较多,选择一种既能发挥湖北地域特色又充分利用湖北资源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方式,对发展湖北生物质能源产业至关重要。文章根据湖北省林业资源特色和发展木质生物质能源的优势,分析了其木质生物质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从生物质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资源布局、政策扶持、外部效益补偿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王雨濛吴娟
关键词:生物质能源林业
劳动力转移、资本投入与耕地集约利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出现了大量转移,农户资本投入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的影响这一问题尤为重要。通过将农户资本投入效应扩展到政府财政支农效应与农业贷款投入效应,构建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对目前中国劳动力转移、资本投入与耕地集约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对耕地集约利用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地方财政农业支出能有效扭转劳动力转移对耕地集约利用产生的不利影响,但农业贷款消除负效应的作用有限;劳动力转移对耕地集约利用的不利影响,与资本投入对耕地集约利用的积极作用都在增加。因此,应当提高财政支农政策效率、拓宽农户融资渠道、激励农户生产投资,从而达到提高耕地集约利用的根本目的。
王雨濛杨志海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财政支农耕地集约利用
基于粮食安全的资源高效配置问题探讨被引量:12
2010年
我国因粮食需求总量大、供给压力大、世界粮食市场和资源利用难而导致粮食安全只能走依靠自己的资源生产自己需求的绝大部分粮食之路,但我国目前粮食生产的主要资源耕地、水、劳动力、科技等在粮食生产中的配置都遇到了一些问题,以致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供求关系变化的角度看粮食安全存在潜在危机。本文提出应该科学诊别粮食生产资源的功能和特点,保护和培育粮食生产资源;加强资源管理,高效合理配置资源;实施粮食保护支持政策,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吸引资源投向和配置于粮食生产,
王雨濛吴娟
关键词:粮食安全
耕地利用的外部性分析与效益补偿被引量:29
2007年
耕地利用不合理,存在有小规模粗放经营、利用不充分、非农化及浪费等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耕地利用中存在外部性,而且正外部性又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补偿,负外部性又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遏制,据此,本文在分析了耕地外部性的形成及原因之后,提出了相应的补偿方略及建议。
王雨濛
关键词:耕地外部性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失衡原因分析与改革的思考被引量:6
2018年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渊源是经济学中的供给学派倡导的供给侧管理、增加有效供给、实现供求平衡。我国农业面临农产品供需失衡、产品品种结构性失衡、竞争力下降、质量下降以及农业生产资源环境危机和生产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此,必须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即按照投入产出原理,对形成和影响农业供给的五大要素土地、劳力、资本、技术、管理进行全面优化和投入管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王雨濛孔祥智
关键词:供给学派供给失衡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