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道平

作品数:181 被引量:1,18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86篇医药卫生
  • 46篇农业科学
  • 25篇理学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7篇色谱
  • 55篇相色谱
  • 38篇气相色谱
  • 34篇挥发油
  • 33篇学成
  • 33篇化学成分
  • 31篇质谱
  • 31篇固相微萃取
  • 30篇气相
  • 28篇挥发性
  • 24篇萃取
  • 24篇微萃取
  • 24篇固相
  • 23篇香气
  • 23篇香气成分
  • 22篇挥发性成分
  • 17篇液相色谱
  • 15篇GC-MS
  • 14篇气质联用
  • 13篇质谱联用

机构

  • 167篇中国科学院
  • 36篇贵州大学
  • 26篇贵州医科大学
  • 20篇贵阳中医学院
  • 14篇贵州省-中国...
  • 7篇贵州师范大学
  • 7篇贵阳医学院
  • 7篇黔南民族医学...
  • 6篇贵阳学院
  • 6篇四川大学
  • 6篇贵州师范学院
  • 5篇遵义医药高等...
  • 4篇毕节医学高等...
  • 3篇贵州科学院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遵义医学院
  • 3篇贵州省生物技...
  • 3篇贵州神奇制药...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浙江医药高等...

作者

  • 181篇王道平
  • 26篇周欣
  • 16篇梁光义
  • 15篇杨娟
  • 14篇李齐激
  • 14篇柳小兰
  • 13篇潘卫东
  • 12篇李春燕
  • 12篇张明
  • 12篇周美
  • 10篇张明
  • 9篇杨艳
  • 9篇曹佩雪
  • 8篇林昌虎
  • 8篇王瑜
  • 8篇陶晨
  • 7篇彭炳先
  • 7篇张雪琴
  • 7篇甘秀海
  • 6篇何腾兵

