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连心

作品数:165 被引量:96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8篇医药卫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8篇注射液
  • 38篇用药
  • 26篇中医
  • 26篇联合用
  • 26篇联合用药
  • 26篇合用
  • 21篇中药
  • 19篇注射
  • 19篇参麦
  • 19篇参麦注射
  • 19篇参麦注射液
  • 18篇医院信息
  • 17篇信息系统
  • 16篇医院信息系统
  • 16篇过敏
  • 15篇安全性
  • 11篇清开灵
  • 10篇上市后
  • 9篇药物
  • 8篇证候

机构

  • 142篇中国中医科学...
  • 63篇中国人民大学
  • 2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2篇沈阳市骨科医...
  • 9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8篇天津中医药大...
  • 6篇山东中医药大...
  • 4篇河南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山东中医药大...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江苏康缘药业...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65篇王连心
  • 128篇谢雁鸣
  • 22篇孟庆刚
  • 19篇庄严
  • 17篇杨薇
  • 16篇常艳鹏
  • 15篇王志飞
  • 15篇黎元元
  • 10篇王永炎
  • 8篇艾青华
  • 8篇刘峘
  • 8篇贾萍萍
  • 8篇魏瑞丽
  • 7篇姜俊杰
  • 7篇易丹辉
  • 6篇王乐
  • 6篇谢晴宇
  • 6篇尤丽
  • 6篇廖星
  • 6篇宋琳莉

