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造影
  • 10篇造影剂
  • 6篇外渗
  • 4篇动脉
  • 4篇血管
  • 4篇造影剂外渗
  • 4篇注射
  • 4篇CT增强
  • 3篇胃左动脉
  • 3篇静脉
  • 3篇护理
  • 3篇高压注射
  • 2篇对比剂
  • 2篇血管重建
  • 2篇造影剂肾病
  • 2篇三维血管
  • 2篇三维血管重建
  • 2篇射器
  • 2篇肾病
  • 2篇术前

机构

  • 16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安阳市中医院
  • 1篇安阳市第二人...

作者

  • 19篇王超琴
  • 5篇高剑波
  • 4篇李素兰
  • 3篇谭延召
  • 3篇郜永顺
  • 3篇谢静
  • 3篇田辉英
  • 3篇董军强
  • 3篇肖慧娟
  • 3篇张云飞
  • 3篇张伟
  • 2篇刘延锦
  • 2篇张凡
  • 1篇郭华
  • 1篇程艺
  • 1篇冯业贺
  • 1篇王林
  • 1篇刘杰
  • 1篇娄小平
  • 1篇李雪

传媒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临床研究
  • 1篇第三届胃肠肿...
  • 1篇全国第11届...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对比剂剂量对肝脏螺旋CT增强扫描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王超琴董军强张伟肖慧娟谭延召田辉英
关键词:对比剂肝脏
影响肝脏螺旋CT增强强化效果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体重、对比剂剂量及注射速度等因素对肝脏螺旋CT增强强化效果的影响。方法106例肝脏螺旋CT增强患者,对比剂剂量为80~90ml,注射速度2.5~4ml,开始注射对比剂后25S从肝顶叶按1cm/s速度行肝脏双期扫描,分别测量每个患者的体重、腹主动脉动脉期腹腔干层面CT值和门脉期同一层面门静脉及肝实质CT值。结果患者体重与腹主动脉强化密度存在负性相关(P〈0.05),年龄、注射速度等与腹主动脉强化密度成正性相关(P〈0.05);门脉期肝实质强化密度与动脉期主动脉及门脉期门静脉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肝脏螺旋CT强化密度随着年龄及注射速度增高而增强,随着体重增加强化密度降低。
王超琴高剑波董军强肖慧娟谭延召张伟田辉英
关键词:造影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注射速度
小儿保留灌肠法的探讨被引量:6
1997年
小儿保留灌肠法的探讨王超琴,卢献柯,郑玉萍安阳市中医院儿科(455000)小儿保留灌肠法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为儿科重要的给药途径之一,但由于操作方法不当,常有注药后立即排便的现象[1],导致药液保留时间短,不能充分被吸收而影响疗效。我院儿科从1993...
王超琴卢献柯郑玉萍
关键词:保留灌肠法儿童
术前64排CT三维血管重建检查胃左静脉对胃癌根治术的指导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在利用CT血管重建(CTA)研究胃左动脉(LGA)的基础上[1],进一步观察胃癌患者胃左静脉(LGV)汇入点及走行情况,并与LGA的研究相结合,可更加有效地帮助清扫No.7组淋巴结和避免术中出血。
郜永顺张云飞王超琴
关键词:三维血管重建64排CT胃左静脉胃癌根治术术前胃左动脉
造影剂外渗部位与组织损伤程度关系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探讨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外渗部位与局部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76例不同注射部位增强CT中造影剂局部外渗患者,分析渗出部位与局部组织损伤程度的关系。肘正中静脉注射局部外渗11例,前臂头静脉注射15例,前臂贵要静脉注射9例,前臂掌侧静脉注射15例,手背静脉26例。结果局部外渗部位与组织损伤程度之间,经统计学处理,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臂掌侧静脉和手背静脉注射造影剂局部外渗后组织损伤程度较重。结论造影剂在肢端及血管表浅的部位外渗后,组织损伤较重,容易发生水泡等,所以,在进行造影剂静脉注射时,应避免在肢端及表浅的静脉穿刺。
王超琴
关键词:造影剂外渗
不同部位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致局部疼痛比较被引量:20
2008年
目的:寻找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局部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部位。方法:将4062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静脉穿刺部位分为A组(肘正中静脉组)、B组(前臂头静脉组)、C组(前臂贵要静脉组)、D组(前臂掌侧下段静脉组)和E组(手背静脉组)。静脉穿刺均采用直刺法,分别观察各组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程度。结果:不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部疼痛最轻,其次为B、C和E组,D组局部疼痛程度最重。结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应尽可能选用血管部位较深、管腔较大和侧支分流量较大的血管,以减轻注射时局部疼痛程度。
王超琴刘延锦李素兰谢静
关键词:注射部位局部疼痛造影剂高压注射器
新鲜冰马铃薯外敷治疗造影剂外渗的观察和体会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且效果佳的护理方法,避免和减少由于造影剂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观察冰马铃薯外敷治疗造影剂外渗的效果。方法将40例造影剂外渗的患者随机分为冰马铃薯外敷组(A组)及50%硫酸镁湿敷组(B组)各20例,并进行效果观察。结果冰马铃薯外敷组(A组)治疗造影剂外渗的疗效明显优于50%硫酸镁湿敷组(B组)。结论发生造影剂外渗时,尽快使用冰马铃薯外敷疗效好,见效快,经济实惠,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素兰谢静王超琴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药液外渗与注射部位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5
2007年
目的寻求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较低的注射部位,以减少渗出的发生率。方法将穿刺部位分为肘正中静脉组(A)、前臂头静脉组(B)、前臂贵要静脉组(C)、前臂掌侧静脉组(D)和手背静脉组(E)五组。静脉穿刺针头与皮肤呈60°角进皮肤后直接进入血管,并血管内潜行6-10 mm,注射速度2.5-3ml/s。结果各组局部渗出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A组(0.31%)、B组(0.50%)和C组(0.78%)的局部渗出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组(1.38%)和E组(2.3%)的局部渗出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和C组注射造影剂渗出率较低。结论上肢注射部位血管直径越大、侧支血液分流量越大、渗出率越低。
王超琴刘延锦李素兰
关键词:注射部位造影剂外渗高压注射器
低剂量造影剂肝脏螺旋CT增强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造影剂肝脏SCT增强效果相关影响因素,以尽量减少造影剂剂量,减少CIN的发生。方法将106例肝脏SCT增强患者,按造影剂注射量ml/?体重随机分为A(1.8~1.9)、B(1.6~1.7)、C(1.4~1.5)、D(1.2~1.3)和E(1.0~1.1)五组。分别测量腹主动脉动脉期腹腔干层面CT值和门脉期同一层面门静脉及肝实质CT值。结果①五组病例在腹主动脉、门静脉和肝实质强化密度不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腹主动脉在A、B和C组之间以及D和E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和C组与D和E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在A组与D和E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实质在A组和E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体重及注射速度等与腹主动脉强化密度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可以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体重、年龄等,个体化给药,以最小的剂量,达到诊断的目的,减少CIN的发生。
王超琴高剑波董军强肖慧娟谭延召张伟田辉英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造影剂用量注射速度
高热患儿低温中药保留灌肠的观察和护理被引量:3
2004年
王超琴冯业贺
关键词:高热患儿药物降温护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