传媒

  • 11篇信阳师范学院...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贵州农业科学
  • 6篇中国中药杂志
  • 5篇中国实验方剂...
  • 5篇理化检验(化...
  • 4篇食品科技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成药
  • 4篇贵州科学
  • 4篇蚕桑茶叶通讯
  • 4篇广州化工
  • 4篇黔南民族医专...
  • 3篇粮油食品科技
  • 3篇北方园艺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3篇云南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12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14篇2014
  • 16篇2013
  • 9篇2012
  • 14篇2011
  • 1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1篇2005
  • 4篇2004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PLC法测定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刺梨以75%乙醇水浴回流提取,采用Pntulips TM BP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05%三氟醋酸溶液(27∶73)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8 nm,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刺梨苷在0.23-2.3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7.82%,RSD为2.44%(n=6)。结论:利用HPLC建立了药食两用植物刺梨中刺梨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经方法学验证,该法简便、准确、稳定,为药食两用植物刺梨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质量评价依据。
李齐激南莹杨艳王道平杨小生
关键词:刺梨HPLC
HPLC法测定银杏叶片中银杏内酯的含量被引量:4
2005年
张雪琴周欣袁牧王道平彭炳先
关键词:银杏内酯银杏叶片HPLC-UV法HPLC-MS法银杏萜内酯白果内酯
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化学成分分析及6-姜酚含量的测定
2011年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的化学成分并定量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方法]采用GC-MS分析不同产地鲜姜乙醇浸提物中的化学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5个不同产地的鲜姜乙醇浸提物中分别鉴定出39、44、45、49、44种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姜酚、姜烯酚类、姜酮酚类及姜油酮类等;由于产地不同,各产地鲜姜的乙醇浸提物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姜酚类化合物在鲜姜中含量相对较高,约占总挥发油的30%左右。采用HPLC法测定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结果显示,6-姜酚在0.024 8~0.124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6 6,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0%,RSD为1.26%。[结论]GC-MS法能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鲜姜乙醇浸提物的化学成分,HPLC测定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鲜姜中6-姜酚的含量测定。
吴文利郝小燕王兵王道平王颖
关键词:GC-MSHPLC法6-姜酚
黄果树毛峰春茶与夏茶香气成分研究
2021年
从香气组分的角度分析黄果树毛峰春茶与夏茶的差异,为茶叶品质物质基础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SPME-GC-MS法结合Nist2008和Wiley275谱库鉴定分析各香气成分,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春茶中检测并鉴定了65个化合物,夏茶中检测并鉴定了35个化合物,主要香气成分为醇类和酯类,春茶中醇类成分较夏茶高,酯类成分较夏茶低,二者共有香气成分32个,占总香气成分分别为84.6%和99.0%,其中春茶中含量较多的特有成分为Z-3-己烯醇和香叶醇,占总香气成分的12.0%,香叶醇作为一种玫瑰系香精主剂,能赋予春茶甜的玫瑰花气息。结论:春茶在香气成分的种类上较夏茶丰富,特有的Z-3-己烯醇和香叶醇,可能是春茶比夏茶气味浓郁的主要原因。
李春燕王若焱张明王道平潘卫东宋攀文治瑞
关键词:春茶夏茶香气成分SPME-GC-MS
新型齐多夫定与4-苯胺喹唑啉骨架拼接产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2022年
为寻找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合成了一系列齐多夫定与N-苯基喹唑啉-4-胺骨架的拼接产物.通过噻唑蓝(MTT)法评价它们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肺癌耐药细胞(A549/DDP)、人肝癌细胞(Hep G2)、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活性.采用酶联免疫法评价合成衍生物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大多数目标产物对5种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特别是1-((2R,5S)-5-羟甲基-4-(4-(((4-((2-氯-4-碘苯基)氨基)-6-甲氧基喹唑啉-7-基)氧基)甲基)-1H-1,2,3-三氮唑-1-基)四氢呋喃-2-基)-5-甲基嘧啶-2,4(1H,3H)-二酮(8b),对Hep G2细胞株具有最好的抗肿瘤活性,其IC_(50)值为(0.79±0.18)μmol/L,抗肿瘤活性明显优于阳性对照厄洛替尼和齐多夫定. 1-((2R,5S)-5-羟甲基-4-(4-(((4-((3-氯-4-氟苯基)氨基)-6-甲氧基喹唑啉-7-基)氧基)甲基)-1H-1,2,3-三氮唑-1-基)四氢呋喃-2-基)-5-甲基嘧啶-2,4(1H,3H)-二酮(8a)和1-((2R,5S)-5-羟甲基-4-(4-(((4-((3,4,5-三氟苯基)氨基)-7-甲氧基喹唑啉-6-基)氧基)甲基)-1H-1,2,3-三氮唑-1-基)四氢呋喃-2-基)-5-甲基嘧啶-2,4(1H,3H)-二酮(8l)对A549、Hela、A549/DDP肿瘤细胞都表现出良好的活性,且IC_(50)值小于5μmol/L.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化合物8a和8l与EGFR的多个氨基酸残基具有良好的结合作用.
梁光平王维朱绪秀梁光焰杨俊王道平
关键词:喹唑啉齐多夫定抗肿瘤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南五加皮挥发性成分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南五加皮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南五加茎皮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鉴定出12种化学成分,得到酮类、醛类、酚类等不常见挥发性成分,在红毛五加皮、香加皮挥发油中未见,其中含量最多的是5羟-甲基-糠醛,相对含量为58.076%,其余各成分含量均未超过4.000%。[结果]为南五加皮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罗亚男陶晨王道平任竹君邱江匀姜艳萍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成分
碳酸盐岩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黄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贵州省碳酸盐岩地区所发育的黄壤是重金属暴露的高风险区,随着人们对土地利用方式的改造,土壤原有的理化环境被改变,致使部分重金属被激活。以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未种植(0年)以及种植年限为3、8、35、55年的黄壤为供试样品,通过样品测试与理化分析,对碳酸盐岩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黄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土壤pH值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由酸变碱;土壤中铬(Cr)与铅(Pb)含量也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镉(Cd)和锌(Zn)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铜(Cu)含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波浪式递增变化特征;5种重金属在种植年限为3、8、35、55年土壤中的含量均高于未种植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碳酸盐岩地区黄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在种植年限为0、3、8、35、55年中分别为9.77、10.93、9.32、9.22、6.34,均高于3.0,属重度污染等级,但其污染程度随种植年限的增长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所选定的污染评价因子中,Cd的贡献率极高,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对重金属活性机制的研究、农田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柳小兰王科王道平赵路玥方慧张清海林昌虎
关键词:黄壤重金属碳酸盐岩地区
碳酸盐岩地区不同种植方式下黄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评价被引量:3
2020年
以贵州开阳县不同种植方式下的黄壤为供试样品,对其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水平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下,单作土壤在种植前和收获后为酸性,而连作和间作在两个时期为中性;土壤重金属Cd、Cr、Cu、Zn和Pb的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呈现种植前高于收获后;土壤pH与土壤重金属Cd、Cr、Cu、Zn的变异程度均不大,而Pb在连作种植前与间作收获后的变异程度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Cd与Cu、Pb之间、Cu和Zn、Pb之间均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综合污染指数(P综)表现为单作(种植前)>间作(收获后)>连作(种植前)>单作(收获后)>间作(种植前)>连作(收获后),分别为14.20、13.67、13.62、11.38、9.89和8.04,均高于3.0,属于重度污染等级,土壤受污染相当严重,其中单作和连作在收获后污染程度较种植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间作则呈上升趋势.在所选定的污染评价因子中,Cd的贡献率极高,为土壤污染的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Cr.
柳小兰王科王道平赵路玥林少霞张清海林昌虎
关键词:黄壤重金属碳酸盐岩地区
黔产绞股蓝中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以黔产绞股蓝为研究对象,筛选出适宜的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方法以及测定方法,为绞股蓝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质量控制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人参皂苷Re为对照品,于波长546nm处对黔产绞股蓝总皂苷吸光度进行测定。结果:所建立绞股蓝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有良好的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不同制样方法测定的黔产绞股蓝总皂苷含量均呈现出遵义(七叶)>遵义(五叶)>贵阳(五叶)规律,且七叶绞股蓝均明显高于五叶绞股蓝,含量高达7.83%;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效果呈现出75%乙醇超声提取法>甲醇超声提取法>正丁醇超声提取法趋势,且提取效果显著。结论:黔产绞股蓝总皂苷的提取效果以75%乙醇超声提取法最佳,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可作为绞股蓝总皂苷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柳小兰胡恩明吴栋恒王道平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总皂苷
响应面法优化白及多糖酶解工艺及其抗氧化、免疫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该试验利用酶解法对白及多糖进行酶解,系统考察单因素对结果影响后,利用响应面法对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min)、pH值进行优化,优化出最佳酶解工艺。利用多糖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作用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模型评价其体外免疫活性。结果表明:白及多糖最佳酶解工艺为:酶添加量为1.4%,温度为54.7℃,时间为87.5 min,pH值为5.4;在此工艺条件下白及多糖提取率为58.32%。白及多糖具有清除DPPH·、ABTS^+·和·OH的作用,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白及多糖能有效促进免疫细胞增殖,可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内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分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周美周美马风伟王瑜李春燕王瑜宋智琴李春燕王道平
关键词:白及多糖响应面法酶解工艺免疫活性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