传媒

  • 47篇中国中药杂志
  • 18篇中医杂志
  • 14篇中国中医基础...
  • 12篇中国药物警戒
  • 7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医药学刊
  • 4篇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3篇首届两岸四地...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南药学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15篇2022
  • 16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7篇2016
  • 13篇2015
  • 29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6
  • 6篇2005
1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医院集中监测嵌套巢式病例对照设计的30026例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该文采取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注册登记式医院集中监测嵌套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设计方法,从参芪扶正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应用真实世界着眼,监测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患者30 026例,共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51例,包括1例严重不良反应,计算ADR发生率为0.17%;采集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及其匹配患者的血液样本,对过敏反应相关生物指标进行统一检测与分析,以探讨过敏反应发生机制,从而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王连心谢雁鸣艾青华许文甫
关键词:参芪扶正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过敏反应机制
真实世界刺五加注射液治疗204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为解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情况,提取医院信息采集系统中使用刺五加注射液冠心病患者的数据,挖掘其用药特征及规律,为规范刺五加注射液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来自全国18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中使用过刺五加注射液至少1次并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信息,使用频数统计方法描述患者的临床用药特征,采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联合用药特征。结果:患有冠心病并使用刺五加注射液患者的平均年龄(69.41±10.53)岁,45岁以上的患者占98.62%,男女比例为1∶1.614;冠心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治疗冠心病时刺五加注射液常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硝酸异山梨酯、乙酰水杨酸等药物联合使用。结论:基于对真实世界临床用药特征的解析,研究发现刺五加注射液的使用人群为中老年人群,常联合抗心肌缺血类、抗栓类、降糖降脂类药物使用,联合用药数据挖掘的结果符合冠心病诊疗指南,为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成冯镜茗谢雁鸣王连心刘峘庄严
关键词:刺五加注射液冠心病关联规则
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大数据综合评估被引量:22
2015年
该文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相关分析方法,将来自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自发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SRS)4 220例与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医院集中监测32 358例的参麦注射液上市后临床安全性监测大数据分析综合,计算参麦ADR发生率为0.093%,ADR主要见胸闷、畏寒、皮肤瘙痒、心悸、发热、恶心、头晕、呕吐、面红、麻木、过敏样反应、紫绀、皮疹、腰痛等表现,"憋气"、"过敏样反应"和"潮红"为参麦注射液安全性预警信号,原患疾病为慢性肺心病、甲状腺疾病,以及合并脑血管疾病,注射前连续使用前列地尔、环磷腺苷,合并用喹诺酮类、青霉素类药物等是参麦注射液ADR可疑影响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起到促进作用。
王连心谢雁鸣艾青华宋年斌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挖掘参麦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
基于血清免疫毒理学的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类型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该研究依托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登记注册式医院集中监测探讨了中药注射剂临床过敏反应的类型、发生比例及发生特征。监测的品种包括疏血通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共监测15余万病例;病例按巢式病例对照设计分组,采集过敏患者血样14例,匹配患者血样55例;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C3,C4,Ig E,Ig G,MCT-β共5项免疫毒理学指标,根据结果分析其过敏反应类型为:疏血通注射液过敏2例,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无法判定类型;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敏3例,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同时发生,1例无法判定类型;参芪扶正注射液过敏4例,3例判定为Ⅰ型变态反应,1例无法判定类型;参麦注射液过敏1例,判定为类过敏反应;刺五加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和热毒宁注射液过敏各1例,无法判定类型。结果提示纳入监测的上述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类过敏反应较少;过敏反应的类型可能与中药注射剂品种关系密切,同一品种的过敏反应类型相同;灯盏细辛注射液过敏的同一患者可以同时发生Ⅰ型变态反应和类过敏反应。
王志飞艾青华黎元元姜俊杰王连心杨薇谢雁鸣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免疫毒理学过敏反应超敏反应类过敏反应
何首乌及其制剂的临床安全性注册登记研究
姜俊杰王连心谢雁鸣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人群的联合用药方案复杂网络分析
2022年
目的获得喜炎平注射液在真实世界中治疗手足口病人群的联合用药方案。方法收集2006年12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28家三甲医院HIS系统的病例,着重针对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人群进行分析,采用Tabu搜索算法,对真实世界研究中庞大但质量较高的数据进行复杂网络建模。结果共获得19999名患者联合用药信息数据,构建核心联用西药类别用药子结构群,频次第1位为喜炎平注射液+维生素类,第2位为喜炎平注射液+干扰素类,第3位为喜炎平注射液+免疫增强剂;核心联用中药用类别药频次第1位为喜炎平注射液+清热剂,第2位为喜炎平注射液+开窍剂,第3位为喜炎平注射液+清热解毒剂。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用药可用于治疗手足口病轻、重症患者,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杜莹王志飞谢雁鸣王连心李利寻刘志帅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手足口病联合用药TABU搜索算法
真实世界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用于老年人群的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解析真实世界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群临床特征及联合用药情况,为该药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大型集成数据仓库,提取2003年1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全国21家三甲医院的1887例应用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的老年患者电子医疗数据纳入分析。基于频数与构成比,对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关联规则分析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收集到至少使用过1次榄香烯乳状注射液治疗的1887例老年患者的住院信息。立夏时节入院患者最多,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为72.27岁;入院病情一般者占比最多,以肿瘤诊疗中心入院为主,平均住院天数为31.81 d;主要的西医诊断为肺恶性肿瘤、其他恶性肿瘤、高血压、肺部感染;给药途径最多为静脉滴注,绝大多数符合说明书给药途径;平均单次用药剂量为97.05 mL,平均用药天数为6.88 d;合并用药品种前5位按频数排序为维生素类、地塞米松、注射用胰岛素及其类似药物、胸腺肽、呋塞米。合并用药药理作用前5位按频数排序为抗肿瘤药、抗菌药、免疫促进药、矿物质补充剂、维生素类。结论临床应用时需注意老年患者合并疾病种类较多,易出现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且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水平较低,易造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需提高医护人员在该方面的关注度。
董晗硕孙莉赵晓晓王连心余小康谢雁鸣
关键词:老年联合用药
真实世界中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总结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中常联合使用的中药和化药类别,为该药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2月10日至2019年6月19日全国24家三级甲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om,HIS)中38126例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患者的中药和化药联合用药类别进行分析。结果该药最常联合使用的2种中药类别前3位依次是:清热解毒剂联合活血化瘀剂、补益剂联合活血化瘀剂、解表剂联合活血化瘀剂;联合使用的3种中药类别前3位依次是:祛痰剂联合解表剂与活血化瘀剂、祛痰剂联合清热解毒剂与活血化瘀剂、解表剂联合清热解毒剂与活血化瘀剂。最常联合使用的2种化药类别前3位依次为: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联合抗生素类药、抑酸药联合抗生素类药、电解质平衡调节药联合抗生素类药;最常联合使用的3种化药类别前3位依次为:抑酸药联合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与抗生素类药、电解质平衡调节药联合抗凝溶栓及抗血小板药类药与抗生素类药、抑酸药联合电解质平衡调节药与抗生素类药。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联合用药种类较多,但需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张宏伟黎元元谢雁鸣马晓昌王连心魏瑞丽孙粼希徐鸿燕庄严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心绞痛真实世界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数据,探究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心绞痛时疗效与剂量的相关关系,为该药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全国37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中提取2002年5月20日至2019年11月8日诊断为心绞痛的2181例患者的诊疗数据。通过SAS 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并以SPSS Clementine12.0对药品疗效及剂量数据的关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181例患者中,老年患者居多,合并疾病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最多。静脉滴注给药3174例次中超说明书剂量使用2009例次(63.30%)。合并用药前3位为阿司匹林、美托洛尔、氨氯地平,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药。1569例患者有有效结局指标,药品剂量与疗效间关系分析显示,说明书剂量范围内,治疗剂量为50 mg,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均更高;超说明书剂量时,治疗剂量为100 mg患者的治愈率和好转率均更高。卡方检验及回归分析显示,对照组治疗心绞痛效果优于注射用灯盏花素。结论临床治疗中应遵循安全用药的原则,在规范指导下合理使用药品。注射用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与常规药物联合使用有助于提高临床获益,且注射用灯盏花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剂量50 mg,每日1次疗效更好。
张蕾黎元元谢雁鸣王连心杨晓晨
关键词:注射用灯盏花素心绞痛量效关系
度量与中医药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要阐明事物的本质,必须先从这一事物的量着手,将所研究的事物给以一种度量。中医学是一个模糊的复杂理论体系,中国古代哲学又对其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很难将其理论本身赋予确定的数值,这就加大了对中医药学度量的复杂性。目前,使中医学从“描述科学”向“精密科学”过度,已倍受中医界乃至整个科学界的关注,从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认为是中医药研究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时候,从度量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或许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为我们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孟庆刚王连心赵世初
关键词:中医